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剑波
摘要:绘画教育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它着眼于幼儿发展的创造性,是以培养幼儿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活动。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幼儿园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引领下,关注幼儿绘画创作的心理过程及绘画发展的年龄特点,探索了基于审美创造的幼儿园绘画教学活动的有效组织策略: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参与兴趣;感知审美意象,积累丰富表象;探索体验加工,促进创造表达;注重分享评价,萌发再创作愿望。
关键词:幼儿园;绘画教学;审美创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1A-0053-04
绘画教育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它着眼于幼儿发展的创造性,是以培养幼儿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的一种教育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机会和条件,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和表现美”,并把“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和创造能力”作为明确目标。
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幼儿园绘画集体教学活动,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创造和表现美,促进幼儿审美创造能力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说明中提示:应关注幼儿学习和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南京师范大学孔起英教授指出:科学的学前儿童绘画教育是建立在学前儿童绘画创作的心理过程及绘画发展的年龄特点的基础之上的。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它大约经历了知觉、体验与反思、表达这样一个流程。学前儿童的绘画发展遵循着从涂鸦期到象征期再到前图式期的规律。南京晓庄学院实验幼儿园在指南引领下,在开展绘画教学的过程中以培养审美创造能力为核心,关注幼儿绘画创作的心理过程及绘画发展的年龄特点,关注幼儿的主体地位,通过以下策略优化教学过程,使整个教学过程具有创造性、新颖性、趣味性,使幼儿成为活动主体,在感知与体验、探索与发现中主动创造,继而获得审美创造经验,发展审美创造能力。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情境”一词既可指相对客观的场景,也可指主观情感与客观情感的交融。杜威的“五步思维法”认为“思维是由直接经验的情境引起的”。情境是一种心理场,具有激发动机、驱动情感、暗示诱导、引发移情、加深体验等作用。所以在集体绘画教学中,教师创设适宜的活动情境,形成“情境创造”的自然画面,可以激起幼儿强烈的学习动机和创作情绪,形成无意识的心理倾向,从而促使幼儿情不自禁、主动积极地投入绘画活动中。
(一)创设想象中的模拟情境
想象中的模拟情境指教师创设各种艺术化、审美化的情境,如游戏情境、故事情境、音乐情境、表演情境、视觉艺术情境等等,以虚拟的场景、鲜明的形象,使幼儿感到轻松愉快,获得真切的体验,激发创造的欲望。如小班绘画活动“动物笼”,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想象的模拟情景,通过“听音乐和老师学小动物进场—到草地上去找小动物们玩一玩—发现动物园有一些凶猛的动物逃出来了—帮助小动物们把这些凶猛的动物找出来,关进笼子里,送回动物园”的游戏情境,引导小班幼儿学习画长长的直线,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感受绘画活动的乐趣。
(二)创设生活中的真实情境
生活中的真实情境指自然界、周围社会生活、家庭等身边的某种真实情形和场景。教师在创设此类情境时可以根据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尽量选取生活化、典型化、审美化的场景,形成“真实情境”的自然画面,从而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创作。如大班吹画活动“疯狂的头发”,创设生活中电吹风吹头发的真实情境,帮助幼儿因生活的触动有感而发,激发幼儿主动参与创作,探索用吹画的方式大胆地表现颜色、造型夸张的发型,感受颜料自由流动所产生的的乐趣与美。
二、感知审美意象,积累丰富表象
儿童审美创造所需的内在图式与内在情感的积累是通过感官对外部的自然形式与艺术形式的把握来完成的。没有敏锐的感知能力,儿童不可能获得丰富的内在图式和内在情感。根据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的特点,帮助幼儿在大脑中储存大量的具有生成性和创造性的审美意象,积累丰富表象,幼儿才有能力用具体的形象进行创造表现。
(一)视觉储存图式,丰富审美表象
在绘画过程中,前期积累的视觉表象是绘画的基础。在活动过程中,图片范例的欣赏——视觉储存图式是帮助幼儿获得丰富审美表象的有效方式。如大班绘画“创意石头画”,通过欣赏石头想象画图片,帮助幼儿视觉储存图式。教師提供给幼儿感知欣赏的四张石头想象画图片,具有典型性、多样性和审美性,从不同侧面反映石头画的不同形态,可以启发幼儿的思路。有的图片拟让幼儿观察发现:一块石头可以变成一个物体,可以在石头上添画。有的图片拟让幼儿观察发现:可以用两块石头拼成一个物体。有的图片拟让幼儿观察发现:多块石头组合可以拼成一个物体,既可以在石头外添画,又可在石头上涂色。还有图片拟让幼儿观察发现:可以添加树枝等辅助材料。以上视觉储存图式有效丰富了幼儿的审美表象,扩展了幼儿的思维。
(二)语言引导点拨,促进审美感知
绘画活动中的审美感知不同于一般的审美感知,是对事物的形状、色彩、构图等要素组成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性把握。所以教师要通过启发式、艺术性的语言,把眼前的外在形象进一步加工成完整的、鲜明的、深刻的视觉表象,有目的地帮助幼儿完成从象征期到图式期的能力发展过程,帮助幼儿理解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开启思路。如大班美术绘画活动“仰望的树林”中,教师和孩子一起欣赏仰望树林的图片,通过启发式的提问:仰望树林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树林一样吗?上面的树林是怎么看的?下面的呢?两片树林,你觉得它们一样吗?看看这两片树林什么地方不一样?引导幼儿欣赏比较正视和仰望两个不同视角所看到的树林。而在总结时教师则通过艺术性的语言“原来仰望着看到的树林和我们平时所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树林里有的树好像要掉了下来,有的树好像累了要睡觉,就连这最下面的树也不好好地站立着,往这里斜,往那里斜,可调皮了,所有的大树都伸向了中间的天空。”把不同视角的树林形象生动地描述出来,有目的地丰盈了幼儿的审美意象,帮助构建整体和局部的完整画面感,促进幼儿的审美感知。
(三)原型激活启发,拓展审美想象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当我们进行创造性想象时,往往会从其他事物中得到启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这种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作“原型”。张庆林教授提出的顿悟的“原型激活”理论认为:顿悟过程是一个原型启发的过程。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成分是“原型的激活”,即指能对目前的创造性思维起到启发作用的认知事件在思维过程与解决的问题产生了重要的联系。所以在绘画教学中我们注重运用原型启发,引发幼儿激活启发信息,展开丰富的、独特的想象。如:在大班“小小拉拉队员”教学过程中通过看拉拉队员的录像,引导幼儿说出“拉拉队员打扮得跟我们平常有什么不一样、他们的脸是怎么打扮的”,再通过展示“不同拉拉队员的脸”的幻灯片,引导幼儿观察、讨论:“最喜欢哪个拉拉队员的脸?为什么喜欢他、喜欢他的什么地方?”在原型激活、启发幼儿充分的联想后,引导幼儿大胆地展开丰富的想象,用安全颜料在自己脸上作画。
三、探索体验加工,促进创造表达
(一)运用知识迁移,启发自主探究
美术绘画活动是幼儿通过自身的实践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所以教师在绘画组织的过程中应注重让幼儿自己运用知识迁移,在探索交流中自主建构,获得审美经验,发展审美能力。如在大班“创意沙画”活动中我们是这样设计的:首先是教师运用多媒体示范“沙画”,激发幼儿尝试的兴趣。其次,让幼儿操作,积极探索尝试用沙作画的方法。第三,引导幼儿欣赏自己创作的沙画照片,部分幼儿示范自己的作画方法,互相学习、总结沙画创作的经验。第四,幼儿共同创作大幅沙画。整个教学过程可归纳为初步感知—浅层探索、实践—知识迁移、习得—再深层实践、创作。在这一活动中,幼儿自始至终是活动的主体,在主动探索中建构关于表现技能、表现方法的经验,激发其进入更大的创作空间。
(二)提供游戏练习,促进技能形成
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是指把已知的经验和材料重新组合,制造出对其个人来说是新颖的、有价值的作品及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技能的使用过程。所以说幼儿绘画活动中技能与创造性的发展并不矛盾,技能技巧是幼儿艺术表现和创造力提高的必要条件。幼儿在绘画活动中无论是手部肌肉的发育还是视觉记忆与視觉思维的发展,都需要一个逐步进步的过程。技能的训练过程便是创造力的培养过程。游戏化的练习可以让幼儿在愉快、积极的情绪中不知不觉提高技能、达成目标。如小班绘画活动“蚊子死光光”,在幼儿观察实物蚊香的形状后,请个别幼儿尝试画蚊香,在教师小结“从中间一圈一圈绕起来,绕成一盘大蚊香,熏得蚊子死光光”的同时,幼儿徒手练习画蚊香,这种边儿歌边游戏的方式有效帮助小班幼儿掌握了绕圈的技能。
(三)通过艺术同构,迸发创造灵感
美的样式是丰富多彩的,审美心理实际上是一个整体的心理运动过程,感知、想象、理解等互相渗透、相互融合。儿童是一个整体性的存在,儿童擅长运用多种感官和方式来感受和理解艺术作品。所以在创意美术活动的过程中我们还注重引导幼儿调动视觉、听觉等各种感官参与探索,帮助幼儿逐步加深对作品内容的理解,形成清晰的审美意象,在多通道的审美体验中为幼儿提供创新灵感的源泉,从而达到准确表现的目的。如中班彩绘“美丽的蛇”,通过“观看蛇的图片、欣赏教师跳蛇舞、在手臂上彩绘、幼儿之间玩蛇游戏”多通道参与的教学过程,为幼儿提供创新灵感的源泉,丰富了幼儿的创作经验,加速创造的多向发展能力。
(四)尊重独特感受,激励个性表达
幼儿园绘画教育活动的目的并不是让每个孩子长大后都能成为艺术家,而是在创作的过程中使他们感受艺术创造的乐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提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体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幼儿独特的笔触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美术创作是一种“个人审美心理的独特体现”,所以在幼儿审美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把每个幼儿当作是与任何人不相雷同的独特个体来看待,尊重他们的独特感受,让他们拥有自己的思想,使他们在创造过程中学会认识自己和发现自己的潜能。同时在幼儿绘画过程中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鼓励幼儿好奇心,维护幼儿自尊心,注重扫除幼儿创作时的心理障碍,激励他们勇敢地、大胆地、毫无顾忌地按自己的想法去与众不同。
四、注重分享评价,萌发再创作愿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艺术教育建议中提出:“领会并尊重幼儿的创作意图,不简单用成人标准评价”,“肯定幼儿的作品,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引导其提高”,“共同分享艺术活动的乐趣”。教学评价是完整课程结构的组成部分,也是美术绘画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指南引领下,在教育评价这一环节,我们注重体验式评价,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体验和发现美,让幼儿在欣赏交流中体会创造的愉悦,在肯定与赞赏中梳理、归纳、提升审美经验与创造能力,激发幼儿绘画的再创造愿望。
(一)注重分享与交流,体验成功喜悦
艺术创作是幼儿表达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内在意愿的最主要的表达方式,这一理念在《儿童的百种语言》一书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而幼儿在美术绘画创作后有与同伴、成人交流的需要。所以在评价时,我们一改往日“蜻蜓点水,一掠而过”和“教师讲解为主”的做法,为幼儿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注重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与别人分享作品:把自己的画拿给同伴和老师看、说给同伴和老师听,充分感受和体验创作后的成功和喜悦。
(二)注重肯定与赞赏,延续创作热情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指出:“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得到被肯定”。所以在讲评作品时,我们一改往日“教师讲评范围狭小”(只对少数绘画能力强的、画面丰富的幼儿作品大加赞赏,而对画面单调、能力不强的幼儿作品则不予肯定或批评、指责)的现状,采用激励保护的原则,不评价作品的对错。从多角度、多层面努力解读每位幼儿作品,领会其创作意图,用表达自己感受的方式发现和揭示幼儿的创意及表达的情感,在积极的、有效的评价中让幼儿积累审美经验,提升创造能力,始终保持和延续幼儿的创作激情。
责任编辑: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