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副嗜血杆菌病的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防控措施

2018-05-14 14:49娄玉国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4期
关键词:剖检变化药物治疗饲养管理

娄玉国

摘要: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由于感染猪副嗜血杆菌而导致一种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只有猪会感染发病,其中易感性最高的是3-8周龄的仔猪和育肥猪,其中仔猪容易死亡,育肥猪康复后生长迟缓。病猪主要症状是发热、呼吸困难、咳嗽、腹部膨大、跛行以及共济失调等,现概述该病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猪副嗜血杆菌病;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药物治疗;免疫接种;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 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4-0083-01

1 发病机理

猪副嗜血杆菌在猪的上呼吸道中广泛分布,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一般情况下,能够在健康猪的扁桃体、鼻腔中分离出该菌,但不会导致发病。但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就会导致猪呼吸道(扁桃体、鼻腔以及气管前段)中分布的病菌开始影响上呼吸道防卫功能的发挥,从而造成易感猪出现全身感染,并会严重抑制上呼吸道黏膜表面纤毛的活动,使纤毛上皮发生损伤,从而引发化脓性鼻炎,且患处纤毛脱落,鼻黏膜以及支气管黏膜细胞发生急性膨胀。另外,损伤的黏膜可能更容易侵入细菌和病毒。猪感染早期,会表现出非常明显的菌血症,肝脏、肾脏以及脑膜上的淤点和淤斑构成败血症损伤;血浆中含有大量毒素;多数器官会形成纤维蛋白血栓,接着在表面发生典型的纤维蛋白化脓性多浆膜炎。

猪副嗜血杆菌具有非常强的宿主特异性,只有猪会感染,通常是2~4月龄的猪易感,且往往在断奶前后和保育舍出现发病。豬一般在5~8周龄即可感染,在保育期的4~6周达到感染高峰,部分在进入保育舍的最初2周就开始出现发病,且能够持续至育肥期早期,发病率能够达到40%左右,严重时病死率能够达到大约50%。

2 临床症状

病猪表现出精神萎靡,体温升高至40~41℃,可视黏膜发绀,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并有黏液性或者浆液性分泌物从鼻孔流出,关节发生肿胀,共济失调,呆立不动,甚至卧地不起。病猪症状严重时,通常在发病2~3天后死亡。病猪呈急性经过,会突然倒地不起,四肢呈游泳状划动。部分病猪会呈慢性经过,主要表现出机体虚弱、消瘦,生长发育不良,被毛粗乱,皮肤发白,呈腹式呼吸,经常咳嗽,腹部出现膨大,跗、腕关节明显肿大。少数病猪的皮肤发红,而两耳发绀。

3 剖检变化

对病死猪剖检,发现颈浅背侧淋巴结、下颌淋巴结以及腹股浅沟淋巴结呈灰白色,并发生肿大;肠系膜淋巴结、支气管淋巴结以及肝门淋巴结呈暗红色,发生肿大、出血,切面呈明显的大理石样花纹。胸腔内存在很多黄色积水,其中混杂有纤维素性渗出物,病程持续时间较长时心包与心肌、肺脏以及胸膜之间发生严重黏连,形成典型的绒毛心。腹腔通常存在很多腹水,脾脏和肝脏外包裹有大量的纤维素性渗出物,严重时甚至所有腹腔脏器都发生黏连。跗关节、腕关节存在清亮的黄色油状积液。

4 防控措施

药物治疗。方案l,清开灵注射液(主要由黄连、黄芩、连翘、地黄、知母、水牛角、石膏、桔梗、牡丹皮、淡竹叶、甘草等组成),每头成年猪用量为15-20 mL,每头中猪用量为10~15 mL,每头仔猪用量为5—10 mL,并按每25千克体重取1 mL免疫核糖核酸(症状严重时可加量30%),按每30千克体重取1 mL白细胞介素 4(症状严重时可加量30%),混合均匀后给病猪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使用3~4次;同时,按每20千克体重肌肉注射1 mL易速达(长效头孢噻呋晶体),用药1次能够有效15天。方案2,按每千克体重取0.1 mL板蓝根注射液,按每40千克体重取1 mL干扰素,按每50千克体重取l mL转移因子,混合均匀后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使用3~4天;同时按每20千克体重肌肉注射1 mL 30%氟苯尼考注射液,每天1次,连用3~4天。在采取以上方案治疗时,还要在每吨水中加入600 g萄糖粉、200 g维生素C、800 g电解质多维,混合均匀后饮用,连续使用5~7天,并在下午按每千克体重肌肉注射0.2 mL复合维生素B,每天1次,连续使用2次即可,促使病猪尽快康复。

免疫接种。常选用猪副嗜血杆菌多价灭活菌苗,一般种公猪每6个月进行1次免疫,经产母猪在分娩前30天进行1次免疫,初产母猪分别在分娩前40天、20天都进行1次免疫,每头每次肌肉注射3 mL疫苗。仔猪选择在10日龄进行首免,每头肌肉注射1 mL;在25日龄进行2免,每头肌肉注射2 mL。接种后能够持续保护大约70天。在免疫接种疫苗时,可配合肌肉注射动物免疫增强剂,如白细胞介素4或者猪用转移因子等,一般每头成年猪用量为1 mL,每头育成猪用量为0.5 mL,每头仔猪用量为0.25 mL,注意与疫苗分开注射,禁止混合后注射,能够有效地增强疫苗的免疫效果。

加强饲养管理。在养猪生产中,引入的猪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隔离饲养,使其有一个适宜的适应期,并使能够感染但没有进行免疫接种的猪群形成保护性免疫力。猪场要采取“全进全出”制,不同批次的猪不允许混养,控制饲养密度合理,保持温度适宜,通风换气适当,确保舍内空气新鲜,并定期对猪舍以及四周环境进行消毒。每次栏舍单元进出猪前后必须经过全面冲洗、消毒,且经过至少1周的空置净化才可再次使用,避免猪群发病。发现病猪要立即进行隔离治疗,防止健康猪接触病猪,避免病原扩散。

猜你喜欢
剖检变化药物治疗饲养管理
肉牛瘤胃酸中毒的发生与诊治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家禽耐药性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治疗探讨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
一例鸡新城疫病的诊断与防治
牛前胃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一例仔猪圆环病毒病的诊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