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帆 尹训飞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全球科技竞争愈发激烈。科技创新离不开雄厚的经济资源支持,各国的科技创新活动都有向大都市圈集聚的趋势。对我国而言,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科技强国目标,必须投入更大力量,寻找更多研发领域和突破方向,因而需要打造新兴的科技中心城市。成都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是抢抓机遇、勇担重任的一项战略部署,也是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最大的“加分项”。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呼唤新兴科技中心城市的崛起
貫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根本遵循。“创新”是“五大发展理念”之首。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引领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打开发展空间、提供物质保障、创造工作岗位、促进社会和谐的“金钥匙”。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首要任务是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使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份额不断提高。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内部、外部挑战,要求我们比以往更加重视科技创新。过去一个时期,借助全球资源、参与全球市场,我国的发展曾找到一条“快车道”。当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全球市场日趋饱和,原有的发展红利逐渐消退;随着我国在诸多高科技产业具备局部竞争力、与全球最高水平的差距日益缩小,美国等发达经济体倾向于凭借核心技术优势,遏制我国在全球价值链的进一步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环境,迎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只有坚持以自主研发为主,敢于进入科学技术的“无人区”,开辟新兴的科技领域,才能形成一批对人类文明有重大推动作用的原创性成果,使我国成为全球重要的科技输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建国以来,我国确立北京、上海等国家科学中心城市,培育了一大批产业技术创新活跃的新兴城市。但与美、欧相比,我国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中心城市较少,同时也缺乏在细分产业技术领域能够汇聚全球资源、引领全球创新的城市,科技发展在区域间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突出。随着我国经济体量逐步缩小与美、欧差距,我国有必要、有能力提升更多科技中心城市的发展能级,特别是在中西部地区培育新兴的科技中心城市,加大长期投入力度,夯实基础研发能力,培育顶尖创新人才,迈向全球科技前沿。
成都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具备多方面特色优势
第一,成都的科技和产业资源门类齐全,具有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科技中心的潜力。当前,科技创新的交叉融合特征愈发明显,技术跨界、研发协同是发展前沿科技的必要条件。成都都市圈经过长期的集聚发展,建立了完整的产业体系,涵盖制造与通信、能源、农业与生物技术、文化娱乐等行业门类;基础科学创新、应用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公共服务创新等各类创新活动积极活跃、密切联动,形成了“电子科技—软件系统—网络应用—动漫游戏”“工程勘探—设计施工—装备制造—运维服务”“气象科学—生态涵养—动物保护—旅游观光”等打通上中下游、在国内独具特色的创新链条。
第二,成都“科技研发+产业化”均衡协调发展,牢固确立比较优势。我国是全球制造大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是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相对于北京、上海等金融与互联网行业密集发展的城市,成都实体经济比重更大,制造业发展环境更为友好,新技术能够就地转化,适于技术型创业企业的发展。相对于深圳、苏州等新兴的制造业发达城市而言,成都在国家科研力量、教育医疗资源等方面具有优势,基础研究能够对产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撑,有利于孕育重大原创性科研成果。相对于其他几个文教资源丰富的国家中心城市而言,成都的产业体系更加完整、人才高地优势明显。
第三,成都不断优化政策环境,提升服务保障能力,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充分流动、自由组合、合理搭配。近年来,成都市立足国家战略需要,加强了区域总体设计,统筹协调都市规划、区域开发、产业布局、环境治理,布局各大产业生态圈建设,在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方面率先推出优惠政策体系,为推动科技创新提供最优的制度环境。成都市深化市场经济相关体制机制改革,人才、资金、土地等要素流动顺畅,国资、民资、外资等不同所有制经济相对均衡、充分协作、竞相涌流。成都军民融合发展的传统优势突出,在核能与新能源、航天航空、电子通信等尖端技术的民用化方面拥有成熟经验。
第四,成都是宜居宜业的新型大都市,领跑我国“新一线城市”。成都即将拥有两大国际机场,轨道交通网络、城市快速路规划建设达到一线城市水平,以国际化大都会的姿态迎接全球人才的汇聚。成都市域面积广阔,天府新区成为城市中长期发展的战略方向,远郊区县、卫星城镇发展空间充足,且得到良好的基础设施支持,为不同业态、不同层次的职住需求提供多元化选择,有效控制了中心城区的发展密度和生活成本。旅游城市的风光、田园城市的环境、文化都市的创意、消费中心的氛围,为长期留住创新人才、保持人才创新活力提供了重要保障。
成都建设全国重要的科技中心,应优先考虑几方面重点领域
成都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先进轨道交通、新能源和新材料、现代农业与生物医药技术等领域加快科技创新,形成各大产业“花团锦簇”的创新创业局面,打造国内领先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有国际影响力的研发高地。聚焦以先进制造业为龙头的产业集群,注重在产业升级中注入创新元素,在创新中布局新的产业增长点,大力培育产业生态圈、创新业态圈,将产业集群优势升级为创新集群优势。
强化战略前瞻思维,建设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基地。依托国家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中国软件名城”,发挥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的技术研发优势,参与建立基于化合物半导体、下一代互联网的“终端设备设施—基础网络服务—信息应用服务”技术链、产业链,重点发展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信息安全、软件产业、智能终端、网络通信、应用电子、物联网。依托成都高新区、天府新区形成广域产业空间布局,将成都建成极具影响力的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跨越发展,打造全球电子信息先进制造基地和全球软件与信息服务名城。
着眼关键技术环节,巩固提升航空航天科技研发基地。紧紧围绕先进材料、精密机电、制造工艺、系统控制、设计平台等关键环节,壮大本地研发力量,力争补齐我国技术体系的短板。依托淮州新城智能制造产业园、简州新城现代装备产业园等新兴产业园区,促进企业、科研机构集聚协作,推动航空航天产业设计、研发、制造、试验、维修等各环节协同创新。立足航空发动机、“北斗卫星”终端、大飞机制造等重大工程需求,加快优势产品示范应用和产业化,打造特色突出、创新力强、拥有知名品牌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巩固提升成都作为国家航空航天产业重要基地的地位,建设国际知名的中国航空城和国家航天事业战略支撑平台。
突出全产业链优势,打造全球先进轨道交通技术研发高地。以城市形态演进、复杂条件施工、生态环境保护、舒适乘坐体验等新需求为引领,探索轨道交通的新理念、新制式、新技术。以“全产业链、差异化、集群化”为主要思路,重点发展先进轨道交通工程机械、车辆装备及核心部件,新型轨道系统和新材料,掌握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深化新制式轨道交通系统成套技术。全面优化新都高新技术产业园、金牛轨道交通产业园、天府新区南区产业园等重点产业园区布局,将成都建设成国际一流的轨道交通创新和产业孵化基地、“一带一路”轨道交通装备出口与服务基地。
坚持基础研究先导,占据新能源和新材料技术制高点。加强新能源、新材料等关键领域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推动产业做大做强。在新能源方面,创新发展太阳能、风电装备及储能装备,优化发展核电装备;在新材料方面,重点发展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高性能氟硅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特种玻璃材料等规模领域,布局发展生物材料、稀土功能材料、新型功能涂层材料、激光晶体材料等高端领域。
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在现代农业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做出更大贡献。加快建设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发挥气象、生态领域研究优势,形成集现代绿色农业、高原高寒地区农业等特色领域为一体的新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以医疗应用为牵引、研发创新为主线,重点发展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产业技术,努力探索人工智能与医用机器人、智能化传感与生物仿真模拟等生物医药领域智能化技术。依托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成都医学城(温江),将成都打造成为国际医疗和健康服务首选目的地,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中心、产业孵化中心、高端制造中心。
相关政策建议
完善科技创新新体制新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科技创新驱动机制,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标准化,建立科技项目审批“绿色通道”,缩短审批时限。全面推进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加强对国内外知识产权的保护,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实行固定岗位与流动岗位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建立开放竞争、多向流动的用人机制。
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提升原始创新与核心技术突破能力,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保证基础性、系统性、前沿性研发持续推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科技资源,加强科技成果研发、中试、转化、推广、应用等环节的衔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入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激励企业研发的普惠性政策,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主体。
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构建产业生态圈良性循环。以构建良性产业生态圈、打造产业集群为抓手,着力打通科技与产业结合的通道,促进技术创新要素跟着市场走、跟着需求走、跟着企业走。贯彻落实《成都市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计划(2017-2020年)》,以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成都创造”领军企业的技术创新梯队培育为主要抓手,形成层次丰富的科技创新企业培育体系。统筹各方面优势资源,深化校院地协同创新,加快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载体建设,支持校地企共建一批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争创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建立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机制。
激活现有创新人才存量,多渠道扩大创新人才增量。加强创新人才引育,深化“人才+项目+资本”协同引才模式,加快建设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鼓励青年人才来蓉创新创业,实施本土人才自主培养计划。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契机,深化中德、中法、中韩等国际合作园区建设,进一步提升国际顶尖人才吸附力。优化配置人才專项资金,围绕重点领域引育创新型人才(团队),以重大项目引进带动优秀人才引进,实现优秀人才“引进来”“留得住”“上台阶”,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重点依托特色鲜明的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高等职业院校和大型骨干企业,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示范基地,建立产学密切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