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018-05-14 10:59黄家玉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9期
关键词:教育工作者秩序幼儿园

黄家玉

幼儿家庭教育现状分析

(一)缺少科学教学方式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幼儿园作为幼儿成长的关键开端,肩负着幼儿秩序意识培养的重任,现在大部分的幼儿园都在进行对幼儿“秩序”意识的建立。目的在于帮助孩子从小建立秩序意识,成长中能更符合社会的发展,形成有社会责任感和良好价值观念的公民。幼儿在进入幼儿园后的一日生活中,处处都体现着秩序性,如坐立跑跳、小便洗手、进餐、午睡、游戏等方面,教师要对小班幼儿建立一些适合班级幼儿年龄的秩序并加以引导,这些秩序意识会逐步帮助幼儿建立一个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在进餐时,幼儿们会有秩序的小便洗手、正确使用餐具吃饭、不挑食不偏食、不嬉戏打闹、能够自行就餐;在游戏时,大家会有序的进行游戏、不争抢玩具、懂得分享玩具、游戏结束后能够主动收拾玩具;在上课时,大家会主动按照座位做好、能够认真听讲、听到老师点到名字后才回答问题;在午睡时,幼儿们按时午睡起床、能够自己脱衣穿衣、保持午睡纪律等,保持一日活动有序顺利的开展。但是当孩子们一回到家里,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甚至父母都在娇惯孩子,我们可以理解孩子年龄小,还不能完全懂得老师讲的意义,但是他们还是会努力的去做,但是回到家这些秩序与规矩完全不被家里人所重视,那么孩子自然就不记得在幼儿园中老师们讲的话,认为自己才是事情的中心,这就非常不利于幼儿园教学的展开。

(二)教育重心有失偏颇

应试教育带来的巨大压力使得父母在孩子进入小学前就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前段时间看到网上报道有些地方公办幼儿园大班“空班”现象,家长认为幼儿园没有进行小学内容教学,让孩子离园到培训机构进行幼小衔接教育;七、八个月的婴幼儿花上万元去进行早教活动等等。家长的这种心理也为孩子的成长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压力,家长仅仅重视孩子的学业,特长培养,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与价值观念养成,使得孩子缺少真正的童年,严重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最近网上浙大博士生自杀事件传得沸沸扬扬;前不久一名孩子因为父母给报的补习班太多而自杀,都感叹做人太累了。心理学家表示: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根源于家庭,表现于学校。只有学校与家庭充分配合,才能为幼儿塑造一个健康的氛围,让幼儿的身心在和谐平衡的环境中成长。

這些现象充分表明,一旦家庭与幼儿园无法形成和谐一致的教育共同体,就无法实现幼儿教育的最优效果,甚至会使得幼儿园的教育成果功亏一篑。

二、如何进行科学的幼儿家庭教育

(一)树立科学观念,走好启蒙第一步

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对于幼儿家庭教育的观念与认识对幼儿教育工作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作为幼儿教育过程中的关键人物,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必须认识到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首先应注重幼儿的全面协调发展与幼儿的兴趣特长,不应将父母的自身期望强加于孩子的身上,为孩子增添过重的负担,其次应注意协调幼儿园与家庭共同配合,从而提高幼儿园教育的效果,最后应注意教育方法,做到以幼儿为本,因材施教。

在我的教学经历中曾遇到一名因父母不在身边而性格过于内向的学生,通过去他家家访我得知他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刚成为他的老师的时候,很多人都说他的行为习惯不好,而且据我观察他从来也不亲近老师与身边的同学,我并不把他当成特殊儿童看待,通过分析该名学生实际的心理需要,我慢慢了解他与他接触,首先用亲情去关心他,经常联系他的父母,还带着他一起与他的父母通电话,通过循循善诱的教学方式引导他从胆小到活泼,逐渐我开始鼓励他和别人玩耍,教他讲卫生,讲礼貌,在家里做错事要和爷爷奶奶说对不起,然后多次家访,时常电话联系家长,慢慢的他敢主动和老师问好,交谈,也会做一些简单的作业,他变得更加自信,在日常生活中也变得开朗很多,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通过实例经验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幼儿家庭教育需要方法与技术,但是它需要的绝不仅仅是方法与技术,还需要良好的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和良好的教育二者缺一不可。作为教育工作者与幼儿的家长应该时刻以孩子需求为首,尽自己所能地给孩子带来更多的亲情关怀与人文关怀。

(二)循循善诱,寓教于乐

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之下,多数家长早早地向孩子施加繁重的压力,各种兴趣班各种特长班成为了每个孩子的假期必修课。但是这种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却不一定为孩子带来预想中的优势。要知道,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遇到过这样一位小朋友,从小她的父母便在临睡前为她读一段寓言故事,现在这位小朋友不仅能做到上课专注听讲还能自己主动学习,并且还比同龄的孩子认识更多的汉字。由此可见循循善诱,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作为家长理应尽自己所能为孩子创造有趣而又丰富的精神世界,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习产生真正的兴趣,从被迫学习发展为主动学习。

(三)以幼儿为本,充分结合实际需要

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往往会决定孩子的性格。传统教育模式中,家长往往喜欢自居高位,以居高临下的方式命令孩子做什么事情,不准孩子提出任何异议。另一种模式的亲子不平等关系也十分常见,家长过度溺爱孩子,对孩子有求必应,盲目夸赞孩子,无论孩子做什么都可以容忍,任由孩子犯错也不重视,我们不否认孩子是应该被教育、被照顾的。但孩子已经是作为独立生命存在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灵魂与行为轨迹,家长应该充分考虑到孩子的个体感受,不过度约束也不过度放纵,以平等的身份与孩子沟通,让自己在孩子的心中成为一个可以信任的角色,而不是一味让孩子惧怕的角色。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孩子的需求,并且给予充分的鼓励与尊重。平和的性格养成离不开家庭教育的点滴塑造。

幼儿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家庭教育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来说是十分关键的,作为教育工作者与家长们应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推动幼儿教育发展,为祖国培养全面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教育工作者秩序幼儿园
秩序
德国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严重短缺
心灵秩序
爱“上”幼儿园
老师来审题
身为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几点思考
浅论初中化学教学中的STS教育
想念幼儿园
乱也是一种秩序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