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走近 走入·走出

2018-05-14 16:22韩贤发
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 2018年7期
关键词:对话道德与法治教材

韩贤发

摘 要:教材是落实国家课程要求、影响教学实施的重要媒介。当前对教学模式的功利化趋向使很多教师弱化了对教材的研究,如何与教材对话应成为教师思考的重要话题。针对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从走向教材、走近教材、走入教材、走出教材四个层面谈教师与教材对话的一些策略,以更好地使用新教材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材;对话;策略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學习的基础性资源。当下,在“模式旋风”的推动和“模式神话”的诱惑下,课堂教学改革的重心明显地转移到了教学模式的“复制”上,给人的感觉似乎只要按照那样的程序来组织教学,教学效果就会自然地好起来,于是很多教师弱化了对教材的研究:不少教师对教材的解读很不到位,依托教材在课堂上实施的导学、导思、合作、探究等,形式主义严重……教师对教材都深入不进去,所引导的学生又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呢? 鉴于此,笔者结合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七年级上册,从整体建构视角入手并以“中学序曲”一课为例,来谈谈与教材“对话”的一些思考和做法。

一、走向教材:纵读揣摩,针对教材进行适度建构

自2017年秋季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正式投入使用以来,上至国家下至地方,都在通过不同途径、多种方式对一线教师进行培训,使一线教师对新教材编写思路、价值理念、使用策略等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与把握。但是,要想深入地理解新教材并使用好新教材来有效引领学生进行学习,光靠培训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教师在培训的基础上自己对教材进行揣摩、阅读和理解,从而在整体上对教材进行建构,如此才能有效地把握整本教材的结构和逻辑体系。

七年级上册教材,共四个单元:成长的节拍、友谊的天空、师长情谊、生命的思考。从单元主题来看,整册教材都属于道德层面的知识,围绕“成长中的我”这一主线,从个人、个人与同学、个人与老师及个人与生命逐层进行展开;从单元知识结构来看,除正文外,每个单元中都设置了小栏目,如“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阅读感悟”“方法与技能”“相关链接”等。那么,如何对教材进行适度建构呢?结合以上两个方面的分析,可以从知识分类与逻辑转换两个层面来进行建构。一是知识归类。整册教材都是围绕道德层面来展开的,可以再进行细分:(1)道德知识。它是指基于道德经验直接或间接形成的知识。[1]15教材中主要将其体现在“探究与分享”等活动设计中,主要属于程序性或策略性知识。(2)关于道德的知识。它是指通过灌输和告知的方式直接给予学生的道德训诫、伦理常识、行为规范等,是学生学习道德的基础脚手架[1]15。教材中除了正文以外,还通过“相关链接”“方法与技能”等组织和呈现,其中,“相关链接”指向陈述性知识,“方法与技能”指向策略性知识。(3)有助于道德的知识。它是指帮助学生理解、扩展现有道德生活经验,支持道德学习的其他学科知识,如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知识[1]15,在教材中主要通过“相关链接”来呈现,主要属于陈述性知识。二是把知识逻辑转化为学科教学逻辑。在对教材知识进行分类后,可以把知识逻辑转换为学科教学逻辑,即按照“陈述性知识——是什么,程序性、策略性知识——为什么、怎样做”对应关系来转换成学科教学逻辑: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如此在接下来的具体教学中可以按照这一主线来展开,这样教学逻辑主线就非常清楚,不至于杂乱无章。

通过纵读教材,揣摩教材编写意图,再依托教材进行适度建构,有助于教师对教材进行整体认知,从而架构起用材施教的知识框架和学科教学逻辑。

二、走近教材:解读分析,围绕教材进行深度思考

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是以单元体系来编写的,每个单元下面再设置2~3课,每一课下面再设置2~3课时,如此构成了整册教材的知识体系。对教师来说,教学是按照单元课时来开展的,那么在整体上对教材进行适度建构以后,就可以对单元课时进行解读分析,围绕教材进行深度思考。

如“中学序曲”一课,属于该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第一课时。从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来看,这一单元主要围绕学生踏入初中后所要面对的新环境、新生活、新学习、新自我来展开,因此,教师要认识到“中学序曲”这一课不能仅仅是知识上的传授,更是引领学生踏入人生一个新的成长阶段的开篇。从第一课“中学时代”来看,它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所以,“中学序曲”作为学生进入中学时代的第一课,教师在态度上要高度重视,在教学中不可以泛泛而谈、一笔带过,应引领学生认识到这一阶段的意义非常重要。从第一课时“中学序曲”来看,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进行思考:(1)这一课的“主题”是什么?如何理解“序曲”这一说法?通过阅读教材文本可知,这一课是围绕“如何认识中学时代”这一主题从中学时代的重要意义和对中学时代的正确把握两个方面来展开的;对于“序曲”这一说法,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我们刚刚踏入中学的舞台,面对中学生这一新的角色,如何克服初登这一新“舞台”的生涩和不适应感,从而尽快适应新的角色和环境,为接下来的三年学习与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2)围绕“主题”的知识是什么,可以分为主干知识和非主干知识,主干知识部分通过两个分标题“新的起点”和“成长的礼物”来呈现,分别阐述了中学时代的重要意义和如何正确把握好中学时代;非主干知识通过一些小栏目来呈现,主要有“运用你的经验”(1个)、“探究与分享”(6个)、“阅读感悟”(1个)、“相关链接”(1个)、“拓展空间”(1个)。(3)主干知识和非主干知识如何建构?对于主干知识可以通过符号式学习(阅读文本)来“告知”学生,当然这一“告知”不是直接把知识给学生,即接受式学习,而是学生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发现式学习;对于非主干知识,可以通过活动式学习来让学生体验、观察、讨论、探究等,本课时的非主干知识小栏目有10个,教师可以适当地进行归类与整合,在此基础上设计成2~3个课堂活动。

通过解读分析对教材单元课时进行深度思考,有助于教师对每一单元、每一课、每一课时的教学进行有效架构,结合“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学科教学逻辑,做到教学前心中有数,教学时井然有序,教学后反思有章。

三、走入教材:研读对比,依托教材进行再度优化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倡教师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教”,在这一倡导下,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投入使用注定要引起一线教师教材观、知识观、教学心态以及教学方式的变化、更新,其教学设计理念、呈现方式以及育人意涵能否在教学现场活化、被充分挖掘和扩展进而通达有意义的学习,将面临着诸多挑战。[2]25落实这一要求,需要教师深入研读教材,在教材使用的过程中“活”用教材,针对教材的使用在对比的基础上进行再度优化。

如“中学序曲”一课,如果“教”教材,其教学逻辑可能如下:“一般意义的导入→课题1:新的起点→课题2:成长的礼物→结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思考题讲述→我的收获之类的总结。”如此,教师只是在单纯地教授知识,学生是如何获得这些知识或结论的(方法技能)及学得怎么样(学习效果)这两大目标在课堂中是难以达成的,教材的功能就被弱化了。为此,首先要激活教材的功能,按照学科教学逻辑来展开:“运用你的经验”导入→是什么——课题1:“新的起點”(“新名字”+“别样天地”+“具独特价值和意义的新阶段,即奠定重要基础+见证生命进阶)→为什么——课题2:“成长的礼物”(提供……机会+激发……潜能,激励……自我超越+重新塑造自我)→怎么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其次,进行对比和优化。在研读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资源进行对比整合,对教学环节、学教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和选择,思路如下:

教材资源:如导入环节可整合“运用你的经验”(P2~3)、“我经历的新鲜事”(P4上)、“分享我的感受”(P3下)、“正文P3”相关教材资源。

教学环节:如“新的起点”一节可设计“听一听+写一写(念一念)+说一说”等环节。

过程与方法:如“成长的礼物”一节可运用“阅读+倾听+列举+归纳+比较”等方法。

思维方法与能力:如“拓展空间”栏目可采用“综合+比较(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比较、具体化、系统化)”方式来提升。

情感态度价值观:如“阅读感悟”栏目可运用“感受+体味+珍惜”方法来引领。

通过对教材的精细研读,在对比的基础上针对教材进行再度优化,这样教材就变成了可供教师教学之材料,可以提升教师对教材使用的正确认识和把握能力。

四、走出教材:开发拓展,联系教材进行广度延伸

教师要想达至“尊重教材,不随意处理教材,甚至抛开教材,使教学无目标,成为无序的随意活动”之真境界,就需要充分、细致地研读教材。但是教师也不可拘泥于教材,而应以教材呈现的生活逻辑和主题内容的视角关切学生成长,关联生活与其他课程,将情感感受、生活见闻、大政要闻等可能的学习资源运用到教材使用和教学活动中,既从中提升道德与法治学习的敏感性、专注力以及智慧和能力,也据此实现寓德于行、以德育人。[2]26从本质上而言,道德与法治教育注重的就是指导学生学习生活实践知识以及生活实用知识,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

笔者在研读“中学序曲”教材时发现,非主干知识的部分小栏目中所描述或设置的情境任务在课堂中可能没法完成。如教材第4页开头的“探究与分享”文本中提到了“我和同学参观了校史馆……班主任让我们……设计班徽……”,就笔者所在的农村中学来说,因条件限制,校史馆等设施和物件是没有的。那么,在引导学生分享“你在校园里还有哪些发现”这一话题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就准备好一些可以反映本校历史的一些照片,在课堂上展示出来让学生了解学校发展中的历史风貌;“设计班徽”这一活动,如果学生没有体验过,教师和班主任可以商量开展一次“设计班徽”的主题活动,制定好活动方案,明确设计要求,指导学生如何查找、选择素材和设计工具等,最后再对设计作品进行评比。再如第5页开头的“探究与分享”栏目:请查阅相关人物的资料或采访身边的人,记录他们对中学时代的回忆,并写下自己的发现和思考。这一环节显然在课堂上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走出课堂、走出教材,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回望我的中学时代”访问活动,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采访老师、父母、社会人员等,形成记录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上述教材栏目中的情境只是提供了一个学习探究的视角,由于种种条件或因素的限制课堂上可能无法体现或完成,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提供的视角带领学生走出教材,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设置主题任务或开发拓展活动来引领学生扩展视野、锻炼能力等,从而延伸教材的触角和广度。

教材是落实国家课程要求、影响教学实施的重要媒介。随着统编初中《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使用,作为教师应该主动加强与新教材“对话”,在研究与“再思考”的基础上结合教学模式加以创新并运用于教学实际,如此才能真正提升教学实效,继而才可能实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一鸣,王磊.彰显国家意志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时代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思想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18(4).

[2]朱小蔓,王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对教师的期待与引领[J].中国教育学刊,2018(4).

猜你喜欢
对话道德与法治教材
教材精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