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
摘要:保育仔猪是生长育肥猪的基础,影响了后期的生长发育和育肥效果。保育猪的断奶日龄与断奶后的饲养管理要求有着密切的关系,养殖好保育猪的关键是要根据其断奶日龄,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提高舒适的养殖环境,避免疾病的发生,确保保育仔猪的健康。
关键词:保育仔猪;断奶;饲料;营养;环境;健康;应激;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2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5-0022-01
保育仔猪是指18~35日龄断奶的仔猪,其中18日龄断奶的仔猪属于超早期断奶的仔猪,对环境、管理及营养的要求非常严格,饲养管理的难度较大,而35日龄以后断奶的仔猪适应能力及抗逆性较强,对饲养管理的要求相对宽松一些。
1 合理饲喂
对保育仔猪进行合理的饲喂,保证营养供应充足,使保育仔猪有一个良好的营养水平。要根据保育仔猪消化系统的发育特点及对营养的需要科学合理的提供饲料。保育仔猪消化系统的发育还不完善,生理变化较快,对饲料的营养及原料的组成都表现的极为敏感,因此在选择保育料时一方面要注意饲料的营养充足、全面、配比合理,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饲料要易于消化,以适应保育仔猪消化道的变化,促进仔猪快速的生长发育,同时避免营养性腹泻的发生。在饲喂时大多数的猪场都采用在断奶后继续饲喂教槽料,然后过渡为仔猪混合料,这种饲喂方法虽然没有问题,但是实际上,教槽料实际的营养成分并不能满足保育仔猪的营养需求,对于早期断奶的仔猪来说,不建议作为断奶过渡料来使用。目前,根据实际的饲喂效果来看,在整个保育期,至少要有四种不同饲料才能在保证仔猪营养需求的同时,还可以更加的经济合理,即教槽料、混合过渡料、早期保育料和后期保育料,使用这四种饲料,经过四个阶段的饲喂后,在实际的饲喂过程中根据仔猪的实际情况掌握好饲喂量,即可保證保育仔猪有一个良好的营养水平。保育仔猪饲喂量的确定需要养殖人员充分了解全猪的采食需求,按照保育料的消化难易程度,以少量多次的方式提供,保持仔猪八、九成饱即可,使仔猪保持一定的饥饿感,保持旺盛的食欲,以促进保育猪多运动,并且保证吃到的饲料全部是新鲜的。
2 环境管理
保育仔猪虽然对环境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是适应力仍然较差,不良的养殖环境会影响到保育仔猪的采食能力和健康水平,因此需要给其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目前保育猪舍一般为自然开放式的或者是密封人工控制式的环境,不同的养殖环境,会对保育仔猪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管理要求产生较大的影响,无论是哪种猪舍环境的管理都要注意,首先要控制好舍内的环境,保育猪虽然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没有哺乳仔猪高,但是温度也不宜过低,否则会引起腹泻、感冒等,控制好保育舍的温度,昼夜温差不宜太大,尤其是在冬春季节,保育舍宜采用高床式饲养,这样可以让保育猪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腹部受凉,同时还便于清理粪便。做好猪舍的通风换气工作,对于自然通风排气量不足的猪舍,需要安装强制通风装置,可以起到控制温度、湿度,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的作用。要注意在冬季通风要避免贼风的进入,也要避免冷风直吹猪体,在通风时还要兼温度,解决好通风与保温之间的矛盾。保持保育舍的环境卫生,每天都要及时的清理粪尿,定期的消毒,避免卫生条件过差,引起舍内病原菌大量的滋生与繁殖,减少保育仔猪感染疾病的几率。
3 确保健康
健康度差的猪群生产成本等要比健康猪群高的多,尤其是过敏度较高的保育猪群。健康水平低的保育猪群在保育结束后进人生长育肥阶段的死淘率也偏高,因此要想养好保育仔猪,确保健康是关键。为了确保保育仔猪的健康,从仔猪刚出生就要加强护理,给仔猪及时吃上充足的初乳可使仔猪获得被动免疫,从而对仔猪在整个保育阶段的健康生长都有所保障。要加强日常的营养,进行科学的管理,精心的饲喂,可在日粮中加入保健类药物,增强保育猪的体质,提高保育猪的适应能力。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保持猪舍的环境卫生,做好消毒工作。为了保证保育仔猪的健康,提高猪群的免疫力,需要做好免疫接种的工作。根据本场的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对于保育仔猪来说要避免频繁接种,以免产生应激,带来严重的后果。
4 减少应激
保育仔猪在断奶后,经历了环境的变化、营养来源的改变等,这些都会使其产生应激反应,并且保育仔猪的抵抗力较差,在受到应激后更易感染疾病。如果此时饲养管理不当,则会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因此在保育阶段,减少或者避免仔猪发生应激反应是重点工作之一。给仔猪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避免恶劣天气对仔猪的影响,保持猪舍良好的通风和地面清洁干燥。对刚断奶的仔猪要精心的饲养,饲料的改变要逐渐的进行,以免产生换料应激。饲养人员与技术人员要多与猪群接触,饲喂时要定时、定量的给料,养成良好的生活规律,让猪群保持安稳、舒适。因在保育期,需要进行多次免疫接种,这会引起保育猪强烈的应激,因此在免疫接种时避免操作不当,可在接种前给仔猪适量饲喂一些抗应激类药物,以缓解应激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