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土资源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2018-05-14 17:08陈国珍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11期
关键词:江门家国乡土

陈国珍

乡土资源,主要包括“家乡的历史遗迹、遗址,以及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本地区丰富的人力资源,如历史见证人、历史专家学者、历史教育专家、阅历丰富的长者等”“家庭所收藏的照片、图片、实物、家谱或族谱,以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和记录”。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因地制宜地开发和有效利用乡土资源,能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丰富学生的社会、人文知识,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江门拥有丰富的地方史资源,那五邑地区的历史教师怎样好好利用地方史资源,激活历史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学科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利用乡土资源“五邑史”导入新课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的导入直接关系到整节课学生的学习情绪,影响到学生学习的效果。如能用与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的身边历史来导入,无疑拉近了历史课与现实生活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浓厚兴趣。

如讲授八年级上册第6课《戊戌变法》时,笔者使用图片导入法,利用ppt展示梁启超故居的系列图片(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主要领导者之一,是广东江门新会茶坑村人),让学生介绍参观故居的感受、谈谈对梁启超的认识等导入,教师把课程内容与家乡相关的历史人物联系起来,使学生的学习热情瞬间高涨,亲切感油然而生,对学习《戊戌变法》中的那些艰深的制度内容也会兴趣满满。此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充满了自豪感,同时也增强了对历史学科的学习主动性。

二、利用乡土资源“五邑史”,增强直观感受,加深学生的历史理解

历史学科是初中阶段才正式设置的,初一历史教学首先面对的就是中国史前史。史前史年代久远,课本的历史知识都是靠考古学家在考古发现的基础上进行叙述记录,与学生相去甚远,学生较难有“同情即理解”的感受,对所学内容兴趣不大。

在学习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一课时,笔者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拓展了江门新会区都会罗山南面的“罗山咀贝丘遗址”(属于距今4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之交的原始社会文化遗存)知识。笔者设计了一道探究性题目:请根据材料想象距今4000年前的五邑先民一天的生活。

材料一:出土文物有石器、骨、 蚌器和陶器(片)等,其中,石斧、石网坠等都市半磨制品;骨针、骨饰用鱼骨、兽骨和龟壳做成;出土的陶器、陶片多为罐和缸之类,大多数为夹砂粗陶,并带有绳纹、蓝纹、斜方格划纹等纹饰。

材料二:(图略)

学生根据材料和图片展开想象,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最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讲述本小组所想象的五邑人一天的生活。学生的积极性增加,直观感受增强,也增强了学生对史前史的了解,加深学生的历史理解。

三、利用乡土资源“五邑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新改革中相关专家提出历史学科要培养学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和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其中,"家国情怀",是主体对共同体的一种认同,并促使其发展的思想和理念。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渗透“家国情怀”的教育,培养学生对家乡、民族、国家的认同感,理解并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成热爱家乡、祖国的情怀,并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自己的贡献。

四、利用乡土资源“五邑史”开展课后拓展活动,让初中历史课堂留有余香

历史课的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我们还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拓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来学习历史,组织学生参观五邑地区的历史遗址、博物馆,学校请本地区的博物馆工作人员、相关地方历史的研究者到学校给学生开历史讲座,介绍地方历史人物、历史史实等等。通过在多种形式的课后拓展中利用五邑史,让初中历史课堂留有余。

如在学习了九年级上册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中的“罪恶的‘三角贸易”内容后,笔者认为在五邑地区也是有很多先民为了生活背井离乡甚至卖猪仔去到美洲等谋生存,才有越来越多的华侨,江门也才有了侨乡之称,因此笔者组织学生参观了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该馆全面展现五邑籍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在海外艰辛创业的历史进程以及回报祖国家乡的感人故事,成为世人了解江门五邑华侨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的一个重要窗口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生在参观过程中带着笔者事先设计好的博物馆游览学案,讲解员讲解过程中,学生边听边做。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可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江门的侨乡文化。这种合理利用乡土资源的方式,最大限度发挥了博物馆资源的作用,正如歐本海默说过“博物馆教育是一种较为灵动而富于变化三度空间实物教育方式。”

徐特立先生说:“鼓励青年以及一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研究地方乡土为出发点,进而认识本国、认识世界、认识整个宇宙。”为此,江门市中小学教研室主持编写了《江门历史》一书,本书以江门历史发展为脉络,注重描述影响历史发展的“人”和“事”,以及在不同时期形成和沉淀下来的风俗、艺术、建筑和精神文化。教研室要求在八年级历史教学中开展《江门历史》选修课,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家乡的基本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由此可见,乡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于历史课程的开展,对学生历史理解、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都有很大作用。但是,乡土资源只是辅助性资源,历史教材才是教学中的核心资源。故教学中应立足教材,紧紧围绕论证历史主干知识,适时适度适量地选择与教材有一定联系的乡土资源,或激发学习兴趣,或丰富教材内容,或突破重难点,或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猜你喜欢
江门家国乡土
家国情怀的乡土文化“软着陆”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立足“小我” 彰显“大我”——家国情怀类作文如何避免同质化表达
抓紧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黄金机遇
谁咬得更厉害
乡土分外妖娆
新江门 新机遇 新合作
江门的野心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