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行知教育思想 提高学生核心素养

2018-05-14 10:26葛莉萍
考试与评价 2018年3期
关键词:转变观念实践能力

葛莉萍

【摘 要】陶行知先生认为: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教学做是一件事,而不是三件事。教师要在做上教,学生要在做上学。拿做来教乃是真教,拿做来学方是实学。”先生认为老师的责任不单单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以做为中心,让学生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要落实六大解放。在这样的求学探知中,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就是课堂的主角,从而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转变观念 想象思维 实践能力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重要教育思想。先生认为老师的责任不单单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学。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一切以做为中心,让学生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落实六大解放。先生的这一教育思想在今天看来,与语文新课标上阐述的观点——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是相一致。怎样教会学生学语文、用语文,才是语文教学的真谛。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怎样践行陶先生的教育思想,以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呢?

一、转变教师的观念,实施有效教学

作为教师首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师生关系紧张的局面就可以打破了,师生就可以平等坦诚地相待,学生也就乐于将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向老师反映,老师也就能够聆听到孩子们的心声。记得有一次课间,我从操场上走过,当时有好几个孩子在跳长绳,我听到一个孩子说,老师要是能和我们一起跳长绳多好啊!听了以后,我觉得自己和孩子们有距离了。我就改变了老师高高在上的行为习惯,在上《记一次有趣的活动》习作课时,我了解了学生的学情,调整了教学的难易度,设计了符合孩子们实践的活动环节,便于学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课堂上我和孩子们一起跳长绳,做踩影子游戏,孩子们可高兴了,这样孩子们学习劲头足了,与老师关系平等和谐,课堂气氛活跃了,参与面也更广了,教学效果自然就好。孩子们写出来的习作内容丰富,并且有了真情实感,诞生了许多优秀习作。

二、解放学生的头脑,培养想象思维

陶行知先生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小孩子是有创造力的,而创造的源泉是想象。牛顿从苹果落地想到了万有引力,从而揭开了宇宙奥秘;爱迪生从小就是“异想天开”,试图人工孵出小鸡,后来竟有一千多项发明;当代首富比尔盖茨,创造财富的主要手段也是创造性思维。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都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教师要抓住文本中关键的阐述语,去品位文本中空白处的意境和神韵。解放学生的头脑,展开丰富的想象,把抽象的文字变为触手可及的形象。如学习《山中访友》这篇课文,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把山中的一切景物都当做自己的朋友,并与它们打招呼,称古桥为德高望重的老人,树木为青翠无边的知己,清凉的山泉会捧出明镜让“我”重新梳妆,汩汩的溪流会吟诵小诗邀“我”一起唱和……在学完课文作者的描写后,我让学生模仿课文的写法,想象作者还会与哪些景物怎么打招呼?一石激起千层浪,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荡起了学生想象的浪花。一番思索后,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你好,美丽的蝴蝶!你在花丛中翩翩起舞,是在开联欢会吗?”也有的说:“你好,辛劳的蚂蚁!你排着队在树干上搬运食物,是告诉我快要下雨了吗?”……孩子们的回答丰富多样,这样不但激发了學生的想象和联想,还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口头表达能力,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生活教育理念,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三、解放学生的双手,提高实践能力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围着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小皇帝”是对中国的孩子很形象的描述。然而就在长辈为他们盛好每一次饭,洗好每一件衣服的时候,孩子损失了一次次锻炼的机会。于是,就出现了学生能考上大学却不会独立生活的怪事,造成了中国的学生大多数成绩很好,但是缺乏实验室操作的经验等现象。所以,在现在的情形下,提出解放学生的双手显得尤为重要。什么事情都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一做。对于生活中的动手能力,陶行知直言“不会种菜,不是学生”。在语文教学中也要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的动手。例如:在教学《看说明书制作小台灯》时,让学生自己看说明书用材料动手制作一盏小台灯,学生就会发现出现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是说明书中没有写明铅丝插入乒乓球的方向,这样的教学相信比老师讲十遍更有效。勤于动手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因为人类的所有活动都是靠双手进行,不许学生动手会摧残他们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动手动脑搜集、加工知识,消化、吸收知识,形成良好的品格、道德,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进而提高基本素养和实践能力。

四、解放学生的眼睛,培养观察能力

解放眼睛,让学生会看,会观察。观察力是创造的起点,是聪明大脑的“窗户”,教师、家长有责任解放学生的眼睛,帮助孩子把“窗户”擦得更亮。我们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首先,要有明确的观察目的,在帮助孩子确定了观察对象之后,要鼓励孩子留心观察到底,不要轻易转移目标。第二要有顺序、有步骤地观察,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里等。例如:在教学“星罗棋布”这个成语时,可以让学生利用周末到家乡水南塔上,观看塔底下的高楼大厦纵横交错,分布广泛的情景。我相信通过观察,孩子们对于“星罗棋布”这个成语的理解就更加具体形象,不会只停留在背诵“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像棋盘的棋子一样,数量多、分布广”的字面上。第三,要从多角度观察事物,培养孩子创造性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参考文献

[1]戴伯韬著《教学做合一概论》,上海中华书局1932年版

[2]何国华著《陶行知教育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6月版

猜你喜欢
转变观念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能力,打造高效课堂
如何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感情
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创新研究
基于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生物技术制药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