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因素调查分析

2018-05-14 17:00肖玉婷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18期
关键词:置管静脉炎内膜

肖玉婷

【摘 要】 目的:探讨与调查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樣研究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8月至2017年11月,选择在本科室进行PICC置管的87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与患者的临床资料,调查发病因素。结果:在87例患者中,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8例,发生率为9.2%,其中Ⅰ级5例,Ⅱ级2例,Ⅲ级1例。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肿瘤、年龄、置管静脉、置管成功次数为导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比较常见,肿瘤、年龄、置管静脉、置管成功次数为主要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

PICC;机械性静脉炎;发生因素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当前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其是指经外周静脉穿刺,导管尖端置入中心静脉。虽然PICC当前在儿科、血液科、肿瘤科广泛使用,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PICC并发症包括机械性静脉炎、导管移位、导管相关感染、血栓形成等。机械性静脉炎是指因血管内异物活动导致血管内膜损伤和炎症的发生,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压痛、皮肤红斑、肿胀,属于急性无菌性炎症,常发生在置管后1周内,可严重影响治疗患者的预后康复。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病因素比较多,包括机械因素、细菌因素、化学因素等,但是不同地区的发病因素不一[1]。本研究具体调查了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因素,并提出了相关预防性对策。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研究方法,研究时间为2015年8月至2017年11月,选择在本科室进行PICC置管的患者87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由本院PICC小组成员进行置管在科期间由本科PICC小组成员进行治疗及维护;患者年龄≥18岁。排除标准:PICC维护过程中出现其他并发症者;患有皮肤疾病患者;对乙醇及碘伏过敏患者;患有精神疾病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40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70岁,平均年龄(45.35±5.29)岁;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4.22±2.19);平均体质量指数为(21.34±5.19)kg/m2。

1.2 PICC置管方法

选择美国Bard公司的三向瓣膜式PICC,置管后穿刺局部统一使用IV3000敷贴(英国施乐辉医用产品)。观察时间为患者置PICC开始至置管后2周。

1.3 观察指标

记录所有患者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情况并分级,0级:无症状;Ⅰ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Ⅱ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Ⅲ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静脉;Ⅳ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静脉,长度大于2.5cm,有脓液流出。

同时记录所有患者的性别、年龄、管成功次数、合并症、文化程度、置管后导管尖端位置、体质量指数、科室、诊断、置管静脉、置管时导管移位、送管困难等。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2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数据采用构成比、率、百分比表示,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对比为t检验与卡方分析,然后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机械性静脉炎发生情况

在87例患者中,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8例,发生率为9.2%,其中Ⅰ级5例,Ⅱ级2例,Ⅲ级1例。

2.2 发生因素分析

以机械性静脉炎是否发生为应变量(Y),以调查的资料作为自变量(X),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肿瘤、年龄、置管静脉、置管成功次数为导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1。

表1 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因素(n=87)

3 讨论

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患者预后有严重的负面影响。从发病机制上分析,静脉内膜为扁平的内皮细胞,其表面由多糖-蛋白质复合物所覆盖,具有良好的防止血小板黏附和抗凝作用,在一些特定病理因素条件下,破坏、损伤了血管内膜会导致静脉炎的发生[2]。本研究显示在87例患者中,发生机械性静脉炎发生8例,发生率为9.2%,其中Ⅰ级5例,Ⅱ级2例,Ⅲ级1例,也符合相关文献报告。

造成机械性静脉炎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因素、材质因素与操作因素等,PICC为侵入性操作,穿刺针管径较粗,穿刺针、导管鞘等易损伤血管内膜;同时PICC置入血管后会占据血管空间,如果出现导管型号与血管管径不对称,可损伤血管内膜,导致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等。本研究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肿瘤、年龄、置管静脉、置管成功次数为导致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静脉穿刺次数是导致静脉炎发生的危险因素,送管速度过快与反复的静脉穿刺可造成对血管内膜的损伤;并且其也能损伤血管内膜,使血小板附着释放出组织活酶,导致内膜下胶原纤维显露,激活体内外凝血系统形成血栓。较小的导管型号经贵要静脉插入可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不过穿刺部位的剧烈活动也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有显著相关性。当患者年龄过大时,多合并有各种内科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特别是血糖增高时,血小板凝集性增强,粘度增大,糖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易导致血管并发症的发生[3-4]。在预防机械性静脉炎中,严格落实双人查对制度,修订完善的护理人员岗位职责、PICC用药操作流程,落实责任护士管床制度。

总之,PICC置管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比较常见,肿瘤、年龄、置管静脉、置管成功次数为主要的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张兰凤,王琴,陈文琪,等.一种专用于PICC置管患者的上臂循经艾灸器制作与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7,32(07):35-37.

[2] 张玉丹.水胶体敷料预防肿瘤患者PICC相关机械性静脉炎的效果[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7,16(02):166-168,172.

[3] 林熹,江湖,江滢,等.多学科团队在肿瘤化疗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7,14(14):151-155.

[4] 肖娓珠,陈淑萍,柳燕瑛,等.PICC置管患者发生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因素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5,(05):143-144.

猜你喜欢
置管静脉炎内膜
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别大意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B超子宫内膜回声不均是病吗
护理干预在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
微量泵结合PICC减轻5-Fu导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效果分析
分析个性化护理对老年科患者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作用效果
急性胰腺假性囊肿的外科治疗
PICC标准护理对置管患者自护能力和质量的效果分析
不同深静脉临时置管在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消化内科静脉炎的护理干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