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艳 姚莉莉 袁文广 李爱芳 毛玉莹 樊萍 杜妙春
【摘 要】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发育迟缓患儿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4年9月至2017年5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发育迟缓患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康复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9%(P<0.05)。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心理健康评分都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能改善心理健康,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治疗效果,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模式;发育迟缓;心理健康
发育迟缓是一种发育性残疾,是指在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速度放慢、顺序异常的现象,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目前我国对发育迟缓患儿的干预着重以治疗与康复为主,需对发育迟缓进行正确的诊断与评估,然后制定系统的个体化训练计划。延续性护理模式充分体现了“无病先防、有病防变”的治疗理念,其是一种倡导患儿家属与医护人员共同合作以实现良好护理效果的护理模式。本文作者具体探讨了延续性护理模式对发育迟缓患儿心理健康的影响,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时间为2014年9月至2017年5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发育迟缓患儿72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儿家长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患儿年龄1~10岁;符合发育迟缓的诊断标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了此次研究。排除标准:存在遗传代谢性疾病患儿;合并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患儿。其中男40例,女32例;平均年龄(5.66±1.28)岁;平均体质量为(20.11±0.42)kg;平均身高为(1.09±0.55)米。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两组患儿的体质量、身高等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康复干预,出院时进行宣教,由患儿家属进行自我指导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性护理,具体措施如下:1)成立延续性护理小组:延续性护理小组由5~6名医护人员组成,其中高级职称1名,负责制定护理方案、指标判定、培训小组成员;中级职称2~3名,负责选择研究对象、随机分组、辅助实施干预措施;初级职称2~3名,具体负责实施各种干预措施。2)建立患儿的信息化病情档案,包括患儿的姓名、家庭住址、患儿联系电话、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诊断、治疗效果、主治医生、责任护士等一般资料。3)患儿出院前2~3d,护理小组对患儿进行综合评估,制订出院后护理方案,设计表格式护理计划,方便患儿和家属了解护理计划的内容和执行情况,指导患儿进行功能训练等。4)患儿出院后,护理小组与家属建立微信群,与患儿家属保持密切沟通,要求家属主动参与至护理活动中。
两组护理观察时间为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疗效标准:(基本痊愈+有效)/本组例数×100.0%=总有效率。基本痊愈:异常发育情况全部纠正,身体功能基本正常;显效:异常发育情况纠正≥50%,身体功能明显改善;无效:无达到上述标准甚或恶化。2)Gesell测评:Gesell量表能鉴定观察到患儿的异常心理模式,计算患儿心理健康的指标-发育商(developmentquotient,DQ)评分,DQ≤85分表明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分数越低,心理健康越差。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0.0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选择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数据采用频数或者百分比表示,对比采用t检验、χ2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总有效率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9%(P<0.05)。见表1。
2.2 心理健康评分对比
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心理健康评分都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发育迟缓属于常见的发育迟缓问题,也是儿童常见的发育问题之一,指儿童在发育过程中,机体发育落后于正常发育速度,但是遵循正常发育顺序,未达到其年龄相应的水平。如果发育迟缓患儿的护理效果不佳,将直接影响患儿的认知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1]。
传统对于发育迟缓患儿的康复措施主要为感音刺激、小脑电刺激、运动疗法以等,能够调节大脑血流量,增强脑部供血,从而有效提高患儿语言水平,但是在恢复患儿的社会适应能力、学习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2]。延续性护理主要是指患儿家属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在院内治疗后将患儿带回家中进行管理,给予患儿最有效的护理干预。本研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100.0%,顯著高于对照组的88.9%(P<0.05)。不过护理人员在患儿的延续性护理当中需要对患儿的家属积极开展护理指导,做好患儿的定期随访与微信联系,积极提醒患儿家属到医院进行复诊。
延续性护理一种结果驱动型的护理模式,其可通过改变患儿家庭使患儿拥有舒适的护理环境,降低患儿与家属对治疗的抵触行为,减少情绪上的刺激,让患儿更好地配合医护人员进行诊断与治疗。本研究显示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心理健康评分都高于护理前(P<0.05),护理后观察组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5)。有研究表明延续性护理模式重视患儿家庭成员的相互协作,让患儿家属认识到患儿健康问题是整个家庭的义务,而不单是特定家庭成员的责任,激励了家庭成员的积极主动性,也给增强遵医依从性提供了基础[3]。
总之,延续性护理模式在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能改善心理健康,提高护理效果,提高治疗效果,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鲍克秀,杨忠秀,李新剑,等.经颅磁刺激联合语言训练对儿童语言发育迟缓的应用价值[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17(27):5331-5334.
[2] 蒋婷婷.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社会适应能力与心智发育水平的关系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04(18):3434-3435.
[3] 鲍筝.北京市通州区2014~2016年0~2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迟缓筛查情况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22):5594-5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