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与筑牢事业发展根基

2018-05-14 12:32王宏伟
知与行 2018年6期
关键词:农民农村

王宏伟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不同历史阶段的各种思想与传统农耕文化相互交织形成了目前我国农村社会的现实状况和特有文化,既涵养了农民勤劳淳朴、诚实守信的个性品德,也形成了封建落后、封闭保守的农村环境。农村和农民历来是中国社会变革的发源地和主要力量,也必然成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生力军。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健全基层组织,筑牢根基是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本文试图对农村所发挥的历史作用及构建新型农村基层组织,夯实工作基础进行简要地探讨和分析。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同时指出:“农业农村农民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这就意味着农村在整个国家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没有变,扎实做好农村基层工作依然是确保社会稳定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村是一种人际社会存在,在渐变过程中形成了较为牢靠的人对人的依赖关系。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地区或政权组织出现危机,往往是由最基层的某个诱因所引起的。农村工作立足基层,直接引导和影响着广大群众的思想、价值观和生产生活方式,农村基层必然成为民意民心的“反应器”,民风民俗的导引者,民众的直接领导者,上层声音的传达者,党的形象和权威的代表者。农村基层组织,包括设在镇(办事处)和村一级的各种组织,主要指村级组织。包括基层政权、基层党组织和其他组织三个方面,包括“两新”组织(新的经济组织和新的社会组织)。这些社会最基本的组织系统如何构建、工作如何入轨发力是民之所盼、民心所系。坚持“以人民为本”的思想,健全基层组织,把工作做到农民的心坎上,带领群众发展生产走向富裕是根本目标。我国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已经擘画出了未来发展的美好愿景,坚实的农村基础既决定着今后的发展速度和成效,也决定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一、不同历史时期农村对中国革命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农村是中国革命的重要起始地

中国革命发轫于农村,政权根基在农村。中国共产党人从最基层民众生存的迫切需要出发,不懈探寻农耕社会的发展规律,唤醒和发动民众实现救国救民理想。科学探求农民与土地的相互关系,找准命脉发动群众,逐步实现耕者有其田的理想抱负,同步形成了以农会组织为代表的农村基层组织雏形,并迅速扩大成燎原之势,为中国革命胜利奠定了最基本和最有效的组织基础。

1.土地革命时期。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为代表,党领导农民实行土地改革,随着地主恶霸土豪劣绅受到打击镇压,农村原有的血缘宗族意识的影响力逐渐被阶级意识冲淡,农民实现了人身解放。这些变革消除了几千年封建社会宗亲、宗族治理的经济基础,随着经济地位的变化,农民改变了原有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但这场由政治主导的社会革命,并没有改变乡村的生产方式,农村生产力发展并不明显。1928年3月到10月,中国革命陷入困境,为了在农村保存革命火种,毛泽东同志就如何在农村生存的问题,提出了先抓三件大事:一是怎么拢得住人心?二是怎么吃上饭?三是怎么打得赢。为了取得农民的信任和支持,在湖南桂东首次提出了“三大纪律和六项注意”。提出打造人民军队到创建政权,做好群众工作是根本基础。在人民军队创建初期,兵源以社会最底层的农民为主且成分较为复杂,思想动机不一,在缺少严格纪律约束的状态下,要把他们改造成绝对服从党的领导的工农革命武装是一个难题。经过以“三湾改编”为重要革新的军队改革,基本奠基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基础,通过实行“班有党小组、连有支部”的组织架构,确立了军队建设的根本原则和制度。经过几十年的革命斗争和实践,人民军队的建制模式至今依然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人民军队的根基越筑越牢,成为世界军队发展史上的典范。

2.中央苏区时期。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在瑞金革命根据地,有人对建立赣南闽西根据地和“一年争取江西”的战略计划提出疑问,“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毛泽东首先研究分析了当前的形势,提出了革命的四大问题:首要问题是分清敌我,基本问题是农民问题,中心问题是领导权,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其根基依然是要立足农村,团结农民,依靠农民,解放农民。

3.抗日战争和解放戰争时期。仅从山东沂蒙革命根据地来看,在1938年到1949年长达12年的革命斗争中,沂蒙人民为革命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奉献。当时沂蒙根据地人口420万,有120万人支援前线,20多万人参军,10多万人为国捐躯。沂蒙人民与党和人民军队生死与共,坚定支持革命而无怨无悔。“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拿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二)农村是中国革命发展壮大和取得成功的根据地

1.延安时期。近13年的时间奠定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基础,形成了党的领导核心,明确了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纲领。形成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精神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更加密切了基层组织和农民的鱼水关系。1942年明确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些举措赢得了民心,得到了广大人民的信赖和支持,巩固和壮大了延安革命根据地的力量。

2.建立新中国的历史经验。总结回顾新中国建立的历史经验,主要是共产党人实事求是地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进而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路线,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坚定地捍卫国家民族利益;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减租减息、没收地主多余土地分给农民等政策措施,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共产党领导群众实行高度民主,人民真正当家做主,在根据地较早地实行普选,采取“报豆法”等方式充分体现民心民愿。恩格斯说:历史创造离不开由“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形成的“意志合力”。革命成功的一条必由之路就是农村提供了厚植的沃土。

(三)农村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发展的“试验田”

1.农村基层组织是执政根基。无论在革命根据地、抗日根据地还是解放区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发动农民进行土地改革到新的土地政策形成都发端于农村改革。农村自治组织由老百姓自己选举产生,保证人民当家做主,成为基层群众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平台。

2.夯实农村基层工作,就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3月18日在兰考讲话中指出,“疏离、脱离、背离群众,与人民的鱼水关系就会变为油水关系”,势必会失去民心,失去基础。在基层工作中不愿坚持,把自己看重了就會把群众看轻了。不会坚持,就要出现本领恐慌,导致命令主义、尾巴主义、形式主义盛行,往往会存在小干部说大话,大事不会做,小事不愿做,甚至面对复杂情况失位、失语、失策、失责的情形。在关键问题、重大时刻上不能坚持,在急难险重面前绕道走。 从革命走向成功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任何阶段事业成功的基础都在基层,山沟里也同样可以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通观全局,抓住中心,抢占先机,思路就能决定出路。面对问题、矛盾、困境敢于担当,胸怀就能决定规模。做实做好基层工作要在重修炼、重调查、重经验、重群众上做好文章,心态决定状态。

3.农村社会变革带动了以亲缘、血缘联结关系的渐变,推进了新型人际关系和生产关系的形成。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期,搞“合作化运动”,按照统一经营、按土地入股和劳动比例进行分配的原则,推行了统购统销体制,将家庭为主要生活方式的农民按照生产配置构建了新的组织形式。“人民公社”进一步强化了集体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合作化、人民公社等使得农村地缘关系、业缘关系日益牢靠,构成了农村统一的社会主义制度。随着农村行政组织、权力、体制等在乡村正式确立,乡村就有了完整的组织。

(四)农村传统文化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

长期以来,农村文化是构成农村社会体系的主导思想,勤俭、简朴的生活方式,醇厚、质朴的价值认同,诚实、守信的行为规范,以及深受传统文化浸润的村规民约构成了乡村道德体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透射出华夏文明深厚内涵,沿袭发展着五千年中华的文明历史。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农村社会道德的重塑,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倡尊老爱幼、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保护和传承淳朴向上的乡规民约,构建新时代新农村文明。发挥新农村组织在乡村经济建设、科技服务、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生态环保、公益慈善等领域的重要作用,这既是构建新农村的生活方式、行为标准、人生价值的需要,更是乡村道德体系重塑和乡村文明新风重要内容。

二、乡土传统等因素对农村基层工作的影响

(一)农村“三缘”关系社会及传统文化的影响

我国为农业人口大国的现实始终存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人口80 739万人,占总人口的63.76%。2017年乡村常住人口57 661万人,减少1 312万人。截至2017年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末的9 899万人减少至3 046万人,累积减少6 85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年末的10.2%下降至3.1%,累计下降7.1个百分点。在农耕文化和传统思想影响下的农村,人们自然而然会受到地缘、亲缘、血缘等错综复杂因素的影响和束缚,形成某一地域约定俗成的“规约”以及思想精神等方面的乡俗,这使得我国许多农村人群思想深处的“根系”烙印较为明显,形成围绕“家族”文化的存在维系方式。长期以来固有的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形成了农村尊重传统,注重传承,重视教育,关注社会现实,提倡道德风尚的传统。以“仁”为本的核心价值较为明显:一是讲仁爱,爱亲人,爱众人;二是重民本,早在夏商周时期,我国就出现了民本思想的萌芽;三是守诚心,崇正义;四是尚和合,求大同,注重多样性和包容性。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讲的,各种不同文化之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二)农村旧传统结构孑遗的影响

农村宗族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由家庭亲缘组成的这种社会群体组织,从人类学的角度看属于一种社会单位,起初是由拥有共同祖先的人群为了生存和安全的目的,在同一聚居地居住。这种社会组织从原始社会结束以来,始终以各种变化了的形式,伴随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而存在和发展,构成中国古代和近代社会结构的重要方式。有宗族必然会出现宗族势力,有的宗亲势力对农村秩序、生产生活、基层社会管理甚至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都有一定影响。

1.宗法对世俗的影响。宗法是由宗族势力存在和发展中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产生的“约法”。农村多数是以家族和血缘亲属聚居,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定的生活规则、族系约定等家族家规,这些方面有的对道德规范起到积极的作用,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合理不合法或合法不合理的方面,有的已超越政策和法律界限。宗法文化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逐渐形成的,同样也会在历史的发展中逐步消失,要在国家政策和法律框架内,用现代文明规范和乡约村规来进行正确引导,确保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2.宗族对世俗的影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特定条件下的产物,宗族势力活动在乡村社会中仍然存在。在我国传统社会中,中央政权控制力量难以企及的一些地方乡村,普遍存在着适应当地生产方式的以宗族为核心的带有管理、约束性的组织。由于宗族本身的封闭性和狭隘性不利于农村政治建设的民主化、法制化,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法制健全和现代文明程度的提高,宗族势力及其活动受到根本性的抑制,但宗族力量始终未能彻底根除,依然在社会现实中通过适应和自我更新延续。农村处在社会组织的最基层,社会化程度低,宗族组织很容易获得生存空间。1978年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村经济向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家庭成为最基本的生产和经营单位,但基层组织与管理体制还不健全,基层组织职能弱化并被家族势力逐渐替代,农民为了发展往往会通过亲缘关系依靠宗族的力量,使农村宗族活动重新有所抬头。宗族传统文化属于一种文化形态,宗族复萌其实就是一种文化的复萌,了解和把握农村宗族非正常化动态,制定正确的应对策略,推进和加强农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村民自我教育,从深层次上消除宗族传统观念,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3.宗教对世俗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农村复杂的社会状况,为各种宗教提供了滋生和存在的土壤,宗教成为一些农民的精神寄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通过广大农村实行一系列改革,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极大地消除了宗教对人民思想的束缚和蛊惑。新时期,随着国际环境变化和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加快,一些地方宗教和境外敌对势力加紧利用宗教势力对我国农村进行渗透,活动更加隐蔽,方式更加多样,手段更加残忍。这些情况使基层工作的难度和强度日益增大,牢牢占领农村意识形态阵地的任务更加艰巨。应对复杂的宗教渗透,要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反对一切民族分裂活动,始终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增进一体,使各民族在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中交往交流交融。

三、实现乡村振兴,基层组织的责任与担当

(一)健全基层组织,选好能人,务实干事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们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对涉及农民切身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事情,基层组织和干部要主动发现问题,找到症结并切实加以引导和解决。对涉及宗族情感的问题,融入爱家、爱乡、爱国意识,凝聚共识赢得人心,就能把事情办好。目前,农村主要任务是发展经济,积极鼓励和支持农民的各种合作组织,促进实现生产方式的转变,打破农村相对封闭的分散经营格局,发展新兴乡村事业。积极促进农村经济向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壁垒,消除制度障碍实现同步发展。

(二)营造良好环境,涵养淳朴民风

1.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在土地流转、村务公开、利益分配、乡村选举等方面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把农民民主意识的培养和提高放到重要位置,培养村民具备基本的现代政治意识、公民意识、民族意识,消除乡村宗族势力的消极作用和影响。让制度、法律和文化的强大力量更深入有效地规范人们的思想行为。同时积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依靠党和政府的领导,发挥包括农村党组织在内的各方面的作用,开展科学文化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公民意识和农民素质。培养具备科学文化知识和先进思想的开放、包容、民主、与时俱进的新型农民。

2.村民道德规范的合法化导向。有的乡村规约带有一定的宗族化约束的影子,在历史上曾经起到过规范人们行为的积极作用,但有的内容明显制约人们思想和行为自由,甚至超越政策和法律框架。乡村发展中出现的一些新矛盾新问题,如农村选举,土地出让、流转,政策执行不公等问题,既要坚持实事求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还要坚持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激励社会活力和保证社会秩序。发挥村民自治组织的调节作用,畅通信息沟通渠道,事有人管,情能通达,在一定范围内让老百姓自己的事自己办,释放情绪,凝聚人心。

3.大力支持进城务工农民返乡创业。随着乡村环境的变化和国家发展农村产业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出台,为进城务工农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返乡农民可以依靠农村优越的自然资源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乡村旅游、电商等新型项目,但同时存在着缺乏科学知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先天不足。农村基层组织应因势利导,精心组织农业专家、农村科技特派员开展对口支援帮扶,当农民可信赖的靠山和引路人,帮助他们共同致富奔小康。

(三)加强民族团结,注重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基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精神纽带,是推动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基层组织要从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出发,引导群众增进对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没有这种认同,任何制度体系、任何治理方式都会失效。1988年11月,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从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指出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在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内涵上交互重叠,错综复杂。多元是指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一体是指各民族之间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突出体现在祖国统一与民族复兴的有机结合。在新的历史起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无数中华儿女的夙愿。打好农村脱贫攻坚战,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主体是农民,基础在农村。在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让“三个离不开”思想深深扎根农村大地,坚决消除农村各种消极因素影响,坚定走“发展富民”的道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四)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和完善对农村留守妇女、老人、儿童的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幼有所教、老有所养,保障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造福后代子孙。建立老人养老关爱服务体系,特别要保障农村残疾人生活有着落,质量有提高。

(五)用发展的思维解决农村实际问题

立足农村实际,顺应民心,要从根本上变革农村生产方式,提高社会生产力。只有生产力水平提高了,农村经济发达了,农村工作及基层组织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公共权力才能得以维护和正常运转,才有条件加强农村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组织化建设。要大力发展小城镇,加快城市化建设,乡村集镇自古就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调节器,加快城镇化建设,加大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力度,支持和帮助他们实现合理转移。

(六)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力度,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加大依法治农、依法治村的力度,目前在乡村已普遍确立村民自治制度的基础上,要发挥好村民自治作用,规范乡镇政府和村委会的职权,杜绝利用职权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使乡村两级组织真正成為群众奔小康的引路人和带头人。研究推进村民自治制度的方法和路径,对各种合作社等组织加以规范并进行有效管理。引导和鼓励乡村传统文化艺术事业创新发展。

四、健全农村基层组织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

(一)解决好群众的信任问题

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基层组织一度出现了基础薄弱、组织涣散、号召力下降的状态,带领和引导农民发展生产仅停留在表面。有的村委会长期被人口占多数的宗族把持,在涉及利益分配的问题上缺乏公平公正,甚至还有违法乱纪的现象存在,群众一度对基层组织和干部失去信任。当前首要任务是要着力解决好乡村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选好用好干部,重新找回群众的信任,实现乡村持续发展。

(二)解决好群众的信念问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生活富裕了,腰包鼓起来了,但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乡村妇女、老人、孩子留守,缺乏生机活力和健康向上的群众文化生活,封建迷信思想有所抬头,非法宗教、黄赌毒也乘虚而入,由此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大力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政府和文艺团体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用优秀文化作品占领农村阵地;有效保障和改善入学、医疗、养老等条件;美化宜居环境。通过多种措施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增强群众幸福指数,营造健康向上的文明乡风和思想观念,使群众真心感恩党和政府,感恩社会,自觉追求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

(三)解决好群众的信息问题

加大农村信息化建设,做好村务公开,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妥善地解決群众诉求。避免在一些问题上因信息不畅,造成党群、干群关系紧张,被别有用心的人肆意歪曲事实,引发群体事件,影响当地社会稳定和发展。

(四)解决好群众的信用问题

坚持法治、德治和淳朴乡风有效融合,保护和涵养好中国式农民内心固有的质朴厚道、诚实守信的品德,传承好农民珍爱名声,恪守信誉的传统美德,自觉守望根基、守望人心、守望自然、守望未来。

(五)解决好农村基层组织的再组织化问题

受多种因素影响,一段时间内农村基层组织在选举、组成人员结构、职能作用发挥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在群众中失去威信和号召力。实现农村的发展,要做好用人工作,要有长远规划,要有法治保障,要可持续。真正发挥好党的基层组织的执行力和超强的动员能力,保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在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上补齐欠账和“短板”。随着城市“非正规、无保障、临时性”就业岗位对农民工的吸引力逐年减弱,已经出现了新一代农民工返乡潮。必须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壮大农民合作社等农民自治组织,发挥好驻村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志愿者、扶贫工作队等优势,培育新型农民,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使农村发展能够与城市发展同步推进。

(六)扎实推进脱贫富民工作

改良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上做好做大文章,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效益高、赚钱快的新兴特色产业,加快农民致富步伐。推行健康乡村建设,在乡村环境整治美化、基本医疗、教育、健身等方面缩短与城市的差距。引入有利于村民身心健康、喜闻乐见的文艺体育活动项目,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升生活质量和品位。把适龄儿童入学作为一项硬任务来落实。孩子是每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在脱贫攻坚战中,教育脱贫是一项谋长远的战略,许多实例证明,一个农村贫困家庭培养出一名大学生,就能改变整个家庭成员的眼界、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能够带动家庭彻底拔掉穷根。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乡村文化是传统的,乡村信仰是朴素的。保护和传承好乡村传统文化,保存好印刻着乡村文化记忆的珍贵文化遗产,要让农村“看得见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组织要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加快推进传统道德观念和现代价值观念相融合,让乡村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增强农民对乡土的热爱和自信心。著名学者钱穆说过:“中国文化是自始至终建筑在农业上面的。” 只要夯实基层工作基础,筑牢发展基石,乡村的振兴必将是面向泥土,春暖花开。

(作者系宁夏大学党委常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徐雪野田丹婷〕

猜你喜欢
农民农村
耕牛和农民
秦末农民大起义教学设计
农民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取消农业户口,农民还是“农民”吗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已达1200万(等10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