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雅雅
高中地理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兼有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性质,其学习既不同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课程,又与政治、历史等文科课程有很大的区别,对于刚上高中的学生来说,难度很大,以至于很多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对地理教师来说,要提高课堂效率,首先应培养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细心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了解学生的兴趣,利用诗歌、歌曲、故事等地理素材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 巧借古诗词教学
我国历史悠久,有着绚烂的传统文化,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高度概括的农谚俗语等是博大而精深的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相当一部分古今诗词和农谚俗语等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这些诗句语言生动形象、精炼简洁,感情充沛,脍炙人口,教师如果能巧妙的把地理知识和名句优美的结合起来,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从心里真正的喜欢地理这门学科。比如,在讲必修一《常见的天气系统》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古诗词教学,像“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贵阳“天无三日晴”描述的是准静止锋;“一场春雨一场暖”描述的是暖锋天气,“一场秋雨一场寒”描述的是冷锋天气。还有在讲《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时,利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垂直地带性;“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描述纬度地带性;“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描述经度地带性。学生一听古诗词,学习兴趣明显提高,课后不少学生反映对于本节课的内容掌握很到位,建议多给他们多列举这样的例子。
2 巧借歌曲教学
高中生青春活泼,朝气蓬勃,他们热爱生活,喜欢歌曲,我在地理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安排,适当的利用蕴含地理内容的歌词,使学生兴趣盎然,乐于探索,促进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应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如在讲中图版必修三《中国东北地区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教学前,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我的家在东北》,描述东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像歌词中唱到“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啊,那里有满山遍野大豆高粱........”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为后面讲到东北的位置、河流、土壤做铺垫,使学生更能深刻的理解东北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还比如在讲到《中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时,我播放了《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圪梁梁》《黄土高坡》这三首陕北民歌,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到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引出地貌特征的成因,这些准备工作让学生能更好的体会到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进而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总结危害和治理措施。学生陶醉在美妙的歌声中,既陶冶了情操,也培养了热爱地理学科的情感,提高了学生的地理学科思维。
3 穿插地理小故事教学
故事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所讲授的内容穿插相关的小故事,以说明强调所讲内容,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听课兴趣、启发学生思考、直接从故事中悟到蕴涵的道理,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寓教于乐、喜闻乐见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明白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性,也可以让学生获得一定的知识,给课堂增添了色彩,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比如在讲“国家日期变更线的两侧日期差异” 时,我讲了一个趣味故事:“一艘客船自西向东航行在太平洋上,船上有一位怀了双胞胎的孕妇临产,航行到国际日期变更线西侧时,老大出生,航行到国际日期变更线东侧时,老二才出生,结果老二的出生日比老大提前了一天,原因是什么?”用这样的故事提问,指导学生分析日界线两侧日期的差异,学生既掌握了日界线的基本知识,也扩展了视野。还有,我在讲述必修一《热力环流》时引用了三国演义中火烧葫芦峪的故事: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用这样的故事作为导入,让学生思考这场雨真的是天意吗?究竟是天意还是人为呢?让学生分组讨论,引入热力环流的内容,让学生思考气流的运动状况,在新课结束后让学生回答这场雨形成的原因,学生踊跃回答问题:实际上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最后让学生假设如果你是诸葛亮,你还会用火烧葫芦峪的战术来歼灭魏军吗?学生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浓厚,在教学中穿插这样的地理知识,给平淡的課堂添了色彩,有效的突破了重难点,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提高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方法有很多种,地理教师适当的运用一些趣味教学方法,可以使地理课堂妙趣横生,气氛活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地理的教学道路还很漫长,这段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前行,脚踏实地,只要肯在培养学生的兴趣上下功夫,就可以在地理教学的沃土上收获累累硕果。
(作者单位:陕西省商丹高新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