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亮亮 李秋月
广州市花都区风神实验小学积极响应广州市和花都区教育局关于发展学生“体智能”的号召,落实每天1小时阳光体育锻炼活动,让每一名学生都拥有健康体魄,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几年的研究与实践,学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日趋完善和成熟。
一、高度重视,榜样先行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学校要求行政领导和教师们不但要作为大课间的组织管理者,更要成为参与者(图1)。身教重于言传,在榜样的带领下,全校师生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
图1 师生同跑
二、整体构建,高效运转
体育教研组的教师们经过积极探索和反复实践,设计出了科学而又多样的“体能大课间”活动。首先用“动态体能操”(图2)热身,自编绳操作为过渡,然后将全校29个班分成两部分轮换进行跑操及体能练习,最后用静态拉伸来放松身心。
在动感音乐的渲染和伴奏下,5min充满活力的动态体能操开始了,它包含了发展上下肢力量、身体灵敏、跳跃等素质练习的动作。在结束阶段,加入了3个动态拉伸的动作(图3),以便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
跳绳,作为花都区中小学重点发展的体育项目,近几年一直保持国际领先水平,这是在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普及和推广的结果。学校的绳舞操,将花样跳绳的动作与动感音乐相结合,提高了学生们练习跳绳的兴趣。为增强大课间活动运动强度、密度的科学性,在相对节奏较慢绳舞操的练习后,加入1min跳绳练习来增强锻炼效果。
全校29个班,一、二年级共12个班在篮球场进行情境体能游戏活动,高年级17个班则利用200m田径场,分单双数班轮流进行体能训练及跑操。6min的跑操,每个班级组成一个小方阵喊着响亮的口号进行练习,队形队列在一次次跑操中得到磨炼。单数班跑操的同时,双数班利用场地中央的足球场进行着体能练习。为了让身心得到调整恢复,学校选择静态拉伸操,结合当下流行的音乐《成都》编排了优美的拉伸操动作代替了以往的放松舞蹈。
三、层级变化,突显梯度
在体能训练环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了不同梯度的训练内容。一、二年级的学生,开展“鸭子走路”(见图4)、“钻山洞”(见图5)、一级跳加快速跑接力等活动,发展腿部力量;三年级利用敏捷梯,变换着各种各样的跳法(图6),发展灵敏素质练习;四年级采用仰卧头上传球(图7)、“运小猪”(图8、图9)等练习进行核心力量的锻炼;五年级开展“推小车”活动(图10),锻炼学生们的上肢力量;六年级的“翻盘子”(图11)游戏,利用100m定向跑的原理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螃蟹搬家”(图12)则发展腰腹力量。以年级为单位,每个班级一周轮换一个项目,依次进行练习,所有项目轮转结束后,更新设置的练习项目,让每周的活动都保持着令人期待的新鲜感。
四、班级创编,打造特色
为了能让自编操跳出新意并不断地提高水平,体育教师们在校领导的支持下绞尽脑汁,想出了各种办法。如,每周二和周五定为班级展示自编操日,每个班轮流执行,要求学生身着班服,并手各自班级的特色轻器械,在领操台前面进行展示(图13)。同样的音乐,不同的特色操,如此的设计,较好地鼓舞了教师和学生不断创编自編操的兴趣。在展示时,学校请家长当评委,并鼓励家长共同参与,家校联合、亲子同乐,增加了自编操的乐趣(图14)。
每天35min体能大课间活动的深入开展,增强了师生的身体素质。在2017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学校共计1205人参加测试,其中合格率高达97%,优良率接近80%,优秀率较2016学年提升了22个百分点。学生们交出的优秀答卷,证明了学校坚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必要性和正确性。学校也将在今后的体育教学和管理中,不断改革创新,让学生们尽情享受阳光体育运动带来的健康快乐,收获属于他们自己的多彩童年!
特邀江苏熊金兰老师点评:风神小学的大课间体育活动响应广州市和花都区的号召,活动内容有分层、有梯度,有统一学练,有自主创新。体能练习内容丰富,变化多样,多采用游戏、比赛的组织形式,适合儿童身心特点,让学生真正喜欢上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在活动中强健了体魄,陶冶了情操,分享了成功与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