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萍
突如其来的带班
首站我们来到青峰镇中心幼儿园。这是一所小学附属幼儿园,刚成立2年,多数教师是转岗教师,园长及中小学校长接待了我们。彼此介绍后,便来到中四班,我以为是观摩,了解区域创设及教师指导现状,没想到,他們提出由我来带班指导,看我是怎样指导孩子进行区域活动的。虽没有准备,但我还是从容地站到了40位孩子中间。我的大脑瞬间迅速运转,明确自己要怎样规范组织区域活动,向老师们展示哪些区域指导的关键点,结合幼儿现场游戏情况做哪些即时的指导示范……同时,要思考如何扮演好自己的双重角色——孩子们的老师、观摩教师的教研员,指导好孩子的区域活动以及教师的现场观摩,让今天上午的送教活动有效。
首先,我向老师和孩子们进行自我介绍,请孩子们自己计划去的区域,并根据中班孩子的发展需求提出了游戏中“合作”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建议。并且告知观摩老师观摩的重点:看孩子和材料怎样互动,看孩子和我怎样互动,看孩子和小伙伴怎样互动。孩子们迫不及待地进入区域游戏,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区域游戏的强烈喜爱。
本来心里还有一些忐忑,因为自己对这里的状况一无所知。可当站到孩子们中间,18年的带班经验让我有了自信。想想自己指导的主线应该就是来之前已经准备好的主题讲座“角色区的有效指导”中的教师指导策略,此时,我就是在讲座前先亲身示范演绎一遍。想到此,我顿时更加笃定。
由于我送教任务的重点是角色区的指导,所以我选取“小医院”进行了现场指导示范。小医院的设施设备很简单,只有一张桌子、一个听诊器、一个针管和几个药盒,孩子们的游戏也围绕这些材料进行:病人和医生、护士分别坐在桌子两端,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看病,护士开药、打针。游戏简单重复。我加入到孩子们的游戏中,调动他们的经验:“你们去医院看病的时候,在医院看到了什么?医生、护士、病人会做什么事情?”……引导幼儿丰富游戏:“你们说病人看病要交钱,那要玩起来‘收费的游戏,你们需要什么,看看教室里有哪些东西可以帮助你们?”……在区域游戏结束后的“点评”环节,我和孩子们通过对话,回顾游戏中的乐趣和新发现,重点在“合作”和“解决问题”上。刚刚的游戏时间,孩子们对我有了一点认识,也愿意接纳我,我们交流起来毫不费力。区域活动就在我们意犹未尽的交流中结束了。
趁热打铁的教研
对孩子们的游戏指导结束了,我赶紧带着老师们进行一场趁热打铁的教研,加深印象,提升经验。我首先带领老师结合今天观摩孩子的游戏行为及我的指导行为开展研讨,并且梳理分析幼儿和材料互动的情况、材料支持幼儿游戏的情况、区域材料的层次性等。分析我的指导时,教师认为我非常了解孩子,能很快成为孩子们的朋友,梳理了我在游戏不同阶段的指导、不同游戏内容上的指导、游戏中出现的不同问题上的指导。通过教研,老师们主动反思出自己在区域游戏指导上的闪光点及存在的问题。
区域游戏在这里还刚刚开始,老师们对于如何引导孩子深入游戏还不是很了解,也比较发憷面对孩子游戏中出现的问题,担心把握不好,“教得太多”。通过现场对我的观摩,老师们纷纷表示获得了直观可操作的经验,包括区域游戏开始前、过程中、结束后分别对幼儿游戏给予哪些专业的支持,这些都会增强他们以后在区域游戏中与幼儿主动互动的信心。
接着,我又结合我事先准备的讲稿,简要地从区域创设的思路、游戏中的观察指导等五方面给老师们做了理论上的梳理,让老师们更深入理解我今天示范指导的意图。通过理论提升,老师们有了更加明确的思路,同时有更多的教师不只是倾听者,还敢于就今天的观摩以及他们平时指导幼儿区域游戏时的困惑进行提问,通过他们的问题可以看出,老师们的思考已经有了一定的深度。
首战成功,是25年的工作经验及充分准备,让我能够在不知情无准备的状态下专业、负责任地实践指导。有一位老师的话打动了我,也让我深感此行意义重大。他说,我感染了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自己也要像我一样,成为一个读懂孩子、尊重孩子的好老师。
离开青峰镇中心幼儿园时,我的心里多了一份温暖与自信。
一间教室里的现场教研
送教下乡之前,我根据当地教师的主要需求和自己的任务做了大量的准备,可到了现场,要针对现场教师的反应、需求和反馈,灵活机动、不断调整自己的计划和实施步骤,可谓每时每刻都是挑战。但是我并不畏惧。上午的活动给了我经验,下午我信心满满地来到了城关镇中心幼儿园。
与上午的活动内容完全不同。在幼儿园领导及老师们的热情接待和殷殷期盼中,我来到了一个中班,在这里,我要就这个班级区域材料提供的有效性进行分析讲解。此时,观摩的老师们已经坐在班级区域中了,拿着本子和手机,脸上是认真和期待的神情。环顾观摩的老师们,有一少部分老师已是熟面孔了(参加了上午的活动),对于他们来说,现场材料分析正好可以强化理解上午的内容。而对于大多数没有参加上午活动的老师,我要尽量讲得浅显易懂,因为没有了看我和孩子们互动的直观感受,单凭听,老师们理解和接受起来都有难度。
我从区域设置的整体感觉说起,材料很丰富,能够看出区域划分,并有明显标识和区域规则,玩具柜格子里摆满废旧材料及教师自制玩具,有游戏氛围。由于该班没有创设角色区,我就以美工区材料投放的适宜性进行讲解。首先,我带领老师们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体现艺术领域核心价值的关键词——欣赏与感受、表达与创造,让老师们明白美工区创设的宗旨和核心价值。其次,结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及培养目标、指导建议,带领老师有针对性地分析该班美工区材料的投放。为了让老师们更好地理解,我请他们一起动手,将美工区材料重新归类摆放,并结合班级春天的主题活动,找出跟春天有关的操作材料。实际操作中大家发现,这方面的材料少之又少。对此,我讲解了如何结合班级近期活动目标调整区域材料。对于如何体现材料的游戏性和层次性,我是以这个班区域中“纸团粘贴数字”“汉字轮廓”的材料来说明的,如改变轮廓造型、改变纸团的大小和长短等。一个下午的互动教研,老师们对如何通过材料的投放实现隐性指导有了深入理解。
此时,这一天发生的林林总总都呈现在我的脑子里,孩子们活泼热情、老师们认真好学,我的脑海中也装满了教师和幼儿区域游戏各种表现的案例,使我对送教地区区域游戏现状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也在思考,接下来的支教活动应该如何调整。
一天跨越三个年龄班的指导
今天我们来到郧阳县的柳陂镇中心幼儿园和青曲镇中心幼儿园进行一天的入班指导,内容是班级区域环境创设及教师区域指导策略。我的任务是上午在柳陂镇中心幼儿园的一个小班、一个中班指导,下午在青曲镇中心幼儿园的一个大班指导。一天要跨越三个年龄段,对我也是不小的挑战。但转念一想,这也是一个绝好的机会。因为前两天的送教指导中,我发现,老师们组织区域游戏有困难的核心原因是,他们缺乏对幼儿不同年龄特点的了解和把握。今天下雨,可是许多老师从很远的地方坐了一两个小时的车赶来观摩,这深深打动了我,给了我力量。
在小班,通过示范,引导老师们理解幼儿游戏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幼儿平行游戏特点对相同玩具数量的要求等。在中班,通过示范,引导老师们看到幼儿游戏兴趣很浓厚,但是游戏空间不足、幼儿游戏角色认知不清晰等问题。例如“快乐烤吧”没有价目表,准备的钱票上面有数字10、20等,不符合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在大班,41名幼儿挤在教室边缘的活动区,一个区有八九名幼儿在游戏,互相影响。活动评价环节,我和幼儿互动问答,了解幼儿游戏的感受,也让教师通过倾听幼儿的心声反思自己在区域创设与指导上的问题,思考如何创设环境,让孩子们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
三个年龄班区域游戏指导后,我又带领全体观摩教师结合今天的所看所思,一起梳理不同年龄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典型表现及教师区域指导策略。教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我的直观演绎,各年龄段的特点及游戏水平清晰可见。
临时调整的专题讲座
送教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面向全县教师做一个关于角色游戏有效指导的专题培训,这也是一个理论提升环节。讲课的初稿是我在来这里之前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园多年研究成果及实践案例撰写而成的,那时候,我对于房县、郧阳县幼儿的游戏水平和教师指导水平全然不知。
但是三天的入园指导,与幼儿、教师亲密互动,我获得了许多一手案例,也对这两个县幼儿园的区域游戏水平有了全面了解。所以,头天晚上,我结合共性问题——对幼儿区域游戏价值、小中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各年龄段幼儿游戏表现等缺乏深入了解,重新梳理了我讲稿中的案例。对于这三天教师都经历过或是看过的,我就用我们在现场的案例进行说明;也有一些这几天尚未涉及的问题,还沿用我准备好的来自于我园的案例。这样的调整,老师们听起来更亲切,更能够与我产生共鸣。确实,讲座效果很好。老师们深感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他们对于区域活动的指导了解得更加透彻了。至此,我的这次送教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此次送教,我在教师、教研员、培训者三种身份中转换,在游戏现场做示范,在教研现场做引领,在培训现场做提升,给了当地教师一场立体的培训,带给教师对于幼儿区域游戏指导一些新的思考和理解。区域游戏在当地幼儿园还刚刚起步,老师们怀着极大的热情汲取着新的理念和信息,他们的认真向上深深感染着我,也带动着我不断调整方案、迎接挑战,尽我所能给予老師们最大的帮助。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我快速发现问题的能力、将各种教育资源整合加工利用的能力、准确选取关键问题开展现场教研的能力以及高度概括归纳总结的能力,等等,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很荣幸能参加精准扶贫这个项目,给了我传递我25年的教育感悟、教育智慧并奉献我的爱心的机会。让我和山区的教师携手共同成长,共同为我们热爱的学前教育事业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