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兰
班主任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它的工作核心是良好德育习惯的养成,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让我深深体会了“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的含义。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基础,它让学生受用一生。有一个案例,至今历历在目。
一、案例基本情况
我是四年级上学期接任104班班主任的,刚接任不久,发现我班有个学生叫李嘉,存在着较强的叛逆心理:经常和别的同学在课堂上做小动作,不听教师劝告,严重影响课堂秩序。下课时间四处打闹,脾气暴燥,常与同学打架,不听教师劝告,被教师批评时不是撕作业本就是扔书,家长批评他时,他就自己关在房间里,一天不吃不喝。面对这种情况,每天不是科任教师就是学生向我“告状”。看到他样子,前任班主任说有一年这样的情况了,他父母都表态放弃教育了,科任教师也说“无药可救了”,可我,作为一个班主任,我必须面对现实,不能逃避,凭二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我不改变你,誓不罢休!
二、案例的原因分析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找同学谈话,深入家访,我知道李嘉同学原来是个还算听话的学生,只是不太爱说话,学习成绩不太理想。可就在三年级上学期开始,由于父母工作忙,爸爸从事长途运输工作,长年不在家,为表示对孩子的歉意,他常给孩子零花钱。妈妈在服装厂工作,每天都是早出晚归,有时候回来到,孩子已经睡着了,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平时都时李嘉的奶奶照顾他,每次当奶奶问孙子是否完成作业时,李嘉都说完成了,由于对孙子的疼爱,李奶奶常任由李嘉自己出去玩,由于他身上零花钱不少,很快就被周边的小混混盯上了,带着他混,带着他上了网吧。在这些小混混的影响下,他慢慢的变了。
经过调查了解,我基本理清了李嘉同学叛逆心理形成的原因:家长无时间照顾,有相当宽裕零花钱,接触社会上的小混混,常跑网吧上网。针对上述情况,我开始拟订计划,对其实施系列教育。
三、案例教育过程
1.首先召开了“网络与我”主题班会活动。播放了网络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视频,让学生们组成正反小组进行辩论网络的利弊,引导学生明辨是非,对网络资源正确的加以取舍应用,增强他们上网的文明意识和安全意识,呼吁学生形成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良好习惯。在这次的主题班会中,我安排李嘉作为反方主辨,他根据个人实际大胆辩论了上网的好处。但在辩论的最后,我发现他小声说了一句:“看了这些视频,我才知道上网会这么害人的。”
于是,我心里踏实了,知道李嘉内心被触动了。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我使用课间操时常或综合实践课时间讲一些关于网络使用的信息,引导孩子正确使用网络,我都没有在班上直接批评过李嘉上网吧一事。同时,我叫李嘉妈妈注意抽时间陪伴孩子,陪孩子做作业,陪孩子看看电视,带孩子出去逛逛街,玩玩公园,甚至陪陪孩子上网玩玩小游戏,就这样过了两个多星期,李嘉妈妈给我来了电话了:李嘉这几天放学后都去网吧的时间很短了,都是在家看电视,玩手机,玩手机的时间比原来也短很多了,周末都愿意陪大人去公园玩了。
2.接下来,我又开了个主题班会《小学生守则在我心中》。这次主题班会,我交给班委会组织,由班委组织学生重新学习《小学生守则》及《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列举一些我们日常言语行动中不规范的地方,明确一个小学生平时应有的表现。这一次主题班会上,有同学直接批评了李嘉同学,当时双方已激发了言语冲突。此时,我立即出来平息了这场言语冲突,我首先批评了李嘉不应该当场辩驳,面对事实,应该承认。随后我语锋一转,“李嘉同学确实有过违反日常行为规范的表现,但其近段时间来对自己的行动已有了明确的认识,据他妈妈反应,他近来去网吧的次数与时间少了很多。”话音刚落,发现不少同学在点头赞同。这时我特意观察了一下李嘉,我发现他有点低着头,似乎在反思。
主题班会结束后,我找到李嘉同学谈话,给他分析了大家对他的看法:家人知道你去网吧的次数与时间少了,同学们也知道你去网吧的次数少了,那教师也肯定知道了,这点你做得非常好,应该继续努力,争取合理上网,同时要认真调整自己的日常言语行为,不要拉帮结派,不要与同学闹矛盾等。
3.举办“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活动。这次主题班会,我让每个同学都讲讲自己父母的工作情况,讲讲自己对父母的希望,讲讲自己想为父母做些什么。这次主题班会,李嘉同学主动讲述了他的家庭情况,最后他说:我知道了父母很辛苦,我以前常去网吧上网是不对的,以后应该在家多陪陪奶奶,代爸爸妈妈照顾好奶奶。
4.开展“我们是好伙伴”活动。随着李嘉同学的不断转变,我开始为他的学习成绩考虑,全班近十名学习成绩稍为落后的同学,于是我倡议了这场活动。由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主动与学习落后的同学“手拉手结对子”活动,监督他们的学习,指导他们按时完成作业等。
5.回访。每次主题班会结束后不久,我都对李嘉在家的表现进行一个回访,与李嘉家长沟通孩子在家在学校的表现,共同拟订教育的思路及方法。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李嘉同学终于不再去网吧玩游戏了,在学校里也不再拉帮结派打架了。待人接物基本能按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执行了。期中考查的时候,学习成绩也明显进步了,我终于欣慰的笑了。
四、案例分析。
1.多方面调查了解,让德育工作简捷有效。学生的每个不良行为都事出有因,如果我们未经调查就简单的开展德育工作,往往会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在这个案例的教育中,我没有直接对李嘉同学进行说教,而是通过与同学谈话了解,与家长谈话了解,在了解了李嘉同学问题成因后才开始进行系列的引导教育,有的放矢,效果明显。
2.举办系列主题班会,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主题班会是根據学校工作要求,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班集体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开展工作的有效形式,也是学生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对李嘉同学的教育,我选择了系列主题班会,都是与李嘉同学不良行为形成相关的内容,这系列主题班会的举行,没有直接的批评李嘉同学,却能潜移默化的转变了李嘉同学,同时也对全班同学敲响了警钟,起到了一石多鸟的作用。
3.搭建爱的桥梁,让孩子在爱的摇篮中成长。李嘉同学的父母因工作原因很少有时间陪伴其,在家没有任何的沟通,得不到家庭的爱,所以他把与社会上混混的交往作为一个沟通方式,把网络游戏作为无爱的发泄工具。加上由于自己的变化,遭到了同学的反对及教师的批评,所以才产生了叛逆心理。在调查之后,我与家长商量,让家长尽量抽时间陪伴孩子,让同学们与李嘉结对子共同成长,我也在平时尽量的表扬李嘉同学的进步,让他在爱的摇篮中成长。
4.家校沟通,促进转变。李嘉同学的叛逆转变,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的教育环境与方式。因此,我经常与家长联系,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行为状况的办法,建议家长放弃部分工作,争取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在家长的配合下,李嘉体会到了家庭的温暖,慢慢的懂得了感恩父母,明白了自己的不良行为给父母带来的伤害,从而产生了改变自己的动力。
六、五、反思
学生的任何不良行为产生,都与其生活的环境有关,只要留心观察学生的言行举止,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就能了解他们种种行为的成因。然后选择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主题,与学生一起组织、策划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