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
4月13-15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南京工程学院主办,南京工程学院体育部、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承办的“2018年高等学校动商与健康中国论坛”在南京工程学院成功举办。来自清华大学、南京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工程学院、西南大学等全国130多所高校、中小学、幼儿园、相关企业的专家学者、体育从业者等200余人参加论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康凯,南京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史国君,江苏省政府侨务办公室副主任杜伟,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廖文和,南京体育学院原副院长王正伦,清华大学体育部党总支书记马新东,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主任王宗平等领导和嘉宾出席论坛。
本次论坛由主旨报告、主题报告、专题报告、工作坊和论坛综述5个部分组成。在主旨报告中,马新东教授以“‘无体育不清华背后的动商思考”为题,表示清华大学主要推行的是强制体育,通过体育课、体育活动、体育测试等方式,最大可能地带动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但从“强制体育”到学生“主动养成体育习惯”,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清华大学体育文化的形成受历史传承、杰出师资、校领导重视、体育设施配置等因素影响。在采取阳光长跑、体育考试、设置体育必修课、“不会游泳不能毕业”等举措下,清华大学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据马新东介绍,在2013年首都高校体质健康测试赛中,在反映心血管耐力水平的台阶运动试验测试中,清华大学参赛学生的台阶试验指数优良率达到80%,高出其他测试高校20个百分点。马新东通过研究影响清华大学4个年级本科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发现,运动认知对保持终身锻炼习惯和促进体质健康有重要作用,是动商的重要表现。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刘大斌教授以“狭义动商测评体系标准化的建议”为题,建议动商测评体系可以借鉴工科的体系标准建设进一步推进科学技术指导。南京体育学院原副院长王正伦教授以“为运动立心:动商助力健康中国”为题,指出改变学生的体质状况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体育与科学》杂志主编程志理教授以“体育与成长——如何正确理解动商”为题,从本体论的角度阐述动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性意义。南京工程学院张红兵博士认为,动商不仅与一个人的运动能力有关,还与运动体验和感知、运动完成等因素相关,动商实际上体现着一个人更宽泛的素质,而不仅仅是运动能力和体质水平。
在主题报告中,来自深圳大学的严进洪教授以“利用‘三动动商练习发展儿童脑功能和动作能力”为题,从行为学、心理学角度论述了体育在促进大脑发展中的积极作用。通过现场互动环节,严进洪展示出,动作技能的发展受神经系统发育和所处环境的影响,而动作技能训练可以促进大脑可塑性变化,提高大脑功能。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主任王民洁则从神经生理机制论证运动有助于提升大脑功能,同时对儿童的社会适应力、意志品质、独立性、人际交往、心理健康等情商指标有明显积极作用,从而为儿童青少年动商发展与全面成长提供了研究依据。
来自西北工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国防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学者也从培育动商的思路及途径、动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动、动商与人工智能的联系等多种角度说明动商对增进体质健康、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
史国君指出,动商是与智商、情商并列的全新概念,本届论坛围绕“共享·创新·发展”的主题,对动商的理念拓展、价值挖掘、应用推进、实证运用等进行深入探讨和交流,必将对进一步深化动商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康凯在聆听报告后表示,新时代下的动商有了新的征程和使命,目前动商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在标准制定和应用推广上取得了新的进展,后期也要加快形成行業标准和科学技术指导。
理论与现实互相呼应。王宗平教授在作论坛综述时表示,面对应试教育盛行、学生体质下降、国民健康水平需要提高的现状国情,动商作为一个本土的全新理念,将会深化人们对自身发展的认识,并将在促进学校体育改革、引领学术研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中发挥积极实际作用。近年来,南京理工大学动商研究中心团队始终瞄准中国教育、学校体育改革的焦点,及时准确地解读重要政策文件、分析热点事件,汇众智、献良策,“动商”理念逐渐进入公众视线并为公众所接受。通过本次论坛,与会学者交流互鉴、产生共鸣:动商不仅表现为个体的运动商数,更可以体现一切通过人的身体或身体某一部分活动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相信,随着我国体育教育和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动商将会在此过程中发挥自身的能量并不断丰富自身理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