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芳
摘要:积木建构游戏广受小朋友欢迎,它是利用积木进行游戏,以搭建为主要活动方式,如何有效指导幼儿的积木建构活动对不少教师来说是个新课题,本文通过积木种类及特点、积木建构游戏的作用、建构游戏的指导存在问题,对幼儿园积木建构游戏的有效指导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积木建构 幼儿 教师 指导策略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谈到“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显然,游戏是幼儿在幼儿园的活动之一,而“建构游戏”在众多的游戏类型中脱颖而出,深受幼儿的喜欢。他们在堆、叠、拆、搭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实验、体会许多空间和数理概念,通过思维和创作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将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融于一体。
一、积木种类及特点
积木按照制作材料可分为两种:一是塑料积木,它以塑料为材料加工而成,这种积木多为空心积木,单元积木,可供幼儿进行不同类型的大小型搭建。另外一种为木制积木。他们都有以下特点:
1.多种玩法
由于积木没有固定模式,所以玩法也没有固定的方式,幼儿可以通过自己的兴趣和能力,自由探索搭建,在搭建的过程中也没有对与错,幼儿可以自由创作,发展幼儿的想象力。
2.容易操纵
积木的形状简单,它能过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有信心地进行搭建,简单方便,但是拼出来的造型却是千变万化,给孩子带来满足感。
二、积木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
1.积木游戏可以帮助幼儿掌握各种数概念
积木的形状,大小,长短各不相同,幼儿可以通过积木来区分不同的几何形体,如正方形,长方形,正方体,长方体等,标准的积木具有一定的尺寸和比例,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可以感知积木的不同形状,比例,大小,粗细,高矮,长短等等。
2.积木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的科学思维
积木建构过程包括数学,物理等原理。例如搭建一座房屋会涉及如何稳固的墙底,找准墙面的支点等问题,同时还要注意墙体的厚度,受力面积及搭建高度等等,盖房顶时要注意选用不同几何形状的积木,以使房屋更加逼真。
3.积木游戏能帮助幼儿建构空间概念
在建构过程中,幼儿要搭某种造型,首先要认知某特定事物构成的各个部件的空间结构, 大小比例,基本形状等特点,选用同比缩放的积木,建构想要的造型,这一过程能较好训练幼儿的空间能力。积木建构不同于二维平面操作的纸张游戏,它是三位立体建构游戏,更有利于幼儿空间能力的发展。
三、积木建构游戏开展存在的问题
我园在开展积木课题初期孩子有以下问题:有的孩子看到漂亮的积木不会玩,有的辛辛苦苦建造的高楼总是站不稳,有的总是重复着搭长长的桥,有的小朋友经常重复用几块积木围成一个圆圈……,还有的当整个搭建结束时却发现还没有搭出自己想要的造型,又拆了重新搭。此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目前,在幼儿建构游戏中还存在着怎样的问题呢?
问题一:材料的投放不就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由于幼儿园积木游戏种类多,在投放的过程中没有注意到各个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千篇一律,造成幼儿操作难下手。
问题二:教师不太熟悉材料的建构功能。教师没有掌握各种积木的玩法功能,技能技巧,造成对孩子的指导欠佳,对孩子掌握的建构技能程度也缺乏了解 。大部分的教师只看表面现象“孩子们玩得很开心,他们在玩中体验着快乐”。熟不知,孩子在游戏中真正得到了什么,这是教师应该思考的。
问题三:教师在幼儿游戏中的指导角色定位欠佳。教师在幼儿的游戏过程中如何指导,如何干预,有的教师往往会“迫不及待”地告诉幼儿答案,甚至帮忙建构,或是放任幼儿完全地“自由活动”,正是由于教师缺乏正确的角色意识,往往会让幼儿的建构游戏失去了原本其应有的教育意义。
问题四:教师缺乏有效的指导策略。在幼儿的建构游戏过程中教师的指导是一个隐性的教育过程,对教师的潜能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对教师的素质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这种素质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而且还包括其他的许多方面。在幼儿园的建构游戏中经常发现,教师能观察到孩子的建构兴趣,发现孩子的一些困惑,也意识到要进行相应的指导和引导,但是可能由于对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知识储备的不够,或者由于教育观念转化教育行为的顺节不当,也可能缺乏有效的指导策略,比如幼儿建构规则意识薄弱、建构主题性、目的性不明确、干预不够适宜等,而使幼儿的建构游戏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功能。
四、积木建构游戏教师指导策略
通过我们开展积木建构的实施经验,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策略:
策略一:为幼儿准备一个适宜的建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参与建构游戏的兴趣。
教师应给幼儿创造一个能引发他们游戏的环境,包括游戏用的场地及游戏用到的材料等等。但要注意其适宜性,既不能琳琅满目,给于幼儿过多的刺激,使幼儿无所适从,又要适量的增加引起幼儿兴趣的东西,以便更长时间的技法幼儿游戏的兴趣。其次,在幼儿一日作息时间中也要有建构游戏的时间体现;同时教师还应该创设能充分激发幼儿畅想的宽松心理环境。
1.投放适宜的材料
要明确什么型号的积木适合在班中建构?不同年龄班提供什么样的材料才是适宜的。小班幼儿的小肌肉发展较弱,为了培养幼儿搭建的兴趣,满足成功感,为幼儿提供大中型积木,并配有少量的小型积木,或者专门适合幼儿练习接、堆、插等技能的颜色鲜艳的建构材料为主。中班时为了满足幼兒细致建构的需要,应为幼儿投放小型积木,增添一物多玩积木,加大建构难度。同时,提供一些更适合于建构立体建筑物的积塑,发展幼儿空间想象思维。
2.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应考虑到幼儿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指导
幼儿的游戏随着幼儿的成长发生和发展,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也应该考虑这种发展。如小班的幼儿,在玩游戏的时候,都是各玩各的,全部玩一样的游戏,但他们不会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在对小班的幼儿进行指导时,要帮助幼儿进行交流和合作,使他们学会和做游戏;中班的幼儿在游戏中虽然有分工也有合作,但他们的计划性较差,教师应尽量多的为幼儿提过多种条件,以便引导他们又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游戏;大班的游戏水平较高,可以给他们增加具有竞争性内容的游戏,以便将来更快的适应社会……
3.以主题的确立为开端,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后盾
如何建构游戏的主题?它是根据孩子的兴趣,是孩子自己商量的,也可以有老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决定的。主题可以是与幼儿生活密不可分的,如“我的家”“好玩的游乐园”等;也可以建构本土化的主题,就如 “广州塔”“长隆动物园”等等。当建构游戏的主题确定后,就应充分利用各种丰富幼儿的有关经验,这样才能保证幼儿能玩得起来。比如:
(1)实地参观。如主题确定为“美丽的校园”后,教师就带领幼儿参观了解小学校园,幼儿看到多种形状的建筑物,而且有各自的名字:长方形的教学楼、半圆形的舞蹈室、梯形的阶梯教室、问号形的长廊、椭圆形的操场等。参观后和幼儿一起讨论,设计建构地图,加深印象。幼儿在搭建中就比较得心应手,大胆建造出各式各样的房屋、花园、操场等辅助设施。
(2)通过看PPT、录像等也是丰富幼儿相关经验的方式。通过PPT图片、照片、录象可以加深幼儿的印象,帮助幼儿在游戏中再现有关内容,使幼儿的游戏不断的深入开展。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家园共育。鼓励家长带孩子到社会上观察各种建筑物、参与社会生活实践、感受大自然的壮观,这会使幼儿获得大量直观的感性经验,为幼儿建构游戏奠定良好的基础。
(3)同伴间的观摩,互相学习。幼儿间的相互影响,在幼儿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幼儿间的观摩,可以学到互相的方法,受到启迪,积累经验,对幼儿建构游戏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策略二:引导幼儿掌握建构技能,确定游戏规则和方法。
1.直接引导和间接引导相结合
掌握一定的游戏活动技能是顺利开展游戏的前提条件,也是激发幼儿游戏活动兴趣的良好保证。教师要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适当的动作示范,让幼儿明白游戏的名称、玩法及规则,因为幼儿刚开始进行建构游戏时比较盲目,不知从何下手,教师可以以游戏者的身份进入游戏,与幼儿共同搭建。用自己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向幼儿传授一些基本的技能。利用孩子喜爱模仿的天性,教师不用刻意去教,幼儿便会通过模仿不由自主地学到这些基本的技能。同时教师不仅要学会观察幼儿,更要注意适时的启发引导幼儿,通过游戏性的语言和非语言引导他们提高搭建的技能。比如幼儿在建构时教师的点头、微笑、摇头、挥手都会对幼儿的建构起到一定的提示作用。
2.以强带弱、以大带小
同伴之间比师幼之间更容易沟通。我们可以请经常在建构游戏且搭建水平较高的幼儿和一起搭建经验缺乏的幼儿共同游戏,通过孩子教孩子的方法,使幼儿的搭建技能很快的得到提高。另外,我认为还可以通过班级联合游戏的方法,让
大班的幼儿和中、小班的幼儿共同游戏。在混龄游戏的过程中他们可以通过模仿学到很多的知识,丰富他们的搭建技能。
策略三:注重合作、沟通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教师要“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建构活动的开展过程,也是幼儿人际交往的过程,他们自由活动并与同伴交往、合作,通过语言彼此进行沟通。然而,对于大多数幼儿来说,合作并非易事,矛盾的发生在所难免。在发生矛盾时,幼儿多会采用告状甚至攻击性行为去解决,因此教师在组织开展积木建构活动时应努力创设宽松、和谐、平等的环境,引导幼儿学习一些积极的交流方式,以解决合作中产生的矛盾,比如用肢体动作拍拍肩膀表示“我们一起玩”,用“你愿意和我一起玩吗”“假如你能和我一起玩,我会很开心”之类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愿等。幼儿学会了这些积极的交往方式,也就跨出了积极合作的第一步。如果幼儿在合作建构的过程中出现意见不一的情况,教师可引导幼儿开展合理分工,如推选小组长,一起协商、合作完成建构任务。
策略四:重点培养科学创造能力
莫雷指出,科学创造能力由科学发现思维能力(现象观察能力、问题发现能力、比较概括能力)、科学构思思维能力(变通分类能力、类比联想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科学验证思维能力(科学推理能力、假设检验能力、变量控制能力)三个方面构成。对于幼儿游戏的指导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此,在指导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应根据不同的游戏活动,给予幼儿不同的指导。如幼儿进行角色游戏的时候,我们要通过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也要尽可能的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主要指导方向;而在进行指导表演游戏的时候,则要帮助幼儿选择健康而又适合的作品,通过各种方式,使幼儿熟悉理解作品的内容,如讲故事、听录音、看电视等形式;如知道幼儿结构游戏的时候,则要通过非富幼儿对物体的想象和加深他们的印象为主要指导目标;根据幼儿的实际能力和具體的发展目标设计活动方案,在活动过程中加以落实。
策略五:做好总结和延伸,作品欣赏。
积木建构活动结束后,教师应鼓励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作品,包括设计思路、使用材料及方法技巧等,并给予积极的评价。做法可以是现场总结分享,也可以在幼儿建构游戏后将他们的成果拍成照片,并收集成册,供幼儿欣赏。这样不仅增强了幼儿的信心,满足了成功感,还可以促进幼儿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教师也可将积木建构活动与幼儿的五大学习与发展领域相结合,让幼儿通过积木建构活动在健康领域(例如精细动作发展)、语言领域(例如表述想法、根据场景讲故事等)、社会领域(例如形成自尊、自信、自主、遵守规则等个性品质)、科学领域(例如自主探究、认识周围事物、感知数量形等)和艺术领域(例如用色、造型、场景创设等)得到发展,从而赋予积木建构活动更多的教育价值。
通过建构游戏,不仅能丰富幼儿感知和主观体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建构技能,还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分享与合作,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成功与挫折,从而实现幼儿个性的和谐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婉《浅谈积木建构活动有效指导》现代幼教报,2015.
[2]《积木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作用》百度,现代幼儿教育
[3]季红《幼儿教师指导策略》辽宁师范大学
[4]华南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幼儿智力开发课题组《积木建构游戏对幼儿发展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