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从事语文教学已有二十多个年头,但孩子们一直很喜欢我的课,原因简单,就是我喜欢课课更新,在课堂教学中我时刻在思考、在创新。让学生感到每堂课都有不一样的感觉。
关键词:敢说;想说;探索
在实际教学中,我很注重师生之间的关系,不能是“居高临下”,更不能“盛气凌人”,而是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保证了学生智力和非智力的创造因素都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辩,大胆探索。因此,在课堂中我有三个“允许”:(1)允许学生在课堂中插话;(2)允许学生在课堂中失败;(3)允许学生在课堂中“标新”。
一、 让学生敢说
在我教学第五册的一节“听话、说话”一课时,看图讲“小猫跳水”的故事,当讲到小猫黑黑不慎落水,小猫白白大喊大救命,鸭子赶紧大步跑来,张河突然大声叫道:“余老师,跑来的应该是鸭大嫂,不是鸭大哥!因为鸭子头上系着头巾,而且还是花头巾呢!所以应该是鸭大嫂,不是鸭大哥。”说完话后,马上意识到自己犯错了,低头坐了下来,因为他平日里上课,由于爱插嘴,打断老师讲解的思路,没少挨批评,要是换作以往,我肯定要批评他,可今天我知道了学生这种“插话”若是正确的,不是抹杀了学生的动脑思维吗?这时我不但不能批评,而且要鼓励他,引导他,这是学生独立个性的一种表现。也形成了教风民主、气氛融洽的课堂,同时这也是培植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沃土。通过仔细看图,发现确实如他所讲的一样,当即表扬他善于观察、认真分析。……他先是吃惊,而后变为惊喜。在他的笑脸中看到了对我的信任,看到我对他的一种肯定。在以后的課堂中他开始用心听讲,并且敢于大胆地说出自己的不同意见。
二、 让学生想说
我们作为语文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发言大胆,更要鼓励他们大胆创新,要让学生认同大发明家爱迪生对失败的看法。有人认为他寻找灯丝失败了几百多次,而他却认为自己成功地知道了几百多种材料不可以做灯丝,最终发明了钨做灯丝。这种高度乐观的心理自由是爱迪生创造力激发的重要因素。有一次上课,我让全班同学联系课文理解“琢磨”一词的意思。那张河又非常自信的第一个举手发言,高声说:“琢磨吧就是又琢又磨呗。”同学们听后哈哈大笑,我也没批评他回答错误,还是请他坐下。其他同学补充回答较完整,现在的课堂是要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新的见解,其间可允许失败。学生的回答尽管是错的,也要赞扬他敢于回答问题的勇气。再启发诱导,通过读思考找到问题的根源,寻求正确的答案。如张河先表扬他敢于发言,第一尝试,是个勇敢的孩子,然后请他多读几遍,据课文中的意思去理解词语。最终他说出了“琢磨”一词的准确含义。他高兴地笑了。后半节课,同学们受到他的感染,也纷纷把手举得高高的,争先恐后地要求发言。那一句句精彩的回答,一声声稚嫩的童声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在以后的每堂课上都能听到他响亮的回答声,他变得敢想、敢说。
三、 让学生大胆探索
其实张河是我班的一个典型人物,我常与他谈心聊天,我发现他非常喜欢看课外书,课外知识懂得很多,有些时候,他说出的话常常让人意外。因此在课堂上,我格外有意识地注意他,培养他的自信心。我教学《捞铁牛》一课时,让学生想象一下在当时除了怀丙和尚想出的办法,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能把铁牛捞上来呢?同学们纷纷举手,有的说用铁钩钩住再用大船拖上岸,有的说用大象把它驮上岸。张河站起来说道:“老师,我认为怀丙和尚的办法不够好,因为他要用船运来大量泥沙倒入河中,会使河床上的船儿搁浅。我想找块特大的磁铁直接把铁牛吸上岸来就行了。”同学们听后对张河报以热烈的掌声,同时纷纷向张河学习,常读课外书,增长好见识,开阔大视野。从此以后张河从先前的“调皮蛋”成了“先进分子”,他更喜爱上语文课。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都能在课堂中大胆发言,敢想、敢说、敢问、敢想、敢争辩,大胆探索,与老师一道激活语文课堂。
作者简介:
余勤,江西省上饶市,余干县洪家嘴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