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梁
当我们的德育对象大多是“万千宠爱在一身”的独生子女的时候,当我们的社会现状难以为青少年成长提供令人满意的良好环境的时候,当我们的德育内容依然针对性不强、德育形式依然停留在说教为主的时候,努力让德育“五味”俱全,就是我们需要也能够作出的现实选择。
一、“苦”味。苦难的体验。苦难是一种现实存在,人类必须面对;苦难能够丰富人生,就在于你如何看待。经历过苦难的人才能对生命充满悲悯,对他人心存善良,让自己成熟刚强,这是一种道德境界。很多例子说明,那些有健全人格、热爱生命、关注社会的人,往往是历经苦难又能正确对待苦难的人。因此,“苦”味是德育不可缺失的内容,特别是当我们面对那些“万千宠爱在一身”的独生子女的时候,我们的德育不能没有苦难的成分。当家长们什么也不让子女做的时候,我们的德育要更加重视学生的生存体验;当战争、灾难发生的时候,我们要让学生了解这些意味着什么;当学生在挫折中难以自拔时,组织他们去看看《千手观音》(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舞蹈表演)吧,她们虽然不会说话,但比任何语言都更能打动学生。
二、“辣”味。矛盾冲突的体验。事物都是由矛盾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德育过程就是矛盾冲突的過程,道德的知行转化也是通过学生内心的矛盾体验完成的。因此,我们要学会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当社会现实与理想中的道德环境相距甚远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回避而是正视,学生是社会中的人,回避也不可能。大胆地让学生去“认识”社会吧,学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脆弱,也许他们会痛苦,但痛苦是成长的必经历程。在其中,我们要做的是引导、解答,帮助他们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他们认识到真实的社会是怎么样的时候,他们会变得理性、走向成熟;当他们认识到社会为什么会这样,不应该是这样的时候,他们会激发改变社会的愿望,会为这个愿望去设计自己的人生。于是,他们完成了道德的升华,我们实现了德育的初衷。
三、“酸”味。情动于心的体验。德育是一个知、情、意、信、行的过程,“情”在其中贯穿始终。真正的“知”离不开情感的参与,也只有“情动于心”,才能在信的基础上有知行的转化。当前德育的问题也许能找出许多,但难以让学生“动之以情”无疑是其中的重要方面。这里有内容的原因,也有方式的原因,内容上不够贴近社会和学生实际,学生无处动情;形式上偏重说教,枯燥而单一,学生难以动情。学生没有“情动于心”的体验,又如何能够达到知、行转化?因此,我们要通过深入学生、调整内容、改革方式,在“情”字上有大的突破。什么时候我们能做到始终让学生心里痛痛的,鼻子酸酸的,我们的德育就已成功了大半。
四、“甜”味。被肯定的愉悦体验。如果我们的德育总是让学生处于痛苦与不安之中,它也不可能是成功的。德育既然是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体验过程,它就应该是有眼泪也有欢笑,“痛并快乐着”,这样才能有主体的自觉参与、乐于参与。在人的各种需求中,道德愉悦是最高层面的需求。当一个人为社会、为他人付出而得到被肯定、被信任的回报时,这种“甜味”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同时这种“甜”味也是他继续“奉献”的不竭动力。因此,我们的德育要致力于“赞赏”的运用,肯定学生在道德上的每一点进步,让他们始终在激励中“更上一层楼”。同时,我们也要致力于让每个学生“心存感激”,懂得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处理好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一声“谢谢”不会很难,但没有一声“谢谢”,世界会少了许多温暖。
五、“香”味。德育的隐性体验。潜移默化是德育的重要特征,这就意味着德育的隐性资源将对学生的道德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在课程中反映,但又无处不在,总以内隐和有意无意的方式,持久地向学生传递着特有的观念信息,给学生以暗示,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可它所要体现的道德要求。隐性德育避免了显性德育因说教和灌输带来的消极影响,以自身的隐蔽性、愉悦性、开放性、持久性等特点,让德育更具“润物细无声”的功能,更吻合德育的特点和本质。因此,营造有利于德育的隐性课程和环境,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途径。我们一是要充分利用物质性的隐性德育,如校园环境布置、校园文化设施,教室的精心安排等,让每一处环境、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二是要善于运用制度性的隐性德育,如利用环境来展示有关制度和规范,设置有人情味的警示内容等,使显性制度隐性化。三是要重视行为性的隐性德育,如教师的身正为范,丰富的德育活动等来感染学生。四是要挖掘精神性的隐性德育,如学校传统的文化积淀、校风班风、教育理念的价值取向等,形成一种浓重的精神氛围,来体现学校“环境”的“时时育人”“处处育人”。
德育的内容应该是开放的,德育的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学校对德育内容和方式的探索应该是各具特色的,让德育“五味”俱全应该是值得尝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