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幼儿的自控力

2018-05-14 11:15王田田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0期
关键词:自控力共情陪伴

王田田

一、引言

发展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自主性”和“自控力”是幼儿健康发展的一体两翼,是幼儿心理健康与社会情感能力发展的核心所在,“共情陪伴”是发展幼儿“自主性”和“自控力”的有效方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我们指出“培养什么样的人”,即“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在这个特殊的阶段,儿童在知识技能发展的同时,也需要在情感层面有所收获,需要教师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用“共情陪伴”发展幼儿“自主性”和“自控力”,促進幼儿核心素养的发展。

共情陪伴强调教师或家长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首先要放下自己的主观参考框架,放下成见和偏见,无条件地接纳每一个孩子;在“放空”自己的基础上,耐心等待孩子的反应、观察孩子的表现、倾听孩子的心声,并有效回应孩子的内心需求。

二、案例背景

相信很多带中班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困扰“为什么孩子上中班后懂得多了反而更淘气了,无时无刻不在说着、闹着”,我们班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不论哪个环节、在做什么孩子们都能找到话题点,哪怕仅仅是个喝酸奶或是某个故事里说到的什么东西都回引起他们滔滔不绝的说,而且会由这个点延伸、扩散到好多个点,这就更加控制不下来了。

三、案例描述

近期幼儿园预备每周五中午进行一次讲故事的活动,这个活动邀请“有故事”的小朋友到广播站通过广播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全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听,这本是一件令人激动和自豪的事情,可当我把情况介绍给孩子们的反应是:

片段一:“老师我不会讲故事”

“我也不会”

“老师我爸爸妈妈没给我讲故事”

“我爸爸妈妈老看手机,没人给我讲”

“噢!我爸也是,他总是拿着手机玩游戏。”

“我爸玩儿王者荣耀。”

“我妈也是。”

“我妈天天购物。”

“我妈妈还在网上给我买圣诞树了呢!”

“我妈妈说等我过生日,就给我买蛋糕。”

“老师老师,我都五岁了,我都写作业了。”

“我也写了,我爸爸给出的题”

……

孩子们越说越远,说着说着班上就出现了好几拨不同话题的“讨论组”,我不得不拉回主题笑着提高音量说:“咱们班的小朋友都这么能说,相信到小喇叭广播时你们肯定也能放出声音让全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听到。”

片段二:“可是老师我只会念唐诗”

“我也是会。”

“我会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我会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班上又开始了唐诗大会,我感叹他们会这么多诗的同时又跟孩子们讲:“你们会这么多唐诗老师都羡慕了,真了不起,兴许我们的小喇叭广播成熟后就会添加唐诗板块,到时可就派上用处了。可是,目前我们只有讲故事这个板块,既然大家没有合适的故事,家里又忙,那么充分利用在幼儿园的听故事时间,老师会每天重复讲一个故事,大家用心听,好好积累也是没问题的。”孩子们认同的点点头。

接下来我为孩子们讲了3遍《小猫钓鱼》的故事,想请小朋友说一说、讲一讲这个故事。

片段三:小朋友A:摇摇头。

小朋友B:“我还不会呢。”

小朋友C:“老师我不想讲”

只有一部分小朋友愿意讲,其他人像是事不关己一样没有什么想法。

看到这里我真的有些生气了,特别想问问这些孩子们“每天来幼儿园来干嘛,难道只是找到了一个有地方玩儿、有地方吃、有地方睡的场所吗?”

四、案例反思及总结

在共情陪伴下成长的孩子,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尊重和接纳后,会更积极地完善自我,往往也更具有共情意识,能够更好地习得与掌握共情能力,而这一能力对孩子社会规则的习得、道德认知的发展及社会互动都具有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

掌握共情能力的孩子能够更融洽地与同伴、教师和家长等互动,即能够更好地处理“人—人”关系,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平衡的“人—己”“人—人”关系又有助于孩子有效处理“人—事”“人—物”关系,并促进其问题解决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实现师幼共情需要我们做好如下四点:

(一)喜欢微笑

《学记》云:“亲其师,信其道。”孩子们喜欢和蔼可亲的教师,微笑,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营造了民主、平等的对话氛围。

(二)换位思考

用“幼儿的心灵”去感受,用“幼儿的大脑”去思考,用“幼儿的眼光”去看待,用“幼儿的情感”去体验,用“幼儿的兴趣”去爱好。特别是当孩子们犯错误本该受到责罚时,如果我们以“假如我是他”的情感去体会孩子的内心世界,以童心去理解他们的“荒唐”,宽容他们的“过失”,有礼貌地对待他们,让他们体验到一种高于亲情、超越友情的师生情,这就可能成为他们改正错误的内在驱动力。

(三)管理情绪

孩子的情绪,是其心理晴雨表。无论是开心、乐观、满足、热情等正面情绪,还是难过、委屈、伤心、害怕等负面情绪,教师都要善于察言观色,根据幼儿的情绪状况调整教育策略或教学节奏,注意用自己恰当的情绪唤醒孩子积极的情绪。

(四)因材施教

苏霍姆林斯基说:“尊重人是全部教育的工作重心。”教师充分认识每个幼儿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的幼儿提不同的要求,不对幼儿提过分的要求,允许幼儿成长过程中的短暂停顿,学会等待,因材施教。

我愿意做孩子的好朋友,陪伴他们度过成长中的每一个瞬间;我愿意做孩子的好妈妈,多一些关心多一些呵护;我愿意做孩子的好老师,用微笑迎接孩子,用爱陪伴孩子,让孩子在爱的阳光下茁壮成长。在“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的理念引导下,发展幼儿“自

主性”和“自控力”,实现幼儿自主发展。

猜你喜欢
自控力共情陪伴
陪伴
共情疲劳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陪伴”等十二则
自控力越强智商越高
人们为什么不想感同身受
如何培养青少年的自控力
读《做个有自控力的小孩》有感
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