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睿超 贾 非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东黄城根北街16号 100717
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是指在某一时期科技期刊对所处科研领域内科研活动的影响范围和深度,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体现了科技期刊在科技进步中的作用[1]。学术期刊影响力是以期刊的学术水平、学术特色为根本,以社会信誉度与读者认可度为标志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综合性效果,它与期刊的质量、特色以及社会信誉度和读者认可度密切相关[2]。学术期刊影响力体现在科研人员对期刊的认可程度和投稿取向上,也体现在期刊的总被引频次、期刊影响因子(Journal Impact Factor, JIF)等评价指标上[3]。近年来,大量期刊从业人员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科技期刊影响力的评价标准和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4-10]。同时,不少文献介绍了科技期刊影响力的评价模式以及提升影响力的方法和途径[11-19],对科技期刊影响力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指标的研究各有侧重和优势,例如定性、定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模式,单项评价模型和组合评价模型,综合评价神经网络模型等,同时在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措施和方法研究上也各有千秋,涉及诸如期刊论文质量、出版周期、开放获取(Open Access, OA)出版、大众媒体传播等方面。这些前期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重要的借鉴。
为了更深入全面地探究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的主要因素,本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对不同隶属关系的科技期刊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不同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以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以下简称“中国科协”)]的科技期刊编辑,国内外期刊出版数据库等机构的期刊从业人员。调查问卷的内容设计包含期刊属性、重大科技成果的发表、期刊高被引论文、期刊论文发表量、发表周期等31个影响因子。并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对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起关键作用的因素,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另外,本文是“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发展战略研究”子项目,并未涉及与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有密切关系的科技期刊管理体制、学术评价体系、办刊队伍、经营策略、市场化发展等层面。
为了分析在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中起重要作用的影响因素,笔者设计了包含31个因子的调研表(表1),根据不同因子在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在1~100分之间赋值,并邀请不同隶属关系的科技期刊从业者完成调研表。2017年7—11月,通过电子邮件、会谈、会议等调研方式,共获得有效调研表128份,分别来自7个不同机构的科技期刊从业人员(表2)。调研表的来源机构主要包括中国科学院所属期刊编辑部、高等院校所属期刊编辑部、中国科协所属期刊编辑部及国内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国外出版商(爱思唯尔、施普林格),以上机构基本可覆盖目前我国科技期刊主要从属单位。
表1 调研表各项因子含义
获取上述调研表数据后,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主成分分析解释的总方差中前7个主成分特征值累积占总方差的71.284%(表3),后面的主成分特征值贡献越来越小,故选取前7个主成分。
表2 调研表来源机构和数量比例
表3 主成分分析解释的总方差 (%)
主成分分析中,每一个主成分的系数称为主成分载荷(表4),它表示主成分和相应原变量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绝对值越大,主成分对该变量的代表性也越大。由表4可知:(1)主成分1的因子中,“期刊数字出版技术能力”“相似学科中JIF排名(Q1、Q2、Q3、Q4区)”“论文生产加工周期”“期刊专家库、作者库的数量”“学者、编委参与同行评议的踊跃度”“期刊栏目多样性”“单一期刊还是期刊群(如Nature系列)”“期刊出版模式(是否为OA)”“期刊网站浏览量”“期刊重要内容、论文、新闻等推送力和国家覆盖度”和“同行评议反馈意见的口碑”载荷较大,将上述因子视为期刊属性影响因子;(2)主成分2的因子中,“重大科学发现或科技成果的首发(如诺贝尔奖)”和“编委会成员国家分布”载荷较大,将这两个因子视为重大科技成果首发影响因子;(3)主成分3的因子中,“近2~5年单篇论文的最高被引频次”“近2~5年单篇论文的最高在线下载量”载荷较大,将上述因子视为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4)主成分4的因子中,“近2~5年同行评议周期”“近2~5年论文发表量、作者国家分布”“近2~5年发表周期”“编委会工作机制是否完善(如定稿机制、退出机制、换届机制)”载荷较大,将上述因子视为论文发表量、发表周期影响因子;(5)主成分5的因子中,“拒稿率、拒稿论文作者国家分布”载荷较大,将其视为拒稿影响因子;(6)主成分6的因子中,“期刊口碑”载荷较大,将其视为期刊口碑因子;(7)主成分7的因子中,“纸刊订阅量及订户国家分布”载荷较大,将其视为发行因子。
表4 主成分分析期刊因子重要性结果
注:*为每个主成分选取的因子。
从以上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影响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的最主要因素是期刊属性。“期刊数字出版技术能力”在主成分1中载荷最大,目前我国期刊已经逐渐迈向数字化,但仍面临着诸多问题,如期刊出版数字化的程度参差不齐,编辑部数字化意识不强,缺乏统一的数字化出版标准,资金投入不足,网络技术尚未成熟,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20],而且我国科技期刊的数字出版技术能力普遍较弱,与一些国际影响力高的知名期刊差距明显。因此,除了编辑应该不断提高数字化意识外,主办单位也需要在资金、政策方面扶持期刊数字出版,充分利用数字化传播的优势,提高科技期刊数字出版能力,进而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学科中JIF排名(Q1、Q2、Q3、Q4区)”也客观显示了JIF对作者和读者的吸引力。JIF是评价期刊影响力的主要量化指标之一,JIF排名越靠前, 往往被认为期刊学术水平越高。期刊是否为核心期刊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 CSSCI)来源期刊, 主要取决于JIF[3]。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总体较低,应通过多种途径来提升期刊的影响因子,比如改革科研评价体系、办好重点期刊、健全编委会和审稿制度、争取国内高质量的论文、提升编辑部团结协作效率、建立合理的办刊经费结构等,进而形成良性循环[21],JIF越高,期刊对作者(特别是国内作者)投稿的吸引力越大。
“期刊专家库、作者库的数量”与“学者、编委参与同行评议的踊跃度”均能从侧面体现期刊在国际范围内的影响力。要不断提升科技期刊的水平,必须要保证期刊的稿件质量,而评审或同行评议则是保证稿件质量的一个必要环节。尽管同行评议不能做到绝对完美,但是审稿专家的意见对于提升论文的学术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22]。
“期刊栏目多样性”“期刊出版模式(是否为OA)”“期刊网站浏览量”等因子会影响读者对期刊的关注度以及期刊内容的可获取度,这也可能直接决定读者是否愿意阅读期刊内容。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科技期刊栏目多样性程度较低,虽然有些期刊逐渐引入了新闻、研究快报、评述等栏目,但与国际著名期刊(如Nature)相比,栏目设置仍显单一和贫乏。此外,还要增进对OA出版的认知,国内期刊应完善自建网站及全文下载形式,增加检索资源及可获取度。夯实期刊质量基础,增加经费和专业型人才投入,把好期刊内容生产的每一关,提升期刊知名度和刊载文章的被引频次,保证期刊出版质量。国内科技期刊需要在主办单位经费的资助下,做好OA 平台建设,借助OA 出版平台提升期刊的影响力[23]。
“期刊重要内容、论文、新闻等推送力和国家覆盖度”反映了期刊传播渠道的广度,更多的渠道和更具知名度的媒体推送可能更容易使期刊内容被读者阅读。近年来很多期刊都有了官方微信公众号,通过微信公众号的应用,引导科技期刊编辑部紧跟时代,转变思路,灵活运用新媒体为期刊服务,使期刊运营工作更加良性化,提高期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24],反过来也更能达到和实现研究成果“被更多人认知”的要求。而我国科技期刊普遍不太重视宣传推介,推广的深度和广度也差强人意,应更多地借助于大众媒介以及各集群化平台将期刊的重要内容、论文及时推广出去,同时也应加强期刊集群化平台建设的投入力度,让我国科技期刊有更大的展示空间,进一步提升期刊的影响力。
“论文生产加工周期”与“同行评议反馈意见口碑”反映出期刊发表论文的速度以及同行评议能否为作者提供有学术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这是作者在投稿中非常关注的问题,短的发表周期可以吸引更多的作者,而全面的评审意见能对作者的科研工作和论文发表给予积极帮助,这也是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的重要方面。
“重大科学发现或科技成果的首发(如诺贝尔奖)”是提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第二重要的主成分,传播行业前沿技术信息,跟踪报道国内外科技发展新成果、新动向是科技期刊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编辑部应重点关注行业各领域(单位)取得的最新科技成果,寻找选题策划立足点[25]。是否发表过重大科学发现或科技成果能反映出一个期刊的科研前沿性,同时也会被更多读者所关注。“编委会成员国家分布”能反映期刊的国际性,期刊编委会成员若是来自多个国家,那么期刊的国际性可能会更强。这些因素对提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无疑也会起到重要作用。
“近2~5年单篇论文的最高被引频次”和“近2~5年单篇论文的最高在线下载量”反映出期刊发表的重要科学发现或者科技成果的影响力。重要的科技论文发表后,无疑会吸引更多的科研同行去阅读和引用,从而提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
“近2~5年同行评议周期”“近2~5年论文发表量、作者国家分布”“近2~5年论文发表周期”和“编委会工作机制是否完善(如定稿机制、退出机制、换届机制)”反映出期刊发表论文的难易程度和效率;“近2~5年论文发表量、作者国家分布”反映出作者也会分析期刊接收投稿的国家和地区倾向性,这也是作者所关注的内容。另外,科技期刊年论文发表量也是一个重要指标,论文发表量小,承载的科技信息就少,期刊影响力一般情况下也不会很高,这对某些片面追求影响因子而刻意降低发表量的期刊提出警示。
“拒稿率、拒稿论文作者国家分布”反映出作者也会分析期刊拒稿的国家和地区倾向性。期刊拒稿量和拒稿率也是反映期刊是否被普遍认可的一个重要指标,拒稿量和拒稿率越高,可侧面反映出期刊的影响力越大。
“期刊口碑”体现作者和科研人员在某个科研领域中对某种期刊的认可程度。在调研中发现,不同学科的影响力最大的期刊往往并非本学科中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因此期刊在作者和科研人员中形成的优良口碑也是期刊影响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虽然科技期刊数字出版大行其道,但是“纸刊订阅量及订户国家分布”在一定程度可以反映出期刊的被关注程度,科技期刊纸刊发行量越大、订户国家分布越广,说明期刊的国际影响力越大。
根据以上结果,对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出如下建议:(1)要加强期刊数字出版能力,提升期刊在学科领域的JIF排名,建立专家库、作者库,同时利用同行评议机制不断提升稿件的质量;(2)推出多栏目形式的期刊,利用先进的OA平台,增加读者的阅读量以及网页浏览量;(3)重视大众媒介的作用并利用大众媒体及时将出版内容推送给读者,提升期刊的阅读量和覆盖面;(4)编辑部可以根据期刊的特点,适当调整发文周期,提高审稿效率和缩短审稿周期,以便吸引更多的读者,进而提升科技期刊的影响力。
除以上各因素对期刊影响力比较大之外,期刊编辑部也应重视以下几个因素对期刊影响力的影响,如期刊所发表的重大科技成果,近几年所发表的高被引论文,期刊论文的发表量、发表周期,期刊拒稿率,期刊在作者和科研人员中的口碑,期刊的发行量等。
综上所述,期刊应着重从自身属性方面入手,循序渐进地改善期刊在国内和国际所处的地位,从而达到提升期刊影响力的目的。该调查结果对促进我国科技期刊影响力提升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同时也为我国优秀期刊在国际上脱颖而出提供参考。
致谢感谢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的徐基良教授在本文数据处理中给予了大力帮助,感谢北京中科期刊出版有限公司的王彦、王磬音在调研表收集中给予了大力帮助。
[1] 孔红梅,段靖,郭雨齐,等. 提高中文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的方法[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1):187-190.
[2] 张积玉. 学术期刊影响力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70-76.
[3] 程郁缀,刘曙光. 论文质量、期刊质量与期刊影响力[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64-69.
[4] 郭向宁,张淑霞. 网络环境下学术期刊影响力及提升途径研究[J]. 当代教师教育,2014(4):85-89.
[5] 刘京希. 当前影响学术期刊质量提升的因素及其消除[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77-80.
[6] 程军,姜博. 2012—2014年中国教育学期刊国际影响力现状及思考——基于《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引证年报》的统计分析[J]. 中国高教研究,2015(7):41-47.
[7] 丁洁,王晓峰,胡艳芳,等. 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宣传策略研究[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6):648-653.
[8] 陈理斌,武夷山. 世界学术期刊出版周期与期刊影响力关系探索[J]. 情报科学,2010,28(10):1554-1557.
[9] 王继红,刘灿,邓群,等. 建设SCIE 空白学科期刊 提升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2):1336-1343.
[10] 蔡斐. 利用知识服务与知识传播提升学术期刊品牌影响力[J]. 编辑学报,2016,28(3):253-255.
[11] 蒋勇青,齐萍. 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方法研究[J]. 中国软科学,2017(3):178-185.
[12] 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 学术期刊来源指标与影响力关系的实证研究[J]. 科研管理,2010,31(6):173-179.
[13] 伍军红,肖宏,张艳,等. 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评价指标研究[J]. 编辑学报,2015,27(3):214-218.
[14] 曾伟,田时中,田家华. 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综合评价模型与实证[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6,27(3):316-323.
[15] 楼文高,张卫,杨雪梅. 科技期刊学术水平综合评价的神经网络模型[J]. 情报杂志,2009,28(9):73-77.
[16] 黄贺方,孙建军,李江. 期刊影响力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研究[J]. 情报科学,2011(9):1322-1326.
[17] 丁佐奇. “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资助期刊的影响因子贡献因素分析及启示[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3):305-311.
[18] 史小丽. 高校科技期刊影响力现状及提升途径——高校、中科院及中科协主办期刊的比较分析[J]. 科技与出版,2014(5):137-140.
[19] 王继红,骆振福,都平平,等. “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对非SCI 期刊的影响——以InternationalJournalofMiningScienceandTechnology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0):1084-1089.
[20] 陈冠兰. 当前中国期刊业数字出版的趋势[J]. 传媒,2014(3):46-48.
[21] 熊秋平. 科技类学术期刊的影响力及提升途径[J]. 现代出版, 2013(5):19-22.
[22] 王俊丽,郭焕芳,郑爱莲. 英文科技期刊遴选审稿专家的途径与原则——以《中国化学快报》为例[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4):351-354.
[23] 代妮,李栗,徐丁尧,等. 关于国际开放存取期刊出版模式的思考[J]. 编辑学报,2014, 26(4):406-408.
[24] 何婧,张琼,王芳,等. 微信公众平台在科技期刊中的应用[J]. 传播与版权,2017(10):80-82.
[25] 代艳玲,朱拴成. 提升期刊学术质量与影响力的方法与途径——选题策划与组稿[J].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6,27(2):15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