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纪录片在现代媒体影视领域内已经成为十分重要的内容及组成部分,在整体影视行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当前数字环境下,在纪录片创造过程中,对于其叙述及表达也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因而在纪录片的创作中,应当结合数字环境背景,科学合理进行叙述及表达,从而使纪录片创作取得更加理想的效果,提升纪录片质量,满足观众更高的精神需求。
关键词:数字环境 纪录片 叙述表达
相较于其他形式的影视类别,纪录片对事件的表现手法有着独特的要求。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纪录片的创作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因而更好地结合数字技术进行纪录片创作也就十分必要。创作者应当结合新时代特点更好地进行叙述及表达,从而提升纪录片质量,促使纪录片能够更好地发展。
一、数字环境对纪录片创作产生的影响
(一)数字环境使纪录片大众化传播得以实现
在传统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传播主要依靠电视栏目,受众范围较小,而数字技术的出现及应用可为纪录片传播提供大量共享资源,使纪录片传播突破时空限制,确保人们在任何时间及地点均能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纪录片观看,并且能够对纪录片中相关信息进行再次传播。这种聚合传播效应,能促使纪录片大众化传播得以实现,在此基础上也就能够使纪录片的收视率及影响力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数字环境促使纪录片实现开放式传播
在传统媒体环境中,纪录片的创作相对比较封闭,在策划及制作方面具有主观性,产生相关社会效益也比较单一,通常都是通过观众或者学者访谈及评论进行反馈。数字技术出现后,纪录片的创作及传播有了新型交互平台,在选题策划、拍摄风格与幕后花絮等方面,官网及微博均可提供交流及调查途径,使民众能够广泛参与其中,提高社会影响及效益。此外,对于纪录片开放式传播而言,其还体现在影片美学风格方面及观念包容性方面,可依据不同受众需求使纪录片创作艺术观念更加丰富,使现代视觉美感得到较好的展示。[1、2]
(三)数字环境促使纪录片持续性创作成为可能
在数字环境下,各种数字化融媒体的层出不穷,促使纪录片一经推出便会得到较以往更加迅速直接的受众反馈。这种创作者与接受者之间的频繁互动,促使纪录片创作团队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回应的同时,也激发其后续创作的灵感与动力。于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取得高收视率的纪录片推出系列作品,并被持续关注,掀起收视热潮。
二、数字环境纪录片创作存在的问题
(一)创造手法过于模式化
就纪录片发展历程及发展现状而言,其创作手法表现出模式化的特点。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常用手法主要包括探索式、再编式以及观察式。就这些创作手法而言,其中实际应用最广泛的就是观察式创作手法,这种创作手法的运用导致在纪录片创作方面表现出盲目跟风的现象,一旦某作品获奖,其他创作人员就会进行仿效。另外,由于过于注重理论定义,在实际创作中往往依据统一模式及方法进行,最终使模式化创作格局出现,对纪录片的创作及发展产生严重阻碍。
(二)主题思想过于庞大
由于纪录片自身特殊的文化价值影响,当前我国纪录片通常都是由官方媒体掌握,大多数纪录片的主题思想往往过于宏大,实际内容往往比较空洞。目前,由于受到数字环境影响,纪录片内容也不断得以丰富,然而仍旧无法突破种种限制,在进一步持续发展方面仍旧有一定问题存在,影响其进一步良好的发展。[2]
(三)创作水平参差不齐
随着近年来数字媒体的不断发展,大批独立制作人和影视爱好者开始意识到创作平台的优势,并迅速抢滩占位。这其中不乏一些拥有较高素养和技术水平的专业人士,数字环境的优势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更好的空间和高度,但也不可否认,其中不乏一些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低劣的作品。门槛低了,质量的衡量标准却相对滞后,鱼龙混杂的现象必须得到应有的重视。
三、数字环境下纪录片创作中有效叙述的表达途径及策略
(一)提高纪录片作品的视觉表现力
在当前数字环境下,在进行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为能够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应当积极突破传统创作方式存在的限制,与受众实际需求相结合,在纪录片创作中适当融入更多的美学元素,从而保证作品能够被社会广泛认可,从而使纪录片创作获得成功。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纪录片中具备的美学元素可使社会大众对其更好地接受,因而创作团队应当对这一方面因素进行充分考虑,与实际创作需求真正结合,将时尚元素及情感元素适当融入作品中,加强纪录片与观众之间的联系,从而增加记录片的吸引力,使纪录片得以更好地传播。比如在《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系列纪录片中,创作人员将美食文化及美食记录适当进行结合,并且融入一定情感元素,使受众在欣赏影片过程中能够得到情感激发,从而获得较大成功。
(二)丰富纪录片作品形式
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为能够使其更好地进行叙述及表达,得到更多社会群体的认可,还需要进一步丰富纪录片的创作形式,使不同群体的需求得到满足。在过去的几年里,尤其是在2015年到2016年短短两年中,在“互联网+”概念的影响下,借助于互联网的帮助,纪实影像的下载点击量高达49.4亿次。受众的观影需求各异,类型各不相同,人们发现,“当纪录片遇上了新媒体”,一扇扇窗户被迅速打开,纪录片的春天突然来临,影响力不断加深。平台的不断完善要求在纪录片的创作过程中,應当科学合理地分析受众需求,在此基础上与受众实际需求相结合,对多元化创作方式进行探索,从而使新时期社会大众欣赏需求得到满足,保证纪录片创作能够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此外,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应当选择人们比较容易接受的形式,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三)科学合理创新纪录片语言形态
随着当前影视行业中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在纪录片创作方面逐渐开发出越来越多的语言形式,尤其在现代特定的社会背景下,很多纪录片的创作人员对于纪实重要性有着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因而在实际创作中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对多种语言的表现形式进行积极探索,从而促使纪录片创作质量得以有效提升,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接受及认可。比如在《故宫》这一纪录片中,在实际创作过程中便对多种高新技术进行应用,如3D数码复原技术、实景拍摄技术以及二维动画技术等,从而在影片中营造出更加真实的环境,促使受众得到强烈视觉感受,增强了纪录片的传播效应,获得社会大众广泛认可。[3、4]
四、结语
在现代科学技术及影视行业不断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纪录片创作也得到较好发展,并且纪录片在整体影视作品中也逐渐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当前数字环境影响下,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为确保能够得到更加理想的效果,相关创作人员应当清楚认识数字环境对纪录片创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有效方式进行纪录片创作,确保纪录片内容得以更好叙述及表达,保证人们需求得到更好满足,以便能够使纪录片得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促使其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剌海东.新媒体对纪录片制作与传播的影响[J].新闻传播,2017(20).
[2]张惠宁.新媒体时代的纪录片创作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7(19).
[3]沈俊楠,江山.全媒体时代下的纪录片创作初探[J].视听纵横,2017(04).
[4]宋晨绮,罗彬.中国当代纪录片的多元化发展[J].今传媒,2017(06).
(作者简介:叶子,女,研究生,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影视文学、纪录片)(责任编辑 刘月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