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数学课程学生学习参与度的提升

2018-05-14 02:53曹琼
教育与职业(上) 2018年4期
关键词:任务中职数学教学模式

[摘要]当前,中职数学教学存在学生学习价值不明确、学习没有选择性、缺少有利的環境支持等制约。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变革亟待将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生活经验和专业需要相融合,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与学生的智力发展相适合,教学节奏要与学生的学习节奏合拍,教学组织要突出团队合作,教育目标要体现悦己达人。因此,文章借助信息技术,构建“任务—活动—分享型课堂”教学模式,即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以学生为主体的任务活动,通过组内、组间分享学习成果,形成组内互助,组间竞争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都能接纳自己,体验成功,以此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中职数学 学习参与 教学模式 “任务—活动—分享型课堂”

[作者简介]曹琼(1969- ),女,江苏淮安人,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高级讲师,硕士。(江苏 淮安 223003)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07-0095-05

中等职业教育因其教育的指向性明确,针对专业教学或技能教学的研究较多,但公共基础课教学一直处于弱势,特别是中职数学课程,因为生源基础问题,向来是教学的难点。作为公共基础课,中职数学教学承担三项功能:一是为专业学习服务;二是为社会服务,培养公民基础素质;三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但现实情况是,如果不是因为升学或学业水平考试,对专业教学来说,公共课可有可无;对学生来说,学与不学没什么区别;对社会来说,学好学坏看不出效果。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笔者认为,找准原因,对症下药,因势利导构建适合职业教育的中职数学模式是关键。

一、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原因分析

(一)学习价值不明确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及其家长甚至包括部分教师都有一个潜在的观点,就是文化课学习不行才到职业学校学技能的,技能学习只要动手多练就可以了。这是中考分流造成的社会认知。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确实考试成绩差,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新生的平均入学成绩只能占到中考总分的40%左右,上职业学校是没有办法的选择。目前,中职数学教学模式和普教没有什么差别。学生感到就是换了个地点上课,原来数学还是中考重点,非学不可,进入中职学校后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学与不学也没什么差别。另外,专业课教学的“做中学,学中做”重在会做,要用到数学知识的原理分析讲解问题的极少,所以学生基本体会不到数学的作用。

(二)学习没有选择性

数学是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必修课程开设的,“江苏省学业水平考试大纲”规定了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必考内容是所有专业的学生必须学习的部分,选考内容可以根据专业不同选择学习。考试作为对教育质量的一种衡量方式,引领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从第一次学业水平考试的数学试卷看,基本是简单知识点的考核。纯粹知识点的考核笔者认为意义不大,但以此带来的课堂教学必然是“填鸭式”满堂灌。所以,目前看似学生有选择,实际上这种选择意义并不大。学校为了提高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必然会考什么教什么,而且为了方便教学,也必然会统一选修内容,对学生来说,那一点点的选择性有也等于无。当然,从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角度出发,基本知识的学习还是必需的,但前提条件是学习者进行有需要的学习才是有价值的。以烹饪专业为例,学生入学的成绩本就比其他专业还差,学业水平考试的要求对他们来说还是比较难达到的,如果学生就想做个厨师,不学三角函数又有什么关系?

(三)学习缺乏环境支持

和中学相比,职业院校学生要轻松很多,有了更多的可控时间。对于这部分时间,大多数学生都用来娱乐,很少用于学习,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缺乏监督。在中学既有教师天天跟踪、监督,还有家长每天叮咛、陪伴,进入职业学校后,管理相对没有那么严格,学生可以支配的课外时间增加,加之自身的自律性较差,导致学生学习松懈。其次,缺少学习共同体。职业学校学生自我意识比较强,缺乏合作意识,很少有学生会建立学习共同体,不利于学习氛围的营造。最后,缺少及时沟通反馈的平台。在任课教师不跟班的情况下,由于缺乏沟通反馈平台,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培养。

二、中职数学课程学生学习参与度提升的思路

(一)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专业需要融合——解决想学问题

现实生活中学习无处不在,我们听到的看到的,只要是我们感兴趣的,并能引发我们思考的都是学习的过程。中职数学的课堂教学之所以不尽如人意,主要是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数学知识本身就具有高度的抽象性,是自然科学最精练的表达。这些知识以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为主,远离学生原有的认知世界,感觉无趣也在所难免。按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学生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外界的交往活动,逐步改善或发展或修正其思维或知识的过程。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的内容必然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或者与其未来的专业学习需要相关的内容。因此,数学教学要融合学生生活经验和未来职业的需要,使数学知识变得丰满有趣且有用,让学生感觉到数学学习的价值,这样才能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想学。

(二)学习目标要与学生的智力发展相适合——解决可学问题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它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每个人都至少具备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内省智能。智能之间的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教育的起点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①就数学教学而言,需要发展学生的逻辑数学能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逻辑思维能力。职业学校的学生在这方面没有优势,而且学生之间发展也不平衡,学习目标是否适合就非常重要。因此,教师在制定学习目标时,一定要与学生现有的智力发展水平相适合。不顾学情,唯课程标准设计目标,对学生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样的目标毫无意义。

(三)教学节奏要与学生的学习节奏合拍——解决乐学问题

职业学校的教师一般都会感觉到学生接受能力差,特别是在符号学习、空间想象、逻辑推理等方面尤为突出。“缺乏对智力发展的节奏和特征的认识是我们的教育呆板无效的主要原因。”②智力的构成及发展是有个体差异的,而就智力的发展阶段来说,职业学校学生的智力发展还处于科学的浪漫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而没有达到高中阶段学习需要的精确期,所以学生才会对可感知、可体验的教学内容表现较好,对未经处理的抽象性较强的内容学习效果较差,注意力也更容易分散。因此,教师只有合着学生的智力发展节奏,并与其产生共振,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原有基础,掌握学生的学习特质,调整好教学的进程。即使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其发展状况也有不同。学习节奏的不同,要求教师对学生做到无差别的教育,有差异的发展,让学习不再是折磨而是一种共鸣,合拍的节奏能让学生爱上学习。

(四)教学组织要突出团队合作——解决能学问题

布鲁斯·乔伊斯在《教学模式》一书中指出:“比起个体化且充满竞争的环境,学生在合作型的学习环境中会产生更强烈的动机合力……与独立学习相比,它能提供更多有利于学习成绩提高的智力活动。”③我们发现,学生独立完成任务遇到困难时求助的较少,不会做就放弃,这是造成职业学校学生数学基础较差的很重要的原因。在小组学习时我们也会发现,在有人帮助且有团队目标的情况下,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有很大改观。合作学习不仅能促进学生参与到学习中,还可以通过合作“增强人的自尊”,增强成员之间的积极情感,减少疏远感和孤独感,有利于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并培养对他人积极的态度。

(五)教育目标要体现悦己达人——学会自我发展

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④“在普通的文化课程中,学生会对特殊的问题产生兴趣;同样,在专业学习中,学科外在的联系使学生的思想驰骋于专业领域之外更广阔的空间。”⑤虽然职业教育没有应试压力,但来自于传统教育的教师还是沿袭着传统教育的思想,这种教育割裂了学校和社会、认识与实践的联系,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生是带着原有的认识和现在的情绪参与学习的。笔者希望通过观念的转变改变课堂的组织形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减少对自我的关注度,强化学习的责任感,增强对自己和他人的积极情感,这些都是学生学会自我发展的必要条件。

三、中职数学课程学生学习参与度提升的具体方法

“任务—活动—分享型课堂”是落实上述途径,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的有效教学模式。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将教学内容设计为难度递进的任务,按照任务性质的不同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独立学习或合作学习,在每个任务完成后进行组间分享,然后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测,以检查教学效果,确认是否要调整教学策略。任务的阶段性呈现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活动的组织可以有效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小组的组建有利于学生克服学习的为难情绪,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而不同小组的分享既是对重点内容的不断巩固,也有助于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这一模式旨在从目标—过程—评价三个环节解决学生的学习参与问题。

(一)教学准备

1.教学设计——联系情境。弗赖登塔尔现实数学理论认为,无论什么时候数学都不应脱离实际。同样,数学教学也应该联系现实生活,并教会学生如何适应生活。数学教育应该是学习者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抽象出数学模型,然后运用数学的公式、定理、计算方法和思维过程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认知或者未来的职业需要相结合,以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有用的数学。纯粹的知识讲解,既枯燥又抽象,学生没有建立概念的基础,当然缺乏兴趣。因此,“任务—活动—分享型课堂”实施首先要解决的教学设计问题就是要让学生置于可以感知的情境中,为任务的引出提供背景。

2.学生分组——团队合作。合作学习可以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特别是对于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效果更明显。但是,要提高合作效率,教师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讲,分组人数最好不要超过5人,因为大部分学生还是不太习惯合作学习,而且现在的学生自我意识都比较强,当小组成员超过6人时,就需要1名团队的领导者,否则合作学习的效率就会变差,就会有部分学生脱离团队。小组成员组合一般由学生自选和教师适当调配相结合的方式确定,保证每个团队的水平大体相当,教师要让每个团队成员确定在小组中的角色,一般要包括记录人、总结人、辅助人和发言人,这样在课堂组织中能够相互配合,有序进行活动。这些角色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还可以进行轮换,让每个学生都学会换位思考问题。

3.任务设计——控制节奏。职业学校的课堂要有职业学校的特点,实际上也就是合拍的问题。职业学校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力集中时间一般在5~7分钟。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将教学内容科学分解成能够在5分钟左右讲解完成的有序段落,然后进入到小组任务中,时间依然在5分钟左右。节奏的控制对于教学效果同样重要,让学生保持适度的紧张感,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一般一堂课以4~5个任务为宜。为达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及时掌握,整个教学过程需要有教学平台的支持。在每个任务学生分享学习成果结束后,教师必须对每个学生的掌握近况进行跟踪,因此要提前在教学平台上将测试题准备好,及时下发给学生进行检测,并根据检测的结果调整教学进程。

(二)课堂实施

1.流程结构。“任务—活动—分享型课堂”具体的实施流程结构图如下:

2.实施说明。(1)情境设计,任务控制。教学情境创设,教师可以通过语言描述、视频、阅读材料、实物或其他方式进行情境导入,重点是给学生营造一个可感触的现实场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控制在5分钟之内。问题转化为学生的学习任务,教师需注意问题的难度梯度,根据情况可将所有的问题呈现给学生,也可以逐步展示学习的任务。但是,每一个任务完成后均需要有一个检测,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控制教学的进度。(2)学生活动,教师主导。職业学校学生自律性不强且数学文本阅读能力相对薄弱,因此对数学学科而言,教师主导作用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教学的质量。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教学活动的组织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合作探究,特别在概念教学时,这一点尤为重要。以向量的概念为例,如果直接告知学生规定了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向量这一定义,肯定不如让学生按照教师的命令进行概念体验印象深刻。小组活动同样需要教师主导任务的进程,以及时了解任务的进展和学生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的总结针对性。(3)成果分享,意义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但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教师或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小组间的学习成果分享就是对由教师主导的学生学习效果的一个评价,体现的是教师对学情的了解,对新知识在学生原有经验基础上的生长点的准确把握。这一环节是实现学习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各组的总结反映了他们对所学内容进行意义建构的水平,也是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回头审视教学过程的依据。

3.条件支持。第一,教学平台建设。教学平台的使用迎合了现在学生的学习习惯,其功能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环节上的应用,如学习任务的发布、学习素材的准备、课上任务检测、课后巩固练习等,平台的统计功能帮助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控制教学进程,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二是能实现在线的交流讨论,可以让学习在学生愿意学习的任何时间发生,开启讨论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实时交流。平台最好能在智慧校园基础上进行建设,这样学生的各项数据,学生、任课教师、班主任甚至包括家长都能看到,有助于集各方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

第二,教师空间建设。教学平台上的教师空间建设需要以学习者为中心,将学习内容按照逻辑顺序进行结构化分解,学习素材尽可能以微课的形式呈现,以增加趣味性,也便于学生短时间内学习。为课堂教学的每一个任务配置检测任务,以防因关注小组整体而忽视学习个体,测试数据可以反映每个学生在小组学习中的学习效果,教师可根据数据及时调整课堂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具民主性、公平性和开放性。

第三,过程评价设置。信息化的技术支持除了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及时反馈外,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的情感目标的达成,这些非智力因素恰恰是职业学校学生学习上的短板。利用班级管理软件可以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如团队协作、积极发言、帮助他人、遵守纪律等,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不同情况进行项目和分值的设置(奖励项),当然也需要对不良的习惯和行为,如作业不及时、上课迟到等进行待改进设置(扣分项),过程评价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综合素质。

第四,数据分享。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教师来说还是有较大的挑战性,教师需要有较高的资源整合能力和教学软件应用能力。即便是被动但也必须学会,因为这是学习方式的变化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数据分享是过程数据的应用,如果学校建有统一的数据平台,数据的分享就比较方便,而且可以实现全校大数据的分析。即便没有,教师也可以采用一些免费的教学平台和班级管理软件,如蓝墨云班课、雨课堂、Kahoot网站、班级优化管理大师等进行教育教学应用,同样可以实现教学效果反馈、教学过程评价和数据分享。

[注释]

①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67.

②④⑤(英)懷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立中,译.上海:文汇出版社, 2016:26,2,17.

③(美)布鲁斯·乔伊斯,(美)玛莎·韦尔,(美)艾米莉·卡尔霍恩.教学模式[M].兰英,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203.

猜你喜欢
任务中职数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如何提高中职数学课的教学质量
谈中职数学课堂导入的技巧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思考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