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学生“工学交替”管理和监控研究

2018-05-14 17:42张剑桥
知识文库 2018年8期
关键词:工学交替学徒导师

张剑桥

我国职业教育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就,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伴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步结束、粗放式发展经济导致生态环境和资源难以承载等客观事实,因此,转变社会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技术升级,成为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核心内容。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与技术升级导致了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应对这种市场人才结构需求的改变,调整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职业教育要解决的重要课题。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最佳选择之一,也是职业院校主动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

“现代学徒制”起源于联邦德国的职业培训,二战后成为职业教育的主导模式,并形成了配套的国家制度、教育制度模型,推动了国内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学徒制”的实现形式也不同,且学徒制教育正在不断地增长与创新中。

课程的设置注重专业性和实用性并重教学内容是教学工作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瑞士的“三元制”,即学徒培训制度由企业、职业学校和行业培训中心共同举办,企业提出培训或教学的内容要求,行业与学校制定标准,学校、企业共同实施教学、行业监督质量。这种模式与德国相比,不但具有校企双元育人和学徒的双重身份的典型特征,而且学徒有更为宽广的学习与从业选择空间。在合作教育模式中,学徒、教育机构和企业之间是一种伙伴关系,参与的各方有自己特定的责任。总之,现代学徒制均为西方经济发达国家职业教育的主导模式,其工学结合的实现形成具有较大的灵活性,但都遵守德国学徒制的“双重”身份、“双元”育人、产教融合,并以培养学生岗位能力为根本的原则,因此,调动企业主动参与职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积极性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而国家的法律政策支持是根本保证。

与国外相比,我国学徒制的建设处于基础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但还没有明确完善的法律、政策和制度支持,缺乏根本性的保障,而且国家层面尚未形成实施现代学徒制的顶层设计。第二,没有真正实现学徒的“双重身份”。第三,职業培训与职业学历教育没达到有机的衔接。第四,没有准确把握人才市场的需求与发展规律,没有真正找到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的核心利益点和学徒的个人利益平衡点,没有调动起企业联合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积极性。

实现现代学徒制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问题:

(1)探索与实践取得的成效,通过校企双方的共同探索与实践,物流管理专业得出了这样的初步结论,只有根据不同类型企业需求,采用不同的招生方式,招收不同生源的学徒(普通高中、中职毕业生和企业员工),采用不同的实现方式,才能培养与企业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校企合作,以“双元育人、交互训教、在岗培养;学生双重身份、工学交替、岗位成才”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现代学徒制培养人才,企业更加认同了中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2)现代学徒制学徒双重身份界定问题。在解决从非在职员工中所招学生的学徒身份问题时,物流管理专业采用的是学徒、企业和学校之间签订三方协议方式,这种方式与劳动法中的劳动用工合同还有所区别。在实际探索中,学徒与企业签订了类似劳动合同的三方协议,在岗学习期间享受正式员工的薪酬福利待遇,其双重身份和国际界定学徒双重身份的惯例不完全相符,急需相关部门和专家根据我国现阶段实际情况,对现代学徒制学徒的双重身份进行实事求是的界定。

(3)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思考与建议通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物流管理专业深深地感受到,现代学徒制是开启企业从单纯用人、订单培养转化到企业全程参与育人之门的金钥匙,是推动校企深度合作,实现双元育人的发动机。职业教育只有植根于企业才能焕发勃勃生机,而现代学徒制就是职业教育植根于企业的最佳途径之一。同时,物流管理专业也深深地认识到,社会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的转型与技术升级,导致了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与劳动力的流动,而劳动力流动和岗位技术升级对劳动力技术技能的提升需求,是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根本推动力。

基于以上的思考,实施现代学徒制必须创造两个大的环境条件,一是政策环境条件建设和内涵环境条件建设。根据我国目前推行现代学徒制工作的实际情况,尽快出台扶持我国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为推动我国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提供根本性的保障。二是建议教育部协同有关部门按照项目建设的方式推动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在经费和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引导、鼓励地方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在职业教育经费的分配上向现代学徒试点院校倾斜,确保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

为了保证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双方应根据以上基本要求建立导师的基本任职标准,除考虑现代学徒制教学所需的岗位工作能力、职业教育能力外,还考虑师资团队为企业技术升级的服务能力。同时还要构建校企“互培共用”的长效机制,实施现代学徒制导师的岗前培养制度和达标上岗制度。“交互训教”是指学校知识导师和企业技能导师通过交互授课的方式培养学徒,其中知识导师一般以集体授课与理论研讨为主,企业导师以师带徒方式授课,所以企业导师的授课人数多于学校的知识导师。基于上述情况在高职的现代学徒制工作中应适当扩大企业导师的比例,因此,高职院校基本办学条件中关于兼职教师的比例限制应考虑做一定的调整。

总之,产业结构是人才培养模式选择的根据,专业性质和企业需求是选择实现方式与途径的依据。在实施现代学徒制时,物流管理专业应考虑当地的产业结构、专业的性质;准确把握合作企业的利益核心点;努力争取当方政府的政策扶持;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加强内涵建设,将职业教育植根于企业之中,这才能推进现代学徒制顺利实施。

(作者单位: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工学交替学徒导师
今日菜色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如何处理好干与学的矛盾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工学交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
以承接旅游服务外包为特色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