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蓓蕾
【摘 要】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情操和审美趣味,让学生们在进行美术课堂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真正地引发自身的情感共鸣,培养自身的艺术情操。因此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应该开展情感教学让学生增强情感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質。本文主要围绕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的作用展开分析论述,介绍高中美术课堂中应用情感教育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中美术 课堂教学 情感教育 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非常的迅速,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及单一的教学模式,在进行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充分发挥情感教育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最终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素质,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应有的人才基础。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缺乏情感教育,会让学生们对于美术课堂教学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倦和反感的心理。由于在美术课程教学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美学感受以及艺术品味,因此可以通过开展情感教育,让学生们有内心的认同感以及对课程的喜好。比如说教师可以在高中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当中,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些国画中的代表作品。
如《富春山居图》以及《清明上河图》等,让学生们感觉美术作品的博大精深,同时经过教师的认真讲解,让学生们了解到经典名画中所蕴含的感情寄托以及承载的历史故事。通过进一步了解作品的内涵以及主旨,让学生们体会到美术的独特魅力,进而产生美术学习的兴趣。
另外由于艺术是源于生活和高于生活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美术知识的作品,与美术课程紧紧地联系起来,能够让学生们感觉到高中美术课堂的趣味性。
二、能够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
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通过开展情感教育能够让学生们了解到作家的表现手法、表达技巧,并且通过美术作品所要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以及主旨大意。通过对美术作品进行身心欣赏,既能够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而且能够有效地把美术作品与它的历史背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能够让学生们了解到我国传统的艺术魅力以及博大精深的艺术,从而不断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使得我国艺术事业得到更好更快的发展。比如说,在对《麦田上的乌鸦》进行学习欣赏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音乐家巴赫的大提琴组曲。这样通过将美术和音乐有效的结合,让学生们在学习美术的过程当中,也能够认真地聆听大提琴低沉的吟诵,这种音乐美术结合的方式,能够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了解到作者在创作《麦田上的乌鸦》时是充满的绝望悲凉,进而体会到作者的中心主旨大意,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帮助学生们了解美术的真正意义。
三、能够引导学生进行体验作品
开展情感教学,让学生们走近画家,走近作品的情感世界,让学生真正地了解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感情,通过对一些作品进行仔细地体味和赏析,能够进一步地激发学生的美术思维,提高自身的美术审美能力,并且更好地掌握住美术的知识以及美术的相关技术手法。
比如说,在对现代主义绘画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一些抽象的美术知识,通过描绘一些具体的美术画面的方式,来让学生对于美术作品有更深的体味和理解。
四、帮助学生发现美和创造美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的重点就是培养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因此可以积极地引导学生去发现生活中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因此,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应该认真地选取一些与生活紧密相连的题材,供学生进行创意思考和设计。例如在对古代园林艺术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们进行自主结组分组讨论的形式,对古代园林艺术进行认真分析,然后结合美术知识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在这一过程当中,不仅能够让学生们发现生活中的美,同时也能够在互动教学中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美术学习的快乐。
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艺术渴望,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美术素养,使他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艺术美,并运用所学到的美学知识进行创作。另外也能够帮助学生对于一些优秀作品进行积极的体验,从而有效提高高中美术课堂的教学质量,真正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娜. 情感教育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探索[J]. 美术教育研究,2017(6):62-63.
[2]徐友晋.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新课程·中学,2017(6):91-92.
[3]唐才木. 情感教育策略在高中美术教学中融入探讨[J]. 文理导航旬刊,2017(9):85-86.
[4]李丹丹. 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方式与意义解析[J]. 美术教育研究,2017(2):11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