■赵少飞
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编辑部,广东省广州市东风东路729号 510090
随着我国科研投入的持续增大,我国科研水平迅速提升。科技论文的产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研能力,2016年Scopus数据库收录我国科技论文47.15万篇,该数量已连续12年世界排名第2[1]。然而我国科技期刊整体处于散、小、弱的状态,其影响力与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不匹配,导致大量高水平论文外流[2]。为推动我国科技期刊的繁荣发展,提升科技期刊的整体实力,《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专业学科领域内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学术期刊群”。
在期刊界,学者们对科技期刊学科集群发展的实践已有总结与探讨[3-7],朱拴成等[8]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所属20种科技期刊为例,探索期刊群在质量管理、网站建设、微信平台建设、品牌打造等方面的管理方法;蒋超等[9]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科刊群建设模式与发展策略。目前,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存在集群化程度偏低,集群管理松散等问题[10]。借鉴国际著名出版集团的发展经验有利于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竞争力[11],但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多以专业学科为集群基础,期刊数量普遍不多,如中国光学期刊网、地理资源期刊网、地球与环境科学信息网目前整合的期刊分别为50、52、178种,且科技期刊多分布在科研院所及高等院校,运作模式与Elsevier[12]等大型出版集团不同,因此国际大型出版集团的发展定位及经验并不符合现阶段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的要求。研究国外规模相当且具有学科集群属性的非营利期刊出版集团成为当务之急。以此为标准,英国皇家化学会(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RSC)可作为科技期刊学科专业集群发展研究的典型范本。本文从新刊孵化、编辑出版流程和品牌推广3个方面对RSC的期刊集群化发展模式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我国科技期刊学科集群化发展的启示,以期为我国科技期刊界同仁提供参考。
RSC成立于1841年,是全球知名的科学出版社之一,目前出版期刊44种,出版范围主要包括化学及生物、能源、环境、材料等相关学科。目前出版的科技期刊均被SCI收录,平均影响因子高达6.28(其中5种期刊创刊于2016年后,暂未有影响因子),远高于化学类期刊的平均影响因子。图1所示为不同出版集团的化学学科论文数量比较[13]。2007年之前,RSC化学学科论文数量为5000篇左右,排在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CS)、Wiley和Elsevier之后,且在2006年出现下滑。2007年,RSC针对该期刊集群出版质量高但所占市场份额较小的情况,将提升市场份额和影响因子、创办期刊分支作为其战略发展目标。新刊创办速度在2009—2014年间达到高峰,年均创刊数量达3.3种(图2)。实施刊群发展战略后,2011年RSC发表论文达2万余篇,比2010年增加了53%,超过Wiley和Elsevier,成为全球发表化学学科论文数量第二大出版机构,仅次于ACS。由图1与图2可知,RSC发表论文数量急剧攀升与期刊集群发展战略息息相关,成功助力RSC摆脱论文数量长期增长缓慢的困境。
图1 不同出版集团化学学科论文数量比较
图2 不同年度RSC期刊数量
1998年,RSC开始加快新刊出版的步伐,其新刊出版模式主要有如下4种:全资独立办刊;RSC出资,与科研机构合作办刊;RSC与科研机构共同出资办刊;科研机构主办,RSC负责出版发行[14]。新创办期刊中,RSC与中国科研机构合办的化学类期刊有5种,分别为Nanoscale(2009年与中国国家纳米中心合办)、InorganicChemistryFrontiers(2014年与北京大学和中国化学会合办)、ToxicologyResearch(2012年与中国毒理协会合办)、OrganicChemistryFrontiers(2014年与中国化学会和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合办)、MaterialsChemistryFrontiers(2017年与中国化学会和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合办)。RSC还与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的科研机构或学会合办期刊。RSC不但广泛与世界上杰出的科研机构合作,还积极邀请国际著名学者担任期刊主编或编委,如中国的唐本忠院士、麻生明院士及高松院士均为其新创刊物的主编。RSC利用学术机构与学者的影响力组约优质稿件,快速提升了刊物的质量和品牌形象。为加快新刊的推出速度,2011年RSC成立商业情报部门(Business Intelligence Unit),对创办新刊进行市场调研、商业合作谈判及期刊分支管理,并定期发布客户、竞争对手及市场的分析报告。
RSC利用自身的资金、技术和品牌优势与国际学术机构和学者广泛合作,其实质是市场机制下充分调配资源的结果。尽管合作方式与出资比例不同,但RSC对国际化编委会学术权威的充分尊重和对合作科研院所学术资源的深度开掘,以及协调发展目标和出版运营事宜的策略,既发挥了资本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主导地位,又凝聚了一批国际编委、作者和读者[15]。现阶段,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单一出版机构越来越不能同时覆盖各个出版环节,必须在专业化上下功夫[16],这不仅有利于降低成本和风险,还有利于实现产品、管理和经营的规模化发展,产生更大的市场价值[17]。
通过研究RSC各刊编辑部的工作模式,可进一步了解RSC期刊集群优势。RSC期刊编辑部遍布世界,如何有效管理各编辑部并理顺论文从收稿到推广等工作是RSC期刊工作的重中之重。RSC与各合作机构依照市场规则,合作之初便建立产权清晰、责权分明的合作关系。3种合作形式中,尽管期刊出版过程有所差异,但掌控学术质量、邀约高质量稿件、提升影响力和曝光度等方面均由RSC负责[14]。此外,RSC集群内各期刊分工明确,各期刊一般包含编委会、咨询委员会和编辑部3个部门。前2个部门由科研人员组成,为期刊提供组稿、约稿和审稿等服务,编辑部设有执行编辑、学科编辑、编辑部产品经理、出版编辑等岗位。值得注意的是,编辑部中出版编辑所占比例一般较大,少则2人(如FaradayDiscussions编辑部),多则数十人(如ChemicalScience、ChemicalCommunications编辑部),且部分编辑部同时编辑出版多种刊物,如张大平博士带领的团队负责InorganicChemistryFrontiers、OrganicChemistryFrontiers和MaterialsChemistryFrontiers等刊物的出版,Sam Keltie团队负责EnvironmentalScience:Processes&Impacts、EnvironmentalScience:WaterResearch&Technology和EnvironmentalScience:Nano等刊物的出版。借助现代化数字出版技术,编辑部人员分工合作,优化出版流程。
图3 RSC期刊Physical Chemistry Chemical Physics投稿界面
RSC期刊集群全部刊物均采用科睿唯安集团的ScholarOne Manuscripts(以下简称SOM)在线投稿审稿系统,该系统与EndNote、Web of Science实现无缝链接,显著提高了论文评阅和信息传播的效率,可有效管理期刊投稿、同行评议、编辑加工和发表等流程,缩短论文出版时间。作者投稿后平均出版周期可缩短至8周以内,快讯文章甚至可缩短至6周,已录用论文可在24小时内实现网络发表(源自2015年RSC出版数据)[18]。同时,作者可自由切换不同期刊的投稿页面,使用同一账号在所有RSC期刊投稿(图3)。采用统一的投审稿系统,对于提升新创刊物质量也有益处,在稿件质量尚可、作者同意的情况下,编辑可将某一质量要求较高刊物的拒稿推荐至RSC其他刊物发表,大大减少了作者修改稿件格式等繁琐工作,提高稿件处理效率,同时也为新办刊物提供稿源,有助于新办刊物影响力的提升。我国科技期刊集群中,中国光学期刊网集群有50种期刊,中国光学学会主办期刊有12种,其中ChineseOpticsLetters和HighPowerLaserScienceandEngineering采用SOM投审稿系统,并实现自由切换;《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于2012年12月1日起采用SOM系统,但未与以上2种期刊实现整合;FrontiersofOptoelectronics采用中国学术前沿期刊网稿件在线处理系统,《光电工程》《光学学报》《光子学报》《中国光学》《中国激光》采用玛格泰克公司研发的投审稿系统,《光电子·激光》采用北京勤云投审稿系统。投审稿系统种类较多,无法共享各期刊的专家、作者资源,阻碍了集群内期刊之间的信息流通,也不利于集群内各期刊的管理,降低了集群期刊凝聚力。
在数字出版领域,RSC通过语义增强技术对期刊论文进行语义标注,使文章可被计算机识别,进一步提升文章显示度。翁彦琴等[19]对RSC在语义出版方面的实践进行了相关研究。RSC在化学出版界第一次推出Project Prospect项目,将化合物、专业词汇和数据链接到电子资源,如生物数据库、化学结构数据库ChemSpider等,通过语义标注,达到机器可识别的目的。由于出版技术方面的创新,RSC于2007年荣获“ALPSP/Charlesworth Award for Publishing Innovation”,随后推出的ChemSpider化学结构数据库于2010年荣获“ALPSP Prize for Publishing Innovation”。
RSC为非营利科学出版机构,但市场化运作是其提高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保障[16]。2007年,RSC针对市场占有率低等问题,制定具体期刊发展策略如图4所示。
图4 RSC期刊集群发展策略示意图
图4中内容指期刊论文,围绕期刊集群论文,RSC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市场占有率。(1)加大对优质稿件的采集力度,包括积极维护期刊和作者的关系并组建两者间的关系网,追踪分析论文引用情况;深度挖掘新兴市场和国外市场,对竞争对手及市场进行调研,开发特定主题的专刊,并适时创办新刊物;利用会员制与学术界和产业界产生紧密联系,吸引最新的研究成果并推动科研成果产业化。RSC在2011年便拥有4.75万名会员,其中产业界会员占60%,且这一数字仍在快速增长。(2)RSC在解决论文来源和质量后,将产品品牌推广提高到重要位置,这从编辑部出版编辑的岗位设置可见一斑。以中国市场为例,RSC在意识到中国化学学科的飞速发展后,迅速与中国化学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分别在北京和上海成立办事处,开设学会中文网站。为提升RSC对中国化学研究者的影响力,RSC资助国外访学项目,并与我国科研机构联合召开学术会议或研讨会,如在大连召开第一届国际清洁能源科学会议等;2008年与中国化学会合作设立“中国化学会-英国皇家化学会青年化学奖”,表彰在化学研究领域作出贡献的40周岁以下学者。RSC与中国学术机构联合创办新刊也是其市场推广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一系列措施,RSC在中国成功树立起高端、精品、专业的化学科学出版机构形象,品牌推广的成功,也为其带来丰厚的回报。2014年和2015年RSC发表来自中国作者的论文分别为13415篇和17947篇,2016年发表来自中国作者的论文17249篇,占RSC当年论文发表总量的34%。
RSC学科专业集群的成功实践证明,依托学科专业的集群模式是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的重要模式。目前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大多以学科专业分类聚集,且集群内期刊数量与RSC相似。然而,与RSC相比,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发展起步较晚,在运营与管理中存在较大不足,需在以下方面强化。
如前所述,目前我国科技期刊集群程度偏低,主要表现为如下两个方面。
(1) 科技期刊集群的深度不够。再以中国光学期刊网为例,各期刊只是将各刊论文集中至该网站显示,未形成统一的审编校平台,各期刊的核心资源如作者、审稿人等未做到有效整合。各期刊集群应积极与北京仁和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等出版技术公司接触,对比选择或开发适合自身发展的采编平台,整合集群内各刊资源和新创刊物。另外可借鉴RSC与国际学术机构合作形式,通过建立分工合理、产权清晰、责权分明的合作关系,在不改变原有主管主办单位基础上,将编辑与出版分离,编辑部负责约稿、审稿及编辑校对流程,期刊集群可作为市场主体将重心放至出版及规划集群内期刊的发展策略方面,达到资源整合及深度合作的目的。编辑部内部也需顺应市场需要,重新整合出版流程,合理进行人员分工,注重论文生产过程中的高附加值部分,即前期策划、约稿和后期稿件送审、推广,以配合期刊集群化发展。
(2) 科技期刊集群的广度不够。相较于种类繁多的学科分类,我国科技期刊集群数量还很少。我国重点单位的品牌期刊应调整出版策略,通过合并重组等市场手段,加强与国内外学术机构和期刊的合作,积极打造一系列专业刊群,壮大集群队伍。
RSC通过不遗余力地推广,在中国广大学者心目中树立了精品、高端、专业的品牌形象。相较于其成功的品牌宣传,我国期刊集群品牌意识较弱。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虽达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其在期刊长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异常重要。目前我国编辑部成员构成单一,主要包括主编、编辑和编务,由各期刊编辑部联合而成的期刊集群同样沿袭此类成员构成,缺乏专业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人员。品牌建设能力差成为科技期刊集群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期刊集群应招聘专业的期刊市场人员,负责期刊的品牌建设及市场推广相关活动,如组织学术会议、召开新闻发布会、联合评选优秀科学家和优秀论文等。主编和编委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深度挖掘主编及编委的价值,利用其学术影响力,组约优秀稿件,可有效提升刊群自身品牌形象。
目前,大多数科技期刊已实现网络出版,但只是简单地将纸本内容转移至互联网显示,并不能称为真正的数字出版。中国光学期刊网中各期刊的数字化建设参差不齐,ChineseOpticsLetters甚至未实现HTML全文显示,集群中论文数据的分析应用更无从谈起,因此中国光学期刊网属于较低层次的集群模式。相对高端的集约模式应为实体期刊与虚拟数据的同步集约,以达成数据资源共享,并能提高期刊集群的市场应对能力及其核心附加值——数据的分析利用。数字出版的本质为论文的数字化标识、数字化传播及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等技术。当前,我国单个学术期刊集群要实现或具备以上数字化出版要求,难度较大,可操作空间有限,重点扶持或建设2~3个数字出版高科技企业,如中国知网或万方等数据库公司,更具有现实意义。科技期刊集群可利用数字出版企业的先进数字化出版技术,完成集群内论文标识、数字传播,并利用大数据挖掘技术为刊物发展提供指引。为避免数字出版企业垄断经营,企业应具有合理的准入政策,且期刊集群和数字出版企业应就利益分配、数据应用权限等达成协议。科技期刊集群内部可就投审稿系统进行统一规划,及早实现同一系统运行,方便数据加工处理。
《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提出时,部分学者认为编辑部体制改革将改变学术期刊的公益属性[20]。笔者认为应当从另一角度解读,即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学术期刊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学术期刊实现社会效益与追求经济效益并不矛盾,如RSC、北京卓众出版有限公司等出版机构均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获取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我国学术期刊出版机构多为事业单位,长期依靠财政支持,创新动力不足,难以实现盈利。
科技期刊集群市场化运作能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下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提升市场竞争力。在不改变原有期刊编辑部属性前提下,引入激励制度,合理配置集群内各种资源,注重期刊的市场推广,寻求商业合作,甚至引入资本运作,进而将科技期刊集群做大做强。目前,我国科技期刊集群组织机构理想模式应如图5所示。编辑部相对独立,负责策划、组稿和审稿工作,并与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投审稿杜绝外界因素干扰,确保文章质量;校对部负责稿件的技术校对,该部门亦可外包给专业的校对公司;数据加工部与数据库公司对接,负责论文的数字化出版工作;研发部负责科技期刊集群的新技术或服务开发,不断提升期刊集群作为学术交流平台的附加值;市场部负责期刊集群刊物的市场推广及品牌建设,并深度挖掘国内外学术资源,筹备新刊的创办;销售部负责集群内期刊销售、广告经营及会务组织等事宜。
图5 科技期刊集群组织机构模式
在国际期刊集团化发展、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的出版模式是我国科技期刊未来发展趋势。RSC通过与国际学术机构合办新刊,以其强大的编辑加工能力和数字出版技术为支撑,加强期刊品牌推广,在短短数年间,集群内刊物数量及发表论文数量得到快速提升。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应借鉴学习RSC的集群发展策略,进一步整合资源、合理分工,利用数字化技术加强集群内期刊的联系,并注重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提高集群的市场竞争力,打造品牌学科集群,为我国科技期刊发展贡献力量。
致谢感谢英国皇家化学会中华区出版人宋冠群博士提供RSC近年论文发表数据。
[1] Scimago Journal & Country Rank[EB/OL]. [2018-02-15]. http://www.scimagojr.com/countryrank.php.
[2] 严谨,彭斌,柴钊. 发展中国科技期刊 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J]. 科技与出版,2017(1):33-40.
[3] 闻浩,刘玉巧,鲁立. 区域性医药期刊集群建设的探索[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9):788-792.
[4] 闫群,贾非,蒋超,等. 学术期刊专业化、集群化发展初步探索与实践——以“地球与环境科学信息网(EES)”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6):736-739.
[5] 骆超,钱向东,彭桃英. 关于专业性学科刊群构建与发展的思考[J]. 编辑学报,2017,29(1):48-51.
[6] 朱晓华,何书金,袁丽华. 中国地理与资源期刊集群化服务平台的发展与实践[J]. 地理学报,2017,72(5):918-941.
[7] 杨蕾,童菲,马沂,等. 产业集群对专业化期刊集群的启示——对《中国激光》杂志社创新与坚守的再思考[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6):730-735.
[8] 朱拴成,许升阳,代艳玲,等. 煤炭类科技期刊集团化管理模式与路径[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9):799-804.
[9] 蒋超,贾非,彭斌,等. 中国科协学科刊群建设模式与发展策略[J]. 中国出版,2014(10):30-34.
[10] 杨春兰. 我国科技期刊集群化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 编辑之友,2015(3):38-41.
[11] 蒋凯彪,朱民,李海洋,等. 国际大型科技期刊出版集团的经营发展方式[J]. 出版与印刷,2016(1):2-6.
[12] 李航. 爱思唯尔的发展历程对我国学术期刊体制改革的启示[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7,28(8):769-773.
[13] Thomson J. Careers at the RSC[EB/OL]. [2017-11-10]. http://www.rsc.org/images/CareersatRSC_JoanneThomson_tcm18-218303.pdf.
[14] 宋冠群,朱晓文. 英国皇家化学会办刊模式解析[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4,25(8):1009-1011.
[15] 杨琦,张娜,赵文义. 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科技期刊国际化的借鉴与思考[J]. 科技与出版,2016(3):95-101.
[16] 金碧辉,戴利华,刘培一,等. 国外科技期刊运行机制和发展环境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1):3-9.
[17] 刘泽林. 探索刊群模式促进规模发展——卓众出版的刊群建设实践[J]. 编辑学报,2010,22(5):428-431.
[18] Why publish with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EB/OL]. [2017-11-12]. http://www.rsc.org/journals-books-databases/about-journals/benefits-of-publishing-with-us/.
[19] 翁彦琴,李苑,彭希珺. 英国皇家化学会(RSC)——科技期刊语义出版模式的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5):825-829.
[20] 刘明寿,言省. 期刊编辑部体制改革需要复杂性思维[J]. 编辑学报,2012,24(5):458-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