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有效策略的探究

2018-05-14 10:26徐振梅
考试与评价 2018年7期
关键词:准确率计算能力有效策略

徐振梅

【摘 要】数学是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学科之一,也是当前教育中基础性的学科,数学的学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计算能力,尤其是在小学数学的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更是教学的重中之重。高效准确的数学计算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快速地掌握数学知识,极大地提升数学学习效果。但是在小学数学的实际教学中学生经常会出现计算算理模糊,计算过程粗心大意的情况,对此我们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帮助学生稳步提升计算准确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 计算能力 准确率 有效策略

计算是帮助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贯穿着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能力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近几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学生学习的信息渠道更广,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但是学生的数学思维减弱,运算能力下降,甚至连计算能力也出现了“危机”。当运算出现错误时,常会听到学生自责“粗心大意”,其实很多是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出现混淆、模糊引起的,这是引起运算错误的根本原因。小学生在做计算时出错率高、准确率低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现象。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对待这种现象,不要责怪学生粗心大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小学生生理方面的原因外,与学生的训练方式和学习兴趣等都有关系。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本文结合笔者的数学教学实际经验就如何提升学生的数学计算准确率进行探究,希望对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一、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断深入发展,注重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基础计算能力的培养,但是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环境紧张,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其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对数学计算规律掌握不熟练,计算结果往往出现误差,准确率不高,例如在混合运算中,学生往往弄混计算顺序,先算加减后算乘除,在细节问题上经常出错,最终导致计算结果出现错误,如在25×4+6×10=106×

10=1060计算中,学生明显弄混了计算顺序,没有先进行乘法计算再进行加法求和;二是学生的乘法口诀背诵不熟练,记错弄混了乘法口诀,最终导致计算结果出现错误;三是学生对数学计算能力准确度的重视程度不够,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将注意力放在解题方式和答题规范上,忽视了数学计算的细节问题,以上的问题导致了学生计算准确率低下的状况。

二、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

良好的计算能力不但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更可以增强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鉴于小学时期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理解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就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浅谈几点个人看法:

第一,创建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学习兴趣是支持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培养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可以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利用率,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积极地创建有趣的教学情境,增添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学习环境中提升计算能力和准确效率。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加强应用题的练习量或采用开放式教学模式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能力,从而让学生发现数学解题的趣味性,“计算1+2+3+4+5+6……+98+99+100=?”让学生可以在探究性学习中发现规律,换位相加最终得出50×100+50=5050的结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第二,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对学生进行教育,教育学生要养成细心、认真的良好习惯。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算理和熟练地掌握算法等原因。但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数字、运算符号写的潦草,抄错数和符号;有的学生审题不仔细,往往只看了一半就动手去做;有的题目算完便了事,没有验算。因此出现了同样性质的题目,有时可能算对了,有的可能错的现象。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重要保证。计算教学中良好学习习惯包括:一是规范书写。要求学生认真按格式书写阿拉伯数字和运算符号,字迹要端正,这样能有效地避免“看错”毛病的发生。教师要率先垂范,对学生有明确要求,作业设计要精心,避免学生产生应付的心理。二是清晰审题。这是计算正确的首要条件,审题要审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还要审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能简便就简便,,做题前要做到心中有数。三是认真计算。要求学生凡是抄下来的都校对。学生作完题后,再一次校对计算过程的准确性,做到不漏不错。四是仔细验算。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习惯。我认为要把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重要环节来严格要求,计算完一道题后,或采取笔算验算,至少也要采取口算、估算验算;教师对验算要有明确和有力的措施,消除学生计算后再去验算感觉厌烦和抵触情绪。五是养学生打草稿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不喜欢打草稿,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教师布置了计算题,有的同学直接口算,有的随便在书上、桌子上或者其他地方,写上一两个竖式,算是打草稿,这些都是不良的计算习惯。针对这一情况,我要求学生和作业本一样准备专门的草稿本,认认真真地打草稿,我定期检查落实,学生慢慢地会养成这一良好习惯。

三、结语

综上言之,准确良好的计算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前提保障,也是一项基本的生活技能,但高效快速的计算能力不是短时间可以养成的,这需要教师长期的工作努力,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建趣味性课堂,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稳步的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孙艳琴.探讨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措施[J].赤子(上中旬),2015(15).

[2]严厚泉.有效提高小学生计算准确率的对策研究[J].小學科学(教师版),2014(12).

猜你喜欢
准确率计算能力有效策略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厘清算理,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乳腺超声检查诊断乳腺肿瘤的特异度及准确率分析
多层螺旋CT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效果及准确率分析
不同序列磁共振成像诊断脊柱损伤的临床准确率比较探讨
颈椎病患者使用X线平片和CT影像诊断的临床准确率比照观察
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
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进阶式培养策略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