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风
农业经济的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民关注的焦点。应该看到,虽然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渐走向成熟,但仍有些许问题存在。应坚定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多措并举,促进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统一。基于此,文章探讨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更好更快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基础,农业能够满足人们的基础需求。本人就当前我国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有关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和认识。
一、影响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所在
(一)农业生产结构相对落后。
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发生明显变化,对新兴农产品的需求量逐渐增多。但我国农业的生产模式仍然较为落后,生产结构相对单一,农业经济发展多以种植业发展为主,生产模式多以家庭式劳作为主,缺乏专业化、多元化、系统化的生产结构,致使原有的农业生产结构与实际市场的发展需求间出现了脱节现象。
(二)农业经济结构协调性缺失。
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国民的生活水平高低密切相关。如:在对各类果树苗木、农用蔬菜等进行种植的过程中,应先对种植规模、种类进行市场供需调查,以此決定各类经济作物在农业种植量中所占的合理比例。当前的情况是,很多农户无法也未能提前掌握农业市场的供需状况,一旦在农业市场上某类经济作物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那么农户种植的经济作物就会形成挤压滞销,直接影响到农户的切身利益。可见,农业生产结构间缺乏协调性,会直接阻碍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三)农业发展方式较为单一。
多年来,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一直是简单的种植农作物,最常见的处理方式就是农作物卖给粮仓,推向市场,然后获得一定的资金回报,这其中的经济效益不高是必然的。这种单一的发展方式将不利于农业长远发展。没有创新,农业经济就不会有大的发展和进步。不妨试想一下:如果把同类作物、同类群体集中起来,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再加工、销往市场,就会使农民实现互惠互利共赢。再如:通过秸秆回收、做成沼气池,或加工再利用,就可变肥为宝,在另一个侧面又提升了资源的利用效率,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进而推动了农业发展,可谓一举数得。但现实情况是这方面做的还很不够。
(四)新兴农业生产技术引进滞后。
当前我国农村一方面存有大量闲置农业劳动力,这部分人员大多知识层次不高,年龄偏大,未能拥有科学的管理操作理念及管理操作方式,对于科技时代下的新技术与新管理模式的学习运用较慢;另一方面,年轻一些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打工,靠体力吃饭,对家乡农业经济发展贡献不多。这种情况的存在,直接导致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农村迟迟得不到推广,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贡献较低。
(五)农业一线的科技人才匮乏。
当前国家农业科技人才大多集中在科研院所、县一级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和乡镇农技站。在一些偏远的地方,当地农民几乎没有应用相关的科学技术,农业生产完全凭借经验,农业科技人才也很难深入现场传播现代农业科技知识,导致这些地方的农业经济发展迟缓。
二、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大力推广发展农村新兴产业。
新兴产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后起之秀,也是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柱。因此,对于那些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应加大开发和推广的力度,特别是对于新兴的高效、低成本的能源产业。要注重优化农村地区的能源结构,将重点放在地热能、沼气能、风能等新能源的使用和推广上,让其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经济发展。相关部门应大力推广低碳农业,提升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不断加强新型产业研发和推广工作,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推行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方式。
要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尽快转变单一的经济发展方式,倡导多元化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了提升农民收入,推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议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认真履行部门职责,积极引导和指导农民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高附加值项目。比如说:小麦、水稻、糯米等各类农产品深加工后,作为各种食品销售市场;苹果、梨、山楂、葡萄、草莓等各类经济作物深加工后,变成美酒、饮品、食品推向市场,这比直接销售出去的价格必然要高很多。再如:推广节水浇灌技术,推广有机肥的生产、加工和利用,对于转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都是十分有利的。
(三)重视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
农业经济的发展也要以人为本,农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是发展农业经济的关键。国家应建立健全农业科技人才长远发展规划,一些专业人才的培养和输送应向农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倾斜。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农业科研院所、高校应定期组织农业生产相关知识讲座,向基层推送人才,在农村就地培养人才,不断提升广大农户的农业知识素养。国家应坚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通过科技下乡活动提高农户的农业技术水平,使农户传统的农业生产观念转变成新型的农业生产观念。国家财政应大力扶持农村新兴产业的发展,增加财政投入,加大后续跟踪监管力度,把钱真正用在刀刃上。要支持农民自主创业,打造自主创业平台,有效防止农业人才的流失。
(四)推广运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
国家应将研发先进的农业技术作为我国降低农业资源消耗率、推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要依据不同地区、不同特点,积极推广发展立体式农业,促进农业生产量逐年增加。要不断完善农业土地的相关测量系统,根据对我国土地营养状况及土地质量情况的检测结果,对营养不良或是质量不高的土地进行改良。可通过各类媒体网站,搭建农业科技信息平台,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快速高效的信息服务。可在农村实地指定科技带头人,及时推广当地农业科技成果,带动当地农民靠科技指引,共同致富。
(五)建立城乡农产品经济联盟。
农村的发展与城市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是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构建全面、系统的城乡市场农产品消费信息网络十分重要。通过信息传递,可以有效避免农副产品供大于求、供不应求的现象。通过搭建城乡农产品经济联盟,可以有效地引导农村转变生产方式,引导农民更新经营理念,对于农业经济发展是大有裨益的,须长期坚持。
三、结语
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一直坚持的农村发展方略。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各种矛盾会随时出现,各种措施应随时出台跟进。相信,在新时代背景下,在国家农村政策的指引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毫无置疑。(作者单位为山东省莱西市经济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