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搜寻匹配模型构建

2018-05-14 11:47杨秀丽
教育与职业(上) 2018年7期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

[摘要]文章以乡村振兴为背景,基于搜寻匹配理论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型,即“AAA+E”模型,“AAA”分别指代三个指标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评估体系(Assessment system,缩写为A)、预就职岗位分析体系(Analysis system,缩写为A)和人职匹配拟合体系(Accordance system,缩写为A);“E”则代表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搜寻匹配模型建立的环境变量(Environment,缩写为E)。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建议,包括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评估体系、加强农村劳动力市场职业岗位分析等,以实现现代农业、活力农村和职业农民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 搜寻匹配 新型职业农民

[作者简介]杨秀丽(1979- ),女,河北张家口人,河南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河南 洛阳 47102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西部地区农民工返乡创业与精准扶贫对接机制及配套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7AJY017)和2017年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供给侧改革视阈下河南省农村公共品供给农民参与机制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7-ZZJH-14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3-0020-06

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和效益,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三农”问题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国家对“三农”问题重视程度可见一斑。然而,2001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一直高于国际警戒线0.4,城乡人均收入倍差始終较高,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主体的农民增收效应不明显。这可能涉及两个问题:一是传统农业人才供给问题。劳动主体主导劳动过程,中国的问题说到底是农民问题,乡村振兴本质是农民能力与认知的振兴,而传统农业缺乏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二是农村就业空间问题。农民仅仅靠土地、外出打工还不够,应当在乡村建立居住和产业结合的共生体,让农村具备“造血”功能,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毫无疑问,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为农民开辟了广阔的就业空间,而如何以最迅速有效的方法使农民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在农村人力资本与劳动力市场之间实现衔接与反馈,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搜寻匹配理论系统分析了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性以提高工作匹配率和减少失业,并很好地解释了职位空缺和失业人口并存的现象。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市场存在的主要矛盾是劳动力受教育水平普遍不高,求职技能具有非常严重的传统农业限制性,替代性较差。这种情况恰当地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结构与劳动力技能结构之间的矛盾,而解决中国劳动力市场问题的关键在于供需之间的匹配。虽然非技能型劳动者在一定程度上只能满足非技能型工作的要求,但其可以通过相应培训成为技能型劳动者。在乡村振兴的大环境下,产业融合成为农村发展趋势,如果农民无法通过培训与劳动岗位实现良好匹配,或者无法通过培训实现产业间或者行业间的适当转移,将会降低其在农村劳动力市场的议价能力。因此,我国农村劳动力市场有必要建立规范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加强对农民就业的专项指导,通过增强职业技能提高农民在农村产业融合新形势下的工作匹配效率,从而提高现代农业的劳动生产率。

一、搜寻匹配理论

搜寻匹配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搜寻理论体系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与完善起来的。搜寻理论的雏形来源于Stigler提出的固定样本搜寻理论,主要被用于描述商品市场供需双方的搜寻过程。根据Stigler的观点,理性消费者在购买商品前倾向于搜集尽可能多的商品提供者的信息和数量,最终在一定数量的商品提供者中选取价格最优者,在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完成搜寻过程。在上述搜寻过程中,Stigler的假设前提是信息不对称且价格离散,理性消费者为了实现自身效用最大化需要搜寻尽可能多的信息,直到搜寻的边际成本等于其边际收益。

基于Stigler对于搜寻理论的诠释,一些学者把此理论从一般商品市场引申到劳动力市场领域,在充分考虑到劳动力市场很难达到出清状态,因此与一般商品市场特征存在差异后,对其进行了深入拓展。劳动力市场搜寻理论发展之初,其理论假设被设定为职位分布已知且信息透明,但是无法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这也引发一些学者倾向于从劳动力一方论证职位搜寻匹配过程,并将待业者关于是否就业的决策进行模型化论证。

鉴于以上理论只把劳动力一方纳入考量范围,未能完全涵盖劳动力市场所有主要相关主体,Peter Diamond,Dale Mortensen和Christopher Pissarides对已有模型进行了发展,就是通过把作为劳动力需求方的企业纳入模型框架中使搜寻理论更为完善,这就是人们熟知的DMP模型。此模型在考虑到劳动力市场提供方的劳动力需求之外,还把企业方,也就是劳动力市场需求方的行为进行内生化处理,为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效率提供了基础。至此,只关注劳动力市场供给的搜寻理论发展到供需双方双向搜寻匹配理论,整个理论体系已经更加完善且符合实际。

二、新型职业农民的搜寻匹配培训模型

立足搜寻匹配理论,本研究拟把就业搜寻匹配扩展到职业培训搜寻匹配,并构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型,简称为“AAA+E”模型。“AAA”分别指代三个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息息相关的指标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评估体系(Assessment System,缩写为A)、预就职岗位分析体系(Analysis System,缩写为A)、人职匹配拟合体系(Accordance System,缩写为A);“E”指的是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搜寻匹配模型建立的环境变量(Emironment,缩写为E)。在“AAA+E”模型中,考虑到真实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过程中,乡村企业和新型职业农民双方是在信息不对称前提下进行有摩擦匹配,因此培训环境变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型职业农民与企业之间的搜寻匹配,同时三个指标体系又对环境存在影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环境,可以说AAA指标体系与外部环境E之间相辅相成。从表面来看,环境因素似乎作为外生变量影响着三个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估,进而对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影响并加以制约,但却是其他几个变量不可或缺的参考因素。如22页图所示,环境因素(E)制约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评估体系(A)、预就职岗位分析体系(A)与人职匹配拟合体系(A)三大体系,处于宏观层面的主导地位。同时,三大体系在彼此间的相互作用中达到平衡,并不完全依赖于环境体系。此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评估体系、预就职岗位分析体系与人职匹配拟合体系彼此间也存在相互关联和影响。

构建搜寻匹配理论视域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型,旨在通过对这一劳动力群体职业培训过程中的主客体与培训内容之间的匹配协调问题进行探究,本着农村问题由农民自身解决的研究思路,总结出一种适合农民在农村就业的职业培训模式,以解决农民人力资源、培训内容与农村企业三者间本质性的匹配错位问题,进而解决“农村发展”与“农民增收”的两大难题。在这一模型建构中,环境是宏观层面的影响因素,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评估体系和预就职岗位分析体系的建构是主要内容,人职匹配拟合体系的建构是关键,也是解决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评估体系与预就职岗位分析体系之间信息不对称的关键渠道。

(一)环境变量

“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國经济社会发展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其中农业秉持着深刻的社会性和公共性,不仅关系国家粮食供应与安全,也与新型城镇化密切相关。鉴于现代农业的特殊地位,农业新群体与农业新业态在农村应运而生。党的十九大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业、农村和农民发展创造了更加具有活力的环境。从就业的角度来看,主要体现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为农民提供了现代农业统御下的在农村从事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就业机会。面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生产力的提高一方面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另一方面也对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与农村区域和谐劳动关系构建提出了必然要求。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重点是产业,出路是融合,农民通过培训成长为新型职业农民,满足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人力资本需求,实现新型职业农民与农村产业就业之间的人职匹配显得至关重要。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评估体系

长期以来,“农民”二字承载更多的是一种身份象征,“面朝黄土背朝天”一直是中国农民的真实写照。我国农业就业人数从2000年的3.62亿人降至2017年的2.15亿人,农村“空心化”现象十分普遍,“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成为极为现实的问题。农业劳动力相对份额和绝对数量的减少,意味着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低,产业比较效益不高,使得更多的劳动力资源转移到高生产率部门。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农村产业融合成为趋势,农村域内各产业会客观地产生关联效应,产业间的劳动就业机会也会发生必然联系,产业间的投资乘数在就业中的作用将会更加显现,无形中对农民的职业技能水平提出必然要求。传统农民除了“种地”,似乎并不具备其他职业能力,也就无法适应新形势下农村产业融合对于人力资本提出的要求,因此农民职业化势在必行。由于农民自身物质资本有限,在职业培训过程中表现出很强的损失厌恶,侧面反映了农民群体的风险偏好并不始终一致。当涉及获益或者获益概率较大时,农民倾向于风险厌恶;而当涉及损失或损失概率较大时,农民则表现为风险寻求。这种不一致的风险偏好,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即降低由损失带来的消极后果。对于急需职业培训提升自身人力资本的农民群体来讲,如果不能很好地形成差别阈限,就无法有效地提高自己在劳动力市场的议价能力,更无从谈起自身的人生价值与目标实现。只有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力度,加快构建一支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队伍,才能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坚实的人力基础和保障。

(三)预就职岗位分析体系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必须在满足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以劳动力供给和岗位需求为基础,而岗位分析主要表现为厘清不同职业种类、各种职业种类的特征、不同职业群体的特点以及不同岗位任职资格等。随着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在传统农业基础上又衍生出许多新兴岗位,这些新兴岗位为农村劳动力市场提供了诸多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农民就业范围。对于农民来讲,囿于自身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存量不高,首选就业岗位主要集中于传统农业相关行业。岗位分析有助于农民从根本上认识自身的优劣势,在岗位要求的文化水平、技术能力与通过职业培训达成的预期效果之间完成契合度较高的人职匹配,实现农村劳动力市场需求方与供给方的效用最大化。

(四)人与培训匹配体系

人与培训之间的匹配体系应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培训内容与接受培训者之间达成匹配。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就业主要是农业耕作,虽然积累了很多经验,但对于科技文化水平的要求有限,农业也便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随着我国的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这种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农业领域,一方面是农产品质量的提升,差异化成为消费者体验主题;另一方面是农业供给侧改革赋予农民的历史使命不再是满足温饱,更要在去产能的基础上实现品质效益的提升。这对农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农民人力资源以量取胜的优势逐渐式微,使得这一群体的就业处于一个新旧模式转换阶段。资本全球化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大大扩充了生活、消费的种类空间,我国要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需要的是符合时代和国情的新三驾马车,即消费升级、创新及价值与文化回归。鉴于以上现状,实现职业农民培训与农村劳动力市场需求接轨刻不容缓。二是培训形式与接受培训者之间达成匹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从中低端走向中高端,需要农民技能的提升。人才供需错位、劳动力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不协调以及人口结构的变化给企业用工带来新挑战,在这个背景下,农民正成为农村产业就业的主体。农民面临就业难、招工难的“两难”问题,因此构建人与培训匹配体系势在必行。

三、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对策思考

(一)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评估体系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应立足于农村产业结构需求,以培养与农村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相匹配的技能型人力资本为主。相关部门与培训机构要有针对性地制定新型职业农民就业培训规划,把职业培训与预就职岗位所属产业技能鉴定相结合,构建适合农村产业发展与人力资本培育的职业培训体系。

具体来看,一是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长效机制。传统农业对于农民几乎没有专业化要求,农民耕作技术主要来源于世代相传的祖辈经验,农民身份也只限定于生产者,其结果就是我国农业生产投入大、成本高,市场竞争能力弱、效益低,难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农民持续增收压力大。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新型职业农民呈现明显的“供给侧”问题,现代农业劳动力供给数量充足而质量堪忧,供需不匹配问题突出。因此,有必要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大环境下把农民就业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就业培训作为农民在农村就业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二是有针对性地提高农民就业质量,实现农民预从事工作的职业化。在农村产业融合背景下,农民就业范围拓展,不仅是传统农业,还应包括农业相关加工业、服务业等。因此,有必要精确选择农民培训内容,制订符合农民自身特征并与农村产业结构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农民的实际工作能力与实践效能。三是重视职业培训的指导工作,实现农民农村就业过程中的人职匹配。有关部门、企业和培训机构要通过各种切实可行的方式让农民充分了解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具体需求,尽量实现农村劳动力市场就业的信息对称,提供“就业、培训、创业”一体化的管家式系统服务,让农民明白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发现自我职业取向和农村就业现状与未来就业图景之间的矛盾,调整好心态。四是农民需要调整自身在传统农民时期形成的习惯,发挥农村一二三产业就业的主观能动性,在充分了解自身特征的基础上实现就业时的人职匹配,从而在和谐的氛围下实现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总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需要立足农村产业结构现状,通过人力资本积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人职匹配。

(二)加强农村劳动力市场职业岗位分析

搜寻匹配理论的立脚点是在搜寻的基础上完成匹配,所以针对职业岗位需求的培训与农民劳动力供给的分析显得至关重要,即在彼此搜寻的基础上对职业岗位需求与人力资源所需职业培训进行匹配分析,是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环境下农民就业的关键。劳动力市场是个动态的环境,其岗位需求虽然具有一定的前瞻性,但渐变性和不可预测性才是其主要特征,需要相关主体和培训机构具有高度职位敏感性,可以随时进行相应调整。搜寻匹配理论不仅考虑到劳动力市场需求方,也就是就职岗位提供方,同样也把劳动力市场供给方,即人力资源纳入考量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促成共享行为的基础。共享是一个群体性行为,需要具备参与、协调、组织、领导和创造能力,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为了更好地在供给前提下完成劳动力市场职业岗位分析,需要借助生产力进步的一切力量,如互联网。互联网发展促成共享经济的兴起,这是草根逆袭的历史性机遇,特别适合农民的参与。可以通过建立农民信息服务中心、乡村工作站和O2O服务平台,导入各种社会资源,让社会财富在农民中进行再分配,使农民获得充足的创业和创富机会,帮助农民实现增收目标,建立农民群体的信任和共享关系。在对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前提下的职业进行分析时,还应该考虑到职业收益,也就是农民的劳动报酬及职业发展上行空间,这对农民来讲是完成自身人力资源的价值实现,对于企业来讲是找到体现效率的人力资本与提供岗位匹配,对整个经济社会来讲则是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效用最大化,进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三)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匹配度

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就业不匹配现象,也就是劳动者的职业水平与工作所要求的职业水平之间的不相称状况,农村劳动力市场也是如此。根据两者相对的高低可以区分为适度就业(adequate employment)、过度就业(over employment)和就业不足(under employment)三种情况。如果劳动者的职业水平与工作所要求的职业水平持平,则称之为适度就业;如果劳动者的职业水平高于工作所要求的职业水平,则称之为过度就业;如果劳动者的职业水平低于工作所要求的职业水平,则称之为就业不足。而匹配度是用来关注高质量的就业能力、高质量的就业岗位和它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之间的匹配程度。在信息尽量对称的前提下对就业岗位进行恰当分析,是实现匹配的关键。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搜寻匹配模型的整体来看,基于职业培训的农民专业技能供给是核心,其就业匹配问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的就业质量。那么,怎样的搜寻算是有效搜寻,怎样的匹配算是最佳匹配,如何在农民中实现搜寻匹配并检验其效果?

一是在信息对称的前提下实现人尽其才。随着中国经济进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阶段,劳动参与率无限扩张阶段已经成为过去时,目前的主要任务回归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把人口意义上的中間群体转化为经济意义上的中等收入群体。农民自身的人力资本与就业企业提供的职位是否匹配是衡量人职匹配的重要指标,而匹配的前提则是定位搜寻。搜寻匹配理论的最终落脚点是劳动力市场的职位供给与需求高度融合,保证充分就业。因此,农民必须在搜寻匹配理论的指导下,通过与职业培训的相互信息搜寻与结合,完成自身就业质量的提升,提高自己的劳动力市场议价能力,实现劳动力市场的充分就业。二是在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实现动态反馈。从经济学角度来讲,寻租成本为零与政策资金的机会成本为零实际上意味着政府投入的政策资金为零。要想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面发力,仍需要实施更大力度、更广泛意义上的再分配政策,在协助农民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增进全体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把我国人口红利从数量上的红利转向质量上的新红利。要改变过去那种单纯依靠人口数量增加提高人口红利的方式,通过提高人口素质,尤其是提升农民人力资本,实现人口红利质量取胜。

(四)优化就业环境

作为劳动力需求方,企业经营的主要目的是实现效益最大化,因此会尽可能降低人力成本,也就不可避免地会在劳动力职业培训方面缺乏长远考虑。这就要求各行业用人单位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农民实现人职匹配的就业提供机遇与支持,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和技能培训,转变企业用人观,增强劳动力资本观念,科学管理和使用农民劳动力资本,为农民再就业创造更多机会。同时,要加强国家就业政策的宏观调整,为农民就业提供更多机遇,将农民“就业难”问题纳入到我国劳动力就业保障体系中,为农民就业提供根本保证。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背景下的社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劳动力资本市场的信息共享机制,既要着力提高农民的素质,也要为其在农村就业、安居创造条件。此外,还要在全社会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持续打造学习型社会,努力建设学习型社区、学习型政府、学习型企业等,不断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工作技能,通过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增加劳动力供给。

[参考文献]

[1]常理.“十三五”时期末我国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0万人以上[N].经济日报,2017-04-04.

[2]胡鞍钢.创造农村就业,推进乡村振兴[N].农民日报,2017-12-23.

[3]刘渝琳,熊婕,郑效晨.异质性劳动力与岗位的匹配研究:基于纳什均衡对我国失业与用工荒问题的解读[J].管理工程学报,2016(2).

[4]穆睿.搜寻匹配理论研究综述及其政策启示[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5]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庄锦英.经济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15.

[7]宗锦耀.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培养强劲发展动能[N].农民日报,2017-12-16.

[8]Mortensen D T,Pissarides C A.New Development in Models of Search in the Labor Market[J].Handbook of Labor Economics,1999(3).

[9]Stigler G J.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 [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61,69(3).

猜你喜欢
新型职业农民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基于参训意愿分析的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训研究
四平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
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的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生产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探析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机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