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永恒 唐天田
摘要:视觉传达设计原理联合国家对于“商标”的法律词汇解释为基本要求,通过形变、象形等设计手法,对设计对象的一系列四个商标进行重新设计;结合设计心理学、传播学等相关学科,进行设计的分析与实践,突出地理文脉、民族特色;目的是给出能够让商标方复制商标的方法,增强于市场上的竞争力,以达到符合当下大众审美价值观。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格式塔心理学;商标设计;民俗文化
廣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宜州区作为一个以农耕、养殖为经济支柱之一的城市,桑蚕养殖作为第一产业中的一项,而蚕丝制品作为第二产业中的一项,蚕丝制品从原料生产到销售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旧品牌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受众群体和市场名声,在成熟期后可以通过对产品进行包装、品牌形态的更新保持品牌市场竞争力,同时,再把系列商标概念加入其中。[1]标志设计的原则:以MIS为核心,遵循:独特性、注目性、易读性、易制作、文化性、富于美感。
宜州桑蚕茧
桑蚕茧的商标设计,人们对于桑蚕茧的认识:蚕丝、缠绕、白色的,圆柱形;此外蚕叶的边缘是尖刺形态,(图1.):
首先,保留住桑蚕茧的剪影与蚕丝缠绕的图样;其次,简化蚕丝的数量,通过擦除来替代原有的黑色蚕丝线段;再对整体进行抽象几何处理,形成工整,易于识别的图样;最后,加入桑蚕叶边缘尖刺的形态,使图形整体具有视觉能动性,最后进行折线数量简化;最终达到图2.的效果。
成品绸缎基本特征为表面光滑、细腻;如何快速的从观感上区别蚕丝绸跟人造丝绸是设计的重点;首先以蚕的剪影做为基础图形,然后加入形变,使其成为一块飘动的丝绸,同时形态也从字形符号对应中文的丝(si)与英文的silk,增加记忆点,形变过程如(图3.),最后规整图案(图4.),使其上下两部分完整衔接,更符合视知觉里的趋向性。
白厂丝是以天然原料经过加工为剿丝厂的工业原料的产品,面向相关产业的人士,所以可以通过商标形态突出优质产品所具有的特性,例如:高质量、排列规整。
市场上售卖的白厂丝大多是通过绞丝排列的形式包装出售;可以保留住绞丝侧面的剪影,对其进行抽象概括,先设计好排列中的一个单元,然后再对其进行阵列排布;恰好排到三行,每行九个(如图5.);九,寓意长久,在传统产业区域,能让符号功能发挥最大效应(图6.)。
蚕丝被作为高级的床上用品,其自然、亲肤、防敏等功效已经在顾客群体中确立了认知,那么设计的重点应该放在最快速的通过视觉接触,同时为了让图案更加具有视觉吸引力,用一丝一丝排列,宽度降序的方式来组成商标,同时选取4:5的比例来约束(图7.):
颜色主要想突出民族性质和取材自然两方面;在CMYK模式下,前两者商标色号为:26243c,这个颜色主要取自壮族服饰特色,蓝靛色,布衣壮为传播最广,在群体意识中最深的一支壮族分支;后两者,色号为:f2e9d1,除了这个是蚕丝固有色外,通过颜色传达圣洁、高贵的意义,同时蚕丝绸外轮廓处选色号:edb236进行勾勒,突出飘逸感。
结语:
商标设计为企业识别系统中的一个分支,通过商标设计的更新使产品周期得到延长,通过视觉接触在符号上形成概念,是成本最低的商业更新方法。民族特色产品的继承的发扬也值得政府扶持,除了能稳住当地的支柱产业外,提供就业岗位,还能发展相对应的工业产品。
参考文献:
[1].郭振山.视觉传达设计原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