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辉
【摘要】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即生命本真的回归,这与生命课堂的理念相契合。生命课堂蕴含着知识性和生命性,雅斯贝尔斯教育本质观下生命课堂的建构,应设定“回归生命”的教学目标,展开“自由互动”的教学过程,完善“价值多元”的教学评价。
【关键词】雅斯贝尔斯;教育本质观;生命课堂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他的著作《什么是教育》中详尽地论述了对教育的独特理解,引导我们追溯教育的本真。自生命课堂概念诞生以来,我国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都对其展开了深入的探究。生命课堂基于“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唤醒课堂的生命价值,与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本质观有着同样的诉求。在雅斯贝尔斯教育本质观下审思生命课堂的建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教育即生命本真的回归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的交流活动。在他看来,教育活动最为关注的是教育者如何将人的潜力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也就是说,人的回归才是教育的实质。教育旨在将个体内在的天赋、本性引发出来,引导其向社会性发展,把人的心灵和精神引向高处。因此,“真正的教育”或“好的教育”的本真含义就在于“促进灵魂的转向”。从雅斯贝尔斯对教育本质的叙述可以看出,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精神的、灵魂的教育,是回归人的本真的教育。“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蒙台梭利如是说。教育的目标旨在认识生命的本真,提高生命的品质,追求生命的价值。正如“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关注教育中生命个体的成长,认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真正的教育指向个体生命本真的回归,是触及灵魂的生命活动。
(二)教育立足于自由交往
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有三种方式:训练、教育和纪律以及存在交流。前两种教育方式“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最终会将学生引向对有用性世俗的追求”,只有存在交往才能被称为真正的教育交往。在这一交往过程中人是自由的,“自由”是雅斯贝尔斯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他认为“自由就是为了自由,为了提醒人去注意人的尊严,为了使人对其前途的思维明亮起来,为了使人倾听超越存在向人所诉说的语言”。在交往中一切教育才得以实现,全人的培养也要通过精神交往才得以实现的。教育是一种师生之间自由交往的过程,在这种交往中,师生双方交流精神,沟通心灵。有了这种交往,“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就不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苏格拉底式的对话便是一种师生共同寻求真理的过程,是师生灵魂之间激动的交流过程。对话是一条探索真理和自我认识的路径,在此过程中真理得以发光,在对话中发现思想的逻辑和存在的意义,生命价值得以实现。
自“生命课堂”概念提出以来,重视人生命的发展成为当代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目标。生命课堂理念立足知识与生命,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发展与深化。课堂实践活动的开展以知识的获得为最初目标,因而教学的意义之一为知识的传授与生成。生命课堂的知识性体现在教学文本中,更体现在师生的语言交流与合作探究中。生命课堂在进行知识性价值探索的过程中也体现着生命性。教师和学生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在教学交流互动中彰显生命价值。课堂教学为教师与学生的生命互动提供了平台,“课堂教學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师生的教学实践为课堂带来生命活力,使课堂焕发生命光彩。此外,教学文本中也彰显了生命性,语言文字是生命的知识载体,承载着生命的智慧与情感价值。生命课堂要求“生命在场”,是生命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堂,其在学习主体、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体现着生命意蕴。
第一,生命课堂强调学生是课堂的学习主体,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重心。教师将学生视为鲜活的生命体,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融入情感,体现对生命的关怀。因此,教师会积极创造不同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投身于课堂,自觉主动地学习,自由交往。同时,教师在此过程中也作为交流互动的参与者,融入师生教学共同体中,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等。
第二,生命课堂倡导智慧开放的教学方式。生命课堂需要教师具有专业素质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而能够对课堂做整体的规划和把握。教师应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文本,以为师生之间的课堂交流奠定基础。同时,根据学生认知的水平与特点选择适应的教学方法,强化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性。教师带领学生与教学材料对话,引导学生互动交流,促进学生心灵的感受与体验。此外,生命课堂要求教学在智慧开放的情况下不缺失严谨,保证课堂的有序进行。
第三,生命课堂重视教学评价的多样性。生命课堂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有知识的积累与收获,更重视对学习方法、创新意识和正确的价值认知等方面的培养。因此,生命课堂理念下的教学考评更加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打破单纯以知识接受为主要评价要素的体系,倡导多元化、人性化的评价模式。这样能够对教学参与者的各方面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更注重教学参与者的生命与情感发展,给予其智慧的启迪。
雅斯贝尔斯的教育本质观强调激发生命,回归生命,重视自由交往,这与生命课堂理念相契合。生命课堂应当不仅仅停留于理想,而应落实于实践。
(一)设定“回归生命”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有序开展的重要导向标,生命课堂的教学目标应建立在“回归生命”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生命需求。雅斯贝尔斯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人的回归,是“促进灵魂的转向”。生命课堂应把“为了人,为了发展师生的生命”作为生命课堂的出发点,把“通过人,通过师生的生命融入”作为生命课堂的支撑点,把“生成人,生成师生的整全生命”作为生命课堂的落脚点。生命课堂应注重学生生命的全面发展,优化生命课堂理念下的教学目标。
首先,在知识与能力目标方面,教师在选择教材与其他教学材料时,应满足不同学习者的需要,客观设计教学目标。此外,目标的设计应具有整体性和全面性,贯穿于课前、课中和课后,在不同阶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其次,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且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再次,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教师应通过对教学材料情感的把握来唤起学生对生命价值的关怀与理解,师生在教学中达到情感的共鸣。
(二)展开“自由互动”的教学过程
在雅斯贝尔斯看来,教育是一种师生之间互相交往的过程,在交往中精神得以沟通。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生命的体验过程,生命体验呈现于每一个教學情境中,体现在课前、课中与课后。教师是生命课堂构建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在课堂中应及时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反应能力调整课堂进度、内容、方法等,并在课后继续反思与调整。在生命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自由互动”是关键。当然,开始对话互动的前提是自己已有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鼓励每位学习者独立思考,积极配合。其次进入共享与交流的环节,互动不仅存在于学习者之间,还存在于学习者与教师之间。教师不仅要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同时还要扮演“倾听者”的角色,不仅要对学习者进行知识的引导和互动,更要从自身唤起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从而引领学生体验生命。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与成长中才能保持与学生之间的新鲜对话,才能创造性地引导学生。
(三)完善“价值多元”的教学评价
教育的理想即成人,教育的本质即人的回归、关注生命成长。生命课堂以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为导向,关注生命的独特性,因此教学评价必须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秉承生命化的评价理念,完善教学评价方式。第一,生命课堂的教学评价应融汇生命教育的理念。生命课堂的宗旨即促进生命体全面协调地发展,因此,对学习者综合素质的全方位考量和评价是必要的,这体现着对生命体的关怀。时代的发展推进教学评价的设定与实施,教学评价伴随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媒介等的发展而变化。教学评价正在转变为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生命体的价值情感,融汇生命理念。第二,教学评价应坚持多元价值导向。评价主体应多元化,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也要进行自我评价,父母、学校也共同加入评价团队,促进学生生命体的全面发展。此外,评价办法要多元化,在评价内容与主体扩展的基础上,评价办法也相应地向多元趋势发展。在国家、学校和教师等不同层面,教学评价办法都应与时代并进,彰显生命意义。
[1]许锋华.雅斯贝尔斯交往教育思想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11):13-16.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32,24,2,5,3.
[3]赵同森.唤醒灵魂的教育——雅斯贝尔斯教育思想解读[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09):1-3.
[4]玛丽亚·蒙台梭利.童年的秘密[M].单中惠译.北京:京华出版社,2002:245.
[5]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存在主义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17.
[6]戚业国.课堂管理与沟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
[7]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