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燕
英国课程理论家斯滕豪斯在“过程模式”课程理论中提出“教师即研究者”的观念,即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他强调教师要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以及反思性的探索方式研究课程。因此,教师作为行动研究者,应确立生活中处处有课程资源的观念和运用课程资源进行教学的思想,通过创造性地开发与运用课程资源,使课程教学不断呈现出新的面貌。体育器材的创新开发和运用,就是对“教师即研究者”的最好诠释。在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应该如何进行体育器材的创新开发和运用呢?笔者将结合本次活动课例,谈谈所思所悟。
一、自制器材,变废为宝
利用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制作成体育器材,变废为宝。如,水平二(三年级)《动感小蹦床》一课,执教教师在废旧的汽车轮胎内侧上缘缝上尼龙绳将其制作成了“小蹦床”,自制的“小蹦床”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耐磨性好、重量适中、安全实用、经济实惠(大约5元一只),在教学中发挥了良好的辅助作用。课堂中,教师从最基本的网上体验、平衡站立开始,让学生初步体会网上的基本动作过渡到学习“小蹦床”的等级动作,发展了学生的柔韧性、平衡性、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了学生敢于挑战、乐于分享的优良品质。学生2人一组在教师自制研发的“小蹦床”上,体验各种网上平衡和体操基本动作(叉腰跳、两臂上举跳、带臂跳),同伴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享蹦床的乐趣。再如,水平二(四年级)《小足球:脚内侧踢球》一课,教师将音乐课上学生坐的小方凳与废旧的小足球有机组合制作成了“足球凳”。该器材贯穿整个课堂,从围绕“足球凳”进行热身活动,到自主练习踢固定球、近距离对准目标(足球凳)脚内侧踢球、2人一组在2个凳之间跑动中踢准等练习,各个环节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踢球时脚触球部位及对触球方向的控制,同时提高了练习密度和学生的学练兴趣。
二、创新器材,改造组合
体育课堂上新奇体育器材的出现,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励他们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如,水平二(三年级)《游泳:陆上模仿——漂浮与滑行》一课,执教教师对儿童感统训练器材塑料平衡滑板车(网上购买)进行了加工改造,在其上面焊接30cm厚的不锈钢板,制作成了动感“滑板”,带领学生进行坐姿滑板移动——熟悉器材、俯卧平衡——“漂浮模仿秀”、滑行滑动平衡——蹬壁滑行漂浮、身体转动平衡——快乐大转盘等练习,同时配以不同方向、多种形式的漂浮滑行练习,使学生能在“滑板”上保持正确的姿势,体验水中的本体感觉,将游泳的漂浮与滑行在陆地上演绎得精彩纷呈。DIY器材带给学生全新的体验,学生见到如此新奇的器材,显得异常兴奋,积极参与到每一项练习中乐此不疲,学得开心、练得有效。课堂教学中,要想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自身也需要有好奇心和探究精神,要时时关注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事物,激活学生主动学练的内在驱动力。
三、新颖器材,一物多用
新颖器材设计独特、色彩艳丽,视觉上带来的愉悦感、新鲜感能提高学生的学练兴趣。因此,教师要带着发现的眼光,努力挖掘体育器材新的使用方法,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如,水平二(三年级)《投掷:反手投掷胶圈》一课,教师用国际田联少儿趣味田径器材中的彩色接力胶圈为教具,一圈多用,教学高效。通过组织学生手持胶圈“开火车”“放烟火”进行热身;玩一玩套圈、抛圈等小游戏,为主教材的学习做好铺垫;学一学侧对目标反应性游戏,让学生建立正确动作表象,并通过限制条件,不断完善其投掷动作;比一比谁投得远,巩固学生投掷动作,增强团队合作能力;乐一乐“跳起接圈”游戏活跃课堂气氛,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再如,水平二(四年级)《跑:彩虹“8”字跑》一課,执教教师通过新颖器材彩虹伞,吸引学生的眼球,通过找彩虹伞的颜色、按颜色绕彩虹伞跑圈、分组绕彩虹伞“8”字跑等练习,为学生营造了自我体验、自我学练、小组合作的“8”字跑练习场。水平二(三年级)《轮滑:基本站立姿势》一课,执教教师利用“笑脸高跷”(儿童感统训练的器材)作为“平衡器”辅助教学,“木头人”游戏,让学生掌握脚掌在平衡器上站立的正确部位及脚趾用力抠住的细节;“高人矮人”游戏,使学生明确踝关节立直、膝盖微屈、上体稍前倾的基本站立姿势;“照镜子”游戏则加深学生的动作记忆;通过“踩高跷”“金鸡独立”等游戏,让学生双脚穿上“平衡器”,提高平衡保持能力。
四、生活用具,一物巧用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努力让体育走进生活,使体育生活化,此次活动中许多参赛教师对此做了有益的尝试。如,水平二(三年级)《持轻物侧向投掷》一课,执教教师运用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毛巾作为上课器材,组织学生通过“抓尾巴”“毛巾操”等活动来进行热身;基本部分,指导学生运用各种形态的毛巾进行快速挥臂练习,在“阻力毛巾”(2人合作)、投“毛巾结”“毛巾球”等练习中体会侧向投掷蹬地转体、快速挥臂的技术动作;游戏“保卫阵地”愉悦学生身心,培养合作精神;素质练习“合作接龙”,发展学生体能,培养规则意识。本课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巧变器材,激发了投掷兴趣,学生充分利用器材,既学会了投掷技能,又体验了投掷乐趣。如果教师在课结束前,抓住“毛巾”资源对学生进行清洗毛巾、讲究卫生、毛巾还可以在体育课中怎样玩等方面的引导,教学效果将更好。体育来源于生活,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开发体育器材,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五、常规器材,一物妙用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锻炼兴趣,增强锻炼身体的实效性,为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生动活泼、全面发展创造必要条件。
在教学中,要发挥常规器材的多种功能,一物妙用。如,水平二(三年级)《技巧:跪跳起》一课,执教教师将60×60cm的体操垫,设计成扇形、回字型、十字型等不同的组织队形进行教学。同时,在教学中,通过不同形式的垫子摆放,让学生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练习中掌握了跪跳起的动作要领。
如,将一张体操垫的一半放在另一张体操垫的前半部分,或一张体操垫对折放在另一张体操垫的前半部分,进行“上、下台阶”练习、低处向高处跪跳或高处向低处跪跳练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