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认同:内地新疆班“三史”课程的价值指向

2017-03-16 01:03许开红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1期
关键词:政治认同课程

许开红

摘要:“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概论”作为一门专属于内地新疆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带有浓厚的国家意志和价值观色彩,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必然成为其教学的价值基础。课程立足于政治认同的基础理论和内地新疆班学生的身心特征,从深化政治认知、激发政治情感、引导政治行为、强化政治信念四个维度入手,在“三史”教学中培育并巩固学生的政治认同。

关键词:“三史”课程;政治认同;内地新疆班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1A-0077-03

新疆维吾尔族摄影师库尔班江·赛买提以影像的方式记录了100位普通新疆人的生活,出版了《我从新疆来》一书。作者通过一百位主人公的真实故事,传递出一股正能量,展现出新疆人民对祖国最质朴的感情:“我们是新疆人,更是中国人”。《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对政治认同内涵的界定是:政治认同是社会成员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所产生的对政治系统及其运作的同向性的情感、态度与行为。依据这一界定可知,政治认同体现了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身份确认,彰显了人们对社会政治生活的情感皈依,规范着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行为方式。[1]“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概论”(简称“三史”)课程是一门专属于内地新疆班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我们要注重引领与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努力促进内地新疆班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一、“三史”课程开展政治认同培育的必要性

1.“三史”学科特性的要求

“三史”课程主要包括新疆地方史、民族发展史和宗教演变史三个部分,在引导学生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归属感、中华文化认同感、对伟大祖国自豪感,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律意识、现代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方面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2]可见,“三史”课程带有浓厚的国家意志和价值观色彩,引领和强化学生的政治认同构成了本学科的基本内容和价值旨归。

2.内地新疆班特殊群体的要求

为了保证新疆的长治久安和国家的稳定统一,内地新疆班的学生来自于新疆各个地区的少数民族,与本地汉族学生相比,他们具有民族成分复杂、文化背景多样、自我意识鲜明、防御心理过强等特点。而囿于其有限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和社会经验,他们的政治意识、政治情感、政治行为、政治信念均未成熟,容易产生政治认同模糊现象。加上宗教色彩浓郁的成长环境,长时间远离家乡、亲人导致的情感孤寂,在校内以民族语言交流而与本地汉族学生产生的情感距离,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中华民族意识的淡化和特殊族群意识的增强。内地新疆班学生作为我国特殊的教育对象,是新疆的未来、国家的希望,因此我们要培养信得过、用得上、留得住的优秀的少数民族人才,必须特别重视他们政治认同的培育。

3.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要求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又是境内外“三股势力”(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极端宗教主义)企图“分化”的重要战略突破口。近年来,“三股势力”对新疆的分裂破坏活动从未停止过,在制造各种自杀式爆炸事件、公然袭击政府机关等披着宗教外衣煽动民族仇恨未遂的情况下,转而将其分裂祖国的罪恶图谋向教育领域渗透,甚至把黑手伸向了内地新疆班学生,试图将青少年学生“拉出去打进来”。如此严峻的政治形势使得对内地新疆班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使命异常紧迫而艰巨。因此,持续进行以新疆地方史、我国的民族政策、我国的宗教政策等为内容的政治认同培育,是反对民族分裂、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也是内地新疆班开设“三史”课程教学的意义所在。

二、“三史”课程如何开展政治认同培育

1.挖掘文本资源,深化政治认知

“三史”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政治认同教育素材,教师只要用心寻找、深入挖掘,便可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本课程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五观”教育:学习新疆地方发展史,使学生深刻体会新疆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学习新疆民族发展史,使学生全面把握新疆自古就是多民族共同聚居的地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学习宗教演变史,使学生正确了解新疆自古就是多宗教并存的地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宗教观”。本课程选用了各类先进模范人物来感化学生,力求深化他们的政治认知。如“万里归国只因爱国”的东归英雄渥巴锡、“垂暮之年抬着棺材去西征”的清朝名臣左宗棠、“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的西汉外交家张骞、“中国历史上贡献最大的和亲公主”刘解忧、“寒江救人好巴郎”麦热达尼、“六个民族十九个孩子的母亲”阿尼帕、“用诚实守信实现爱与梦想”的切糕王子阿迪力、“无偿捐献肾脏”的汉族女青年王艳娜、“中国第一位维吾尔族工程院院士”吾守尔、“祖国的义务护卫员”买买提热依木等。这些榜样人物的事迹感人肺腑,催人奋进,无疑是政治认同教育的生动教材。教学中选用好这些民族英雄的壮举和榜样人物的事迹,能激发学生对民族命运、对祖國前途的关切之情,强化学生的国家意识。

2.营造场景氛围,培养政治情感

“三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政治情感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创设引领学生心境的“情感场”,使学生进入“身临而入境”“体验而晓理”“感受而动情”的境界。因此,教师应立足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意识,在自觉感悟中达到政治认同。

如在学习“中华文化 绚丽多彩”时,为了拨动学生情感之弦,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认同感,笔者设置了一系列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环节一为“最炫民族风”,通过展示视频音乐“维吾尔族的民间艺术十二木卡姆”和“蒙古族的文化瑰宝呼麦”,让学生领略民族文化的魅力,赏析民族文化的精华。环节二为“舞林大会”,邀请女生和男生代表展示民族舞蹈,在展示中让学生切身体会中华文化的百花齐放,进而珍惜中华文化的价值。环节三为组织“新疆民族风情展”,依据13个世居民族将全班学生分成13个学习小组,要求各学习小组通过简短的文字和精美的图片展示各自家乡的风土人情、家乡特色。教学中,学生由衷地感受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的独树一帜,自然升腾起爱家乡、爱生活、爱祖国的政治情感。环节四为师生共同演绎《中华文化颂》:“泰山巍巍,黄河泱泱。中华文化,屹立东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洪荒有典,威震四方……今我学子,奋发激昂。盼我中华,万世永昌。”[3]在配乐中共同朗诵,将课堂推向了高潮,增强了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3.开展情感活动,引导政治行为

政治认同教育的目的,不仅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自豪感,还要激发学生报效祖国的责任感,坚持“在自豪中自信”与“在自信中奋发”的统一,最终将政治认同这一核心思想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例如,在学习“国家主权至高无上”中“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绝不能退让或进行交易”这一内容时,我给学生呈现了具有特殊意义的历史事件“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交锋记”,并通过视频重温了激动人心的时刻《举世聚焦的一瞬——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当学生沉浸在“中国人民洗雪百年国耻,香港同胞从此成为祖国土地上的真正主人”的喜悦中时,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深入体验:假如你是新华社的一名特派记者,亲自参加了香港回归的仪式,你会怎样报道香港回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作品,最后各组推荐一位同学作品在全班展示。通过这种有针对性的情感活动,寓教于景、寓教于事,能使内地新疆班学生将“小我”融入“大我”,将“小爱”融入“大爱”,自然体验“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家国情怀,自觉形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最终将爱学校、爱新疆、爱祖国之情落实到兴国之举上。

4.立足生活实际,坚定政治信念

“三史”课程教学大纲强调:教材内容坚持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遵循各民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批驳错误观点,澄清模糊认识,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可见,“三史”课程教学应是受教育者认知、体验与践行活动的结合。通过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了解社会、融入社会、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政治信念。

在学习“对口援疆 助推腾飞”时,笔者将学生按照生源地不同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让学生搜集关于新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资料,从经济、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五个方面展示新疆的新变化、新气象,并分析其原因,从而加深了学生对对口支援政策的认识,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在学习“维护国家统一 反对民族分裂”时,笔者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参观雨花台烈士陵园、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新疆三区革命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学生实际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使他们懂得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坚定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信念。近年来,在“三史”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还精心指导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如“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纪念建党95周年”、民族团结演讲比赛、首届体育节暨2016年田径运动会、庆祝古尔邦节联欢晚会、民族文化展演等。通过参加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坚定自己的政治信念、明确自己的政治立场。

内地新疆班学生作为我国民族地区重要的人才资源,面对全球化浪潮下的价值冲突,愈发需要树立本国的政治自信和政治认同,因为这不仅事关人心向背、政治稳定,而且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和前途命运。“三史”课程作为内地新疆班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阵地,应当更多地发挥其政治引领和强化作用。作为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师,更应坚定政治信仰,站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汇点上解读课程,积极探索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的路径,并将其作为“三史”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王秀敏,张国启.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视域下的政治认同[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6).

[2]孙秀江.新疆历史与民族宗教理論政策概论[M].乌鲁木齐:新疆教育出版社,2014:1.

[3]张志红.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2015(12).

责任编辑:徐瑞泰

猜你喜欢
政治认同课程
构建“双有绘本共读课程”的实践探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博雅育英 缤纷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关于新课改理念下中学政治课堂在数字化教学平台环境下的多维互动性思考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价值观视角下的政治认同
价值认同视阈下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