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红萍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维与智力启蒙发育的关键时期,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动态,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运用有效评价策略,给予学生更多的成功体验,鼓励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深入挖掘自身的无限潜能,从而确保阅读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为学生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促使其阶段性学习任务的优质完成。通过教师的即时评价,学生能够明确今后的学习目标,理清课堂的探究方向,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迎合社会的全能型人才需求,彰显出人生的最高价值,这是素质教育核心价值的最佳展现途径,也是教育现代化进程持续加快的一种必然趋势。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评价策略 分析 研究
评价是检验学生学习能力、认知水平的最佳方式,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及时调整课堂的教学方向,注重阅读教学评价的合理性、真实性,同时组织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自学热情,学生拥有强大自信,敢于突破思维局限,勇于探索未知世界,语文教学工作才能走向更大的成功,新课程改革的明天才会更加绚丽与辉煌。评价学生的阅读表现,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这将为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与学习能力全面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下坚固基础。
一、小学语文阅读评价的作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实际的理解情况,从而制定出下一步的教学计划,及时改进活动方案,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这样一来,语文课改成效就会愈发显著。在评价中进步,进步中成长,学生全面发展,人才价值快速提升,有助于时代教育的创新发展,有益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完善构建。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自然成长规律,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布置阅读任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以生为本”“因材施教”,学生主动阅读,在阅读中获取到不一样的情感体验,探究热情空前高涨,评价效果事半功倍[1]。
二、小学语文阅读评价的有效策略
1.赏识评价
我们以“发展性”“因材性”“赏识性”的理念让评价个体自我参照,進行纵向比较。尤其是阅读能力弱的学生,只要他们的表现有进步、有发展即为成功。我们应抓住时机及时运用肯定性、激励性用语给予他们启发、赏识,如:“功到自然成。”“踏实苦干,成功一半!”“不懈奋斗,生命才辉煌!”“风雨过后定见彩虹。”“有一分耕耘,就有一分收获”……为他们贴上成功的“标签”,发挥“标签”效应,体现新课标中“不应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择功能”。
2.互动评价
学生阅读活动的特点之一,是学习活动空间大(在校、在家或在书店、图书馆、阅览室等)、面广(课内或课外),因而,教师、家长、同学、学生本人无一不是评价的主体。依据阅读活动的这一特点,我们必须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还应该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建立阅读成长记录袋,内容设计大体可分自评与他评两大板块。自评内容包括自定目标(参考老师列出的导读单选定“阅读书目”或直接列出自己感兴趣的“我想要阅读的书目”)、自析过程(记录阅读过程和努力程度的“我的读书时间”与“我读过的书”)、自我展示(记载摘录的好词佳句与阅读感想等);他评内容包括“家长的嘱咐”(阅读时间的安排监督与习惯养成)、“同学的期望”“老师点评”等。这样,让阅读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交互活动,对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面等易被忽视的内容作出全面公正的评价。
3.个性评价
语文课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个性化的学习要求,逐步做到独立阅读和写作。教师应善于创设探究情景,搭建探究平台,问题让学生自主发现,让学生自主思考、归纳,到温故而知新[2]。可以从这几方面来评价教师是否强调学生个性化学习语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节语文课中,教师提出了多少个开放性问题,不是用唯一的答案去束缚学生的思路,而是启发学生是多角度、多思路;是否尊重学生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对学生个性化的见解是否鼓励、表扬;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解决问题时间有多少;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有多少人次;是否使课堂保持有效互动。许多老师走入一个误区,在课堂上刻意追求花样翻新,引导不够,学生胡乱选择,要学生朗读,学生就选最简单的一段,要求学生之间交流,学生就随意交流……表面上课堂热闹,实际是学生游离在课堂重点之外,学生收获甚微。我们应该立足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相信每个学生的发展潜力,爱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激发每一个学生的上进心。不搞表面的虚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使每个学生增强自信,发挥创造性的潜力,从而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4.全程评价
阅读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阅读能力的发展是多种能力因素互相促进的结果,也是一条漫长而又曲折的道路。阅读评价不能仅仅是终结性评价,必须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的机会。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在阅读中的表现与反应,尤其是课堂上对学生的朗读、发表的见解、提出的疑问等要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价。我们可以利用教室的墙面做出不同专题的“评价栏”,结合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对他们在阅读课中呈现的各种状态作出评价。如反映精神状态——“我最会听”;反映参与、交往状态——“我最爱说”;反映思维状态——“我最能想”;反映生成状态——“我最会用”。“评价栏”直观、形象、长时、高效,它与学生又是朝夕相处,可以全程地跟踪评价阅读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如《麻雀》一课例文中学生的意见发表后,教师抓住契机,让学生评价:“同学们,你们赞同他的说法吗?请发表你的意见。”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之后教师再进行正确引导点拨:“在你们遇到危险的时候希不希望得到帮助?”从而体会母爱的伟大。这样既发扬了多元主体评价优势,也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明确了价值取向。
三、结语
总之,小学生的见识浅,家庭教育层次低,语文阅读教学评价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传统评价的影响,诸多教师的观念也有待转变。正确把握好阅读教学评价中的“适时适度”,能使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参考文献
[1]姚秉含.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J].聊城大学,2014(50)116-117.
[2]刘平.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策略[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4(9):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