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政治认同培育的情境优化策略

2018-05-14 16:22琚亮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8年12期
关键词:政治认同

琚亮

摘    要:政治认同是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一,体现着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在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中实现积极价值引领的强化,应在情境主题的确立中指向政治认同,在情境内容的选择中凸显政治认同,在情境议题的开展中升华政治认同,使学生更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关键词:政治认同;情境主题;情境内容;情境议题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其中,政治认同是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有中国特色的共同标识,关乎学生的成长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1]40政治认同培育,就是通过思想政治教学,使学生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障,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成为有信仰的中国公民。思想政治新课标中阐述的学科核心素养要素的独特育人价值和“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的基本理念,对政治认同培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试以“面对经济全球化”的课堂观察及教学改进为例,探讨在情境教学中政治认同培育的优化策略。

一、情境主题的确立:指向政治认同

在课堂导入环节,某教师展示了iPhone手机的素材:(1)苹果公司在中国投资1亿美元开设专卖店。(2)iPhoneX销售火爆,首批货源在开售仅几分钟内就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售罄。(3)一部iPhone手机共有31个国家提供了原材料及零件。教师据此提出情境问题:这三种情形分别说明了经济全球化的哪些表现?然后引导学生通过逐一分析,概括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从教学过程的展开及学生的课堂表现来看,主要还是停留在单纯的知识层面。课堂活动忽视了在学科内容与具体情境的相互融合中,对学生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的培养,淡化了情境教学中的学科育人价值。教学情境的选择是否恰当、贴切、巧妙,直接关系到能否调动学生的探究意愿,更关系到能否在学生有价值的参与中适时、精准地培育学生的素养发展水平。因此,要创设丰富真实的教学情境,开展灵活多样的合作探究活动,使情境教学成为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路径选择,必须确立合“情”合“理”的教学主题。也唯有如此,才能正确回答“课堂发生了什么”“学生获得了什么”“具有某种素养的人应该是怎样的人”等核心问题。

合“情”的教学主题确立,来自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又着眼于学生的未来需要或长远发展。作为著名华侨之乡的青田,为本课情境主题的确立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部分学生父母常年在意大利、德国等地经商,西方的经济模式、法律制度、思想文化等也“传输”给了学生;近年来在政府推动的侨商回归政策引导下,大量的红酒等国外商品乘着中欧班列摆进了青田进口商品城的各个商铺;我校正着力培育走向世界的“全球化视野”型侨乡人才等。确立合“理”的教学主题,首先要准确反映学科的理念与内容要求。新课标将“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放在课程基本理念的首位,相应的内容要求表述则是:“引用实例,说明中国如何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这都为本课情境主题的确立提供了重要提示。其次要深度解读学科内容。“学科核心素养强调对学科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把握”[1]49,“学科内容活动化”要求情境议题的确定必须基于学科内容。因此,必须注重情境创设的综合性和议题活动的方向性,以促进教学情境与学科内容的有机融合。本框标题是“面对经济全球化”,重点内容是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载体、影响等,落脚点是“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那么,这里的关键问题就是“谁”“如何”来“面对经济全球化”,答案显然是“我国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对该问题的准确解读为情境主题的确立指明了方向——“走出去”战略中的“道路认同”。

经过对情境主题的澄清和确立,将课堂导入环节修改为:展示情境材料“海尔公司的国际化经营”,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国际经济竞争中的“中国声音”和“中国姿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从海尔的国际化经营看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跨国公司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进而让学生畅谈“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还有哪些响亮的‘中国声音”,引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事例,体会我国对外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坚定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信念,进而增强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

二、情境内容的选择:凸显政治认同

在讲“经济全球化前进中的问题”时,某教师仍以iPhone作為情境素材:2010年每台iPhone手机,美国凭设计和技术获得58.5%的利润分成,组织生产的中国只占1.8%。从国际分工看,中国以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为主。中国手机行业供应链的话语权掌控在国外厂商手中,国产手机卖得再好,本质上还是高通(美国)的成功,是谷歌安卓的成功,是索尼传感器的成功。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了探究:(1)“中国劳动力”为什么只有1.8%的占比?说明了什么问题?(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浪潮中分别有何得与失?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在该课堂环节,教师选取的素材也是学生普遍熟悉的iPhone手机,尽管情境内容激发了学生的课堂关注度,探究活动也兼具了“求同”和“求异”取向,但听到更多的是学生对iPhone公司的溢美之词,以及对我国手机行业甚至其他领域的“集体失望”。情境之汤固然需要美味,但更需要考虑是否有益于身体健康。类似于iPhone手机、波音飞机等,已成为多数教师在实施本课教学时常用的情境素材,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如果淡化积极的价值引领,则容易使学生产生负面情感,也无法在辨识、分析、判断、选择等一系列情境活动中认同和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因此,我们在创设真实有效的教学情境中,力求德育的有效渗透和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必须慎用负面素材,多用正面素材,多选择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案例,向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递正能量。

情境内容的选择、提炼、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富有价值引领作用,关系到学科核心素养能否得以精准培育。要实现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相结合,将学科内容有效转化为真实的、可把握的、可操作的学习内容,必须使教学情境的内容选择及其活动开展能够持续支持并服务于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功能。该情境内容所涉及的教材内容是:“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同时存在着发展失衡、治理困难、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这些前进中的问题,需要正视并设法解决。”如果对“经济全球化前进中的问题”探究得越多,课堂活动的不确定性也会越大,学生表达的观点及方向也越多样。基于此,在本课教学中,要增强学生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认同和坚定“中国道路”,应以“道路认同”作为“风向标”对情境内容优化选择。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作为位于中国“新四大发明”榜首的中国高铁正在走出国门。中国高铁在发展中做到了弯道超车,实现了从“跟跑者”到“领跑者”的转变。在“第五届中国高铁走出去战略高峰论坛”上,多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以“新时代——‘交通强国战略与中国高铁”为主题,探讨中国高铁如何能更好地“服务”世界人民。

专家1:“全球运输服务系统支撑着全球生产、全球消费、全球流动,中国高铁‘走出去面临很好的机遇,要努力做好服务的引领者。”

专家2:“全球对高铁的潜在需求极大,但中国高铁‘走出去仍面临着国际地缘政治、市场准入和技术壁垒、全球市场竞争激烈、国际金融危机等影响。”

探究:(1)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给世界带来了什么。(2)让中国高铁更好地“走出去”,还需要做些什么?

通过优化调整,不再选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游戏规则”来突出强调“经济全球化前进中的问题”,而是选取中国高铁的材料,借助于专家观点展示和情境问题探究,使学生不断深化理解经济全球化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全球资源高效配置、国际市场深度融合等方面的促进作用,即“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再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分析中国高铁更好地“走出去”所需的努力,揭示“经济全球化前进中需要正视并设法解决的问题”,进一步认识到我国实施“走出去”战略,必须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

三、情境议题的开展:升华政治认同

某教师在讲“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时,设置了“议一议”活动,让学生互动讨论“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经济全球化,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该何去何从”,并得出结论: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全球化犹如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应当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同时,提高抵御国际经济风险能力,勇敢地迎接挑战。接着,教师进行了课堂升华:“‘一带一路是各国‘撸起袖子一起干的共同事业,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更加普惠、包容方向实现‘再平衡,从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一带一路命运共同体。”

在本片段中,教师的课堂升华代替不了学生的情感共鸣,教师坚定的政治信念也不能直接实现学生的“内化于心”。国家认同实质上也是一种价值认同。有了政治认同才能有政治理想信念,再有政治信仰。因此,真正有效的政治认同培育应当是一种“走心”的历程。“议题”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对教学内容进行活动化设计的主题。教师要积极并善于从教材内容和时政热点中找寻含有学科内容和具有引领价值的议题“辩点”,根据学生的实际层次和水平,创设或简单,或一般,或复杂,或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等各式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去面对,激发学生在开放性活动中主动去表述、分析、解释、对比、阐述。政治认同培育应以“隐”的方式“藏”在情境活动的后面,以“软”的方式达到“硬”的目的。[2]因此,教师要合理设计围绕“议题”的情境活动,让学生“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在比较、鉴别中提高认识”[1]43,不断升华政治认同、丰富政治情感,让课堂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内化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最终实现“政治信仰”。[3]

(学生课前搜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组建、G20杭州峰会等相关素材)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但保护主义抬头、“逆全球化”思潮涌动等对世界经济构成了极大挑战。习近平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安全相互关联、彼此影响。没有一个国家能凭一己之力谋求自身绝对安全,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别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及其实践正日益得到国际社会,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肯定和支持。

议题: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未来抉择:“强权即公理”VS“人类命运共同体”

(1)“强权即公理”存在的原因是什么?

(2)“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中国方案”对经济全球化将产生哪些影响?

经过优化创设,注重学生理性分析“强权即公理”存在的原因,对比、辨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潜规则”和我国积极向世界贡献的“中国方案”,让学生“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进一步升华课堂的积极价值引领;让学生在共同探究中,拓展全球化视野,感悟我国积极“走出去”的决心、信心和底气,领会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让“和而不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涵养学生心灵,进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总之,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每一个要素都蕴含于不同的课程模块内容以及同一课程模块的不同内容之中。在情境教学中,不必“牵强”于通过一节课去实现核心素养的“均衡”培育,而是要根据具体的学科内容和学生实际,明确指向某一个素养要素,其他为次,通过优化情境主题、内容、议题等以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路径,促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得以真正落地。

參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李晓东,陈曲.政治认同及其教学实施[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3):8.

[3]姜根华,钱姬君.政治认同: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价值基础[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6(3):34.

猜你喜欢
政治认同
政治认同:内地新疆班“三史”课程的价值指向
中国农村:法治化环境、政治认同、社会治理关系研究
情感何以影响社会稳定
关于新课改理念下中学政治课堂在数字化教学平台环境下的多维互动性思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价值认同视阈下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研究
试论少数民族的政治认同及其培养
试论少数民族的政治认同及其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