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洁 翟之月 王文焱
幼儿教师(以下简称“教师”)有效支架行为对提高教学质量,使幼儿成为独立的学习者有深刻意义。本文运用弗兰德斯观察法和事件取样法,分析得出:(1)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特点表现在教师行为方式、提问类型、课堂把控能力等方面。(2)教师实现支架行为有效性需把握创设情景、适当示范、投放适宜材料、设计有效提问、提供合作机会等方面内容。
幼儿是一个民族的未来,教师是集体教学的直接实施者,采用何种教学行为促进幼儿学习能力、思维、情感的发展对幼儿来说至关重要。
“支架式”教学是布鲁纳等人在“最近发展区”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教学理念。研究者发现,很多集体教学中教师与幼儿互动频繁,但其行为是否可以作为支架给予幼儿有效支持值得关注。同时,通过文献查阅发现,许多研究者已经认识到支架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但并未为幼儿搭建有效支架进行行为设计。笔者选取Q市 “一师一优”网课中优质集体教学活动6节、普通教师集体教学活动4节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教师支架作用体现在哪里、如何体现、效果如何等问题,对不同领域支架特点进行总结并提出有效支架策略。
2.1 基于弗兰德斯观察法的研究过程及结果分析
笔者在保留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原有矩阵分析功能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部分调整和优化,分为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两大部分,用编码1-16表示。以弗兰德斯编码分析系统为标准,采取时间抽样对教师和幼儿言语行为及教师非言语行为做出判定,将前后两个编码组成数据,填入矩阵表中的相应位置,相同数据个数代表了某一行为出现的频次。观察矩阵单元格里的数据频率来分析教师各种言语互动行为及非言语行为。根据编码将数据相对集中的区域进行合并,区域代表教师某种特定互动行为。研究者最终划定形成了下图矩阵图并对各区域进行相关描述。
通过对教师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的记录,统计得出各区域数据:
2.1.1 各区域统计情况描述
由区域A所见,教师与幼儿积极互动出现的平均频次较多。区域B中教师讲授、指令行为较多,高控时间较长。区域C中幼儿回答问题和讨论时间较多。区域D中课堂沉寂和混乱时间较长。区域O和区域P相对区域A、B、C、D来说次数较少,说明教师非言语行为次数较少。区域E中教师与学生有良好互动情境,比如连续表扬的次数较少。区域F中教师连续支配和管理学生的行为。区域G中教师能较好的接受幼儿情感和观点,并间接终止幼儿发言。区域H中教师很少批评幼儿、直接打断幼儿发言。区域I中幼儿的主动应答比被动应答次数多,且大多数教师希望幼儿回答出自己想要的答案。区域J中平均频次大约占区域C的三分之一,说明幼儿短暂回答多。区域K中教师讲授提问的次数多,且开放式问题较多。区域L中幼儿主动回答或讨论后得到教师鼓励或赞扬的次数较少,且幼幼讨论机会很少。区域M中课堂混乱或沉寂的时间较长。区域M相比区域N,虽然课堂混乱或沉寂的时间较长,但教师发出指令改变情况的次数较少。区域Q中教师动作和语言结合使用的次数较少,除体育活动外,以语言居多。区域R中教师通过非言语行为对改变课堂沉寂或混乱的情况的次数较少。
2.1.2 集体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特点
(1)教师的言语行为多于非言语行为
言语行为方便教师发出指令和指导,在幼儿遇到困难时,鼓励或指示幼儿,帮助幼儿接受新的知识,促进幼儿成长与发展。
(2)幼儿应答方式与教师提问类型有关
当教师进行开放性提问时,幼儿主动应答的次数多,当进行封闭式提问时,幼儿多为被动应答。由此可见,教师进行开放性提问利于幼儿积极、主动的表达,促进幼儿语言表达等能力的提高。而教师的鼓励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起正强化作用。
(3)教师非言语行为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教学活动的进行,有时伴随言语行为出现
一方面,教师做出辅助式、示范式的动作为幼儿提供了可模仿的行为,阻止式的动作提醒幼儿停止不适当行为,这有助于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另一方面,教师提供的材料既遵循了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其学习特点和理解方式,又增加课堂活力和趣味性,提高幼儿学习主动性和参与性。因此,言语行为有时伴有非言语行为作为辅助,且在体育活动中最为常见。
(4)教师对课堂把控的能力存在差异
教学出现沉寂与混乱的情况时,大部分教师能够控制教学节奏,但也有部分教师及时、有效调整状况的能力较弱。并且,通过非言语行为改变课堂沉寂或混乱的情况的次数较少。教师处理好教学的节奏,掌握课堂的技巧,既有利于减少教师高控带来的紧张感,为幼儿提供相对轻松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提高幼儿参与积极性,又有利于减少因维持秩序造成的时间浪费和对幼儿无促进作用的活动。
2.2 基于事件取样法的典型案例分析与讨论
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无法体现教学活动的具体情况、教师行为是否有效、对幼儿是否产生影响,因此通过事件取样法体现上述内容。
将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与事件取样法结合,达到量与质的互补,更客观地反映幼儿园教学活动实际,对集体活动中教师支架行为有效性进行更好的研究。
研究者从显性、隐性支持两维度对案例进行分析,以提高教师支架行为有效性,其中显性支持分为示范、有效提问,隐性支持分为环境、材料、合作交往。根据以上六維度,研究者选取典型教学案例加以描述并进行分析,归纳提高教师支架行为有效性策略有以下几点:
2.2.1 创设情景
案例背景:大班音乐活动,教师让幼儿分别扮演鲨鱼和小鱼,模仿鲨鱼和小鱼在海里是怎么游的,幼儿都离开了座位在教室里乱跑乱叫。
教师:鱼儿们,你们游了这么久该回家了,请小鱼们安静的游回座位上。
教师的指令没起作用。
教师:看哪条小鱼先到老师这条大鱼身边来。
幼儿不再在教室里乱跑乱叫,纷纷跑到老师身边,根据教师的指令,回到自己的座位,教室里安静了下来。
爱游戏、好模仿是幼儿的天性,教师通过游戏、故事、音乐等为幼儿创设情景,当出现教学混乱时,教师结合教学创设小鱼回家休息的情景,同时发出语言指令,告诉幼儿下一步应该怎样做,让幼儿获得愉快体验的同时又巧妙、有效地控制了课堂,混乱很快得到解决。不仅如此,创设情景还有助于发挥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兴趣,调动幼儿已有经验,为促进幼儿学习和发展提供有效支架。
2.2.2 进行示范
案例背景:大班体育活动中,幼儿将要学习踮脚转圈。教师讲解了踮脚转圈时先要踮起脚尖、膝盖弯曲,然后再转圈。在讲解的同时教师进行示范。幼儿掌握后,教师让幼儿在踮脚转5圈的同时闭上双眼。这时许多幼儿就会和其他小朋友撞在一起或摔倒,教师先让幼儿自己想办法解决,然后为幼儿示范在转圈时打开双臂保持平衡。
案例中幼儿旋转的方式有所不同,可见幼儿对旋转有不同的理解,这时教师规定方法并做出示范可以让幼儿获得直观认知,明确动作要求,更好更快的掌握新技能。当第一阶段完成后,教师提高任务难度,让幼儿闭眼踮脚转,这个目标对大多数幼儿存在难度,在幼儿尝试并且失败后给予指导与示范,拓展了幼儿经验,幼儿从中掌握了保持平衡的技巧,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了幼儿的信心。除此之外,示范需要把握合适的时机,既要给幼儿尝试的机会,又要避免因多次失败而丧失兴趣。示范的难度要在幼儿能力范围内且对幼儿来说是新经验。
2.2.3 投放适宜的材料
案例背景:大班科学活动“给水搬家”,将水从一个从容器中转移到另一个容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海绵、瓶盖、塑料布、水管、没有盖子的饮料瓶的上半部分、手帕、镂空果篮等材料,让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尝试,并记录下可行的方法。
幼儿通过实际操作发现海绵、手帕、瓶盖是可以直接使用的,有的幼儿发现将瓶盖和没有瓶盖的饮料瓶组合也可以舀水,但没有幼儿可以用镂空果篮和水管来完成。
教师:你们有没有发现不能搬运水的东西?
幼儿:这个果篮不行,水会从洞里流出来。
教师:因为它上下是通的,有洞,所以水会流出来对不对?那这个塑料瓶上下也是通的,你们是怎么用它搬运水的?
幼儿:把瓶盖盖在饮料瓶上就行了。
教师:对,把瓶盖和饮料瓶组合起来可以完成。那大家想一想果篮能不能也用组合的方法呢?
经过谈论和尝试,大家发现将塑料布铺在果篮内就可以用果篮盛水了。随后教师又演示了怎样用水管转移水,即“虹吸现象”,并让幼儿尝试。
案例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充足的操作材料,增加了幼儿动手操作和探究的兴趣。其次,材料的投放要有选择,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教学内容的不同灵活投放。案例中教师将选择的材料按探索的难度分为不同层次,不仅能满足幼儿需求,还起到了一定的支架作用。在最后层次中利用水管转移水对幼儿来说较为困难,教师先展示“虹吸现象”,丰富幼儿经验,然后指导幼儿尝试,让幼儿亲身体验获得成功的愉快情绪,增加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索的热情。
2.2.4 设计有效提问
在“给水搬家”案例中,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发现、思考问题,寻找问题出现的原因,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因此,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在幼儿最近发展区内设计有效问题,可以潜移默化的训练幼儿逻辑思维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2.2.5 提供合作机会
案例背景:大班体育活动,老师通过带领幼儿学习头顶、胯下交替传球的方法锻炼幼儿的腰腹力量。教师让幼儿自行分为两队,看哪个队完成速度最快。几轮比赛后,女孩队每次都赢,围成一团又跳又叫,而另一队的四个男孩却在争“老大”、提醒多次,情况没有改变,场面很混乱。其中,有幼儿对比赛规则不明白,老师请明白的幼儿解释, 但男孩队还在玩闹,教学难以进行下去。男孩队多次失败后,队里唯一的小女孩哭了。
案例主要是幼幼合作,但效果不佳。首先,教师需对什么样的合作是幼儿学习的有效支架进行判断,案例中教师为幼儿提供合作机会是合适的,不仅锻炼幼儿腰腹力量,也提高幼儿间的协作能力,培养幼儿的团结意识。其次,幼儿自由选择分组,通过比赛结果可以看出,女孩队合作比男孩队更胜一筹。教师虽然在口头上提醒男孩队要团结,但没有及时调整,让自尊心强的幼儿产生失败感,比赛秩序混乱,男孩队腰腹力量锻炼的目标未完成。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目的、难度和幼儿当前水平,引导幼儿寻找合作伙伴,协商进行分工,必要时进行调整、指导,引发幼儿间的持续有效合作。师幼合作时教师要时刻提醒自己是幼儿的引导者,避免大包大揽,剥夺幼儿自由探索和尝试的机会。
通过研究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支架行为的有效性,可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专业技能,促进其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整体水平,进而促进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提高,更好的帮助幼儿发展。
根据教学内容和幼儿的不同需要搭建不同支架,例如在健康领域,尤其是体育活动中,提供示范作為支架效果明显,在科学领域,投放适宜材料和提供合作机会两种支架更好。因此,不同支架的使用是相互配合的。这就要求教师科学地理解支架教学的内涵,正确地判断幼儿发展水平,在幼儿“最近发展区”内灵活运用支架,促进幼儿的发展。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