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国忠 巫程成
[摘要]在国家大力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服务类高职院校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但由于受制于创新创业教育协同性不足、政策引导功能不强、院校内部自身动力不连贯等诸多因素,导致在改革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时面临困局。文章试图从协同创新视角剖析院校、社会、政府方面协同要素、创新要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探究构建多维协同的服务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协同创新 创新创业 教育模式 服务类高职院校
[作者简介]周国忠(1964- ),男,江苏太仓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副院长,教授;巫程成(1989- ),男,甘肃平凉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讲师。(浙江 杭州 311231)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6年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风险框架情境下大学生连续创业团队绩效反馈路径探究”(项目编号:Y201635297)和2018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创业者社会网络与创业学习对创业绩效的影响:驱动机制和调节效应”(项目编号:Z18JC05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8)18-0049-04
一、研究背景
当前,国家层面的相关政策和意见都十分重视并强调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并对创新创业教育做出了顶层设计,要求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专创融合”的课程改革促進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要想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取得好的效果,单靠校方力量是无法做到的,需要各种要素之间的互动、整合、协同,也就是说要求所有要素之间建立合作、动态和创新的协同体系。协同创新的理念就是开放、合作、共享,重在要素协同和要素创新。当前,我国服务业增长空间明显,亟须整合创新。从高职教育本身来看,其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作为全面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力点、稳步提升高职教育质量的串联线,势必将立德树人与创新创业战略在实践中进一步耦合。创业教育的特征是实践性,高职教育的特征是岗位就业,因此,将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开放共享,对阶段性或者局部性技术进行改良创新,是高职教育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有效途径。我们要从院校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出发,提升高职教育的实践性;从社会行业岗位能力标准出发,提升服务业教育理念革新;从国家战略规划出发,协同引领创新创业教育。
二、服务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协同创新问题剖析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协同要素方面
1.服务行业政府政策指导意见与组织管理方式难以协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具有协同创新思维的职业教育,任何职业教育目标的实现都离不开政府战略推动。目前,部分地方主管部门存在创新创业口号高涨、搭大台不唱戏或搭台但唱假戏等现象。部分以传统服务业为特色的高职院校,往往担心变革会改变旧格局唾手可得的利益,恐惧固化的教育培养能力难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导致对国家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理念与战略布置存在抵触情绪,难以扭转传统教育“知识灌输论”与“唯分数论”的教育组织方式,难以将创新创业的核心贯穿到教育改革路径中。
2.社会企业智力支持力度与高等教育改革要求难以协同。服务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涉及人群基数大、协调资源多,所以大数据与高科技人才的智力支持、行业支持左右着服务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格局的实践导向。尤其是旅游服务类高职院校,存在“众创”平台的创业数据与服务业研究部门对接时效性差,无法发挥社会创业智囊的智力支持与人才资源优势,以及行业龙头企业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改革合作意愿不强,无法发挥院校产学研的协作功能和实践育人功能等现实情况,阻碍了行业对服务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协同创新的支持。
3.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组织、课程体系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难以协同。创新创业教育重在组织平台搭建和专业课、创业实践课相结合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组织平台保障了实施创新创业教育的人力物力,课程保证了高职教育的本质。目前,部分服务类高职院校存在重专业技能培养而轻综合素质培养、重组织机制建设而轻组织平台育人、重创业项目而轻专业课程融合、重软件开发而轻空间硬件打造、重课堂教学而轻实践能力培养、重技术技能规范而轻服务创新思维激发等问题,特别是服务类高职院校普遍未形成协同性较强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和组织架构,严重阻碍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动能。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创新要素方面
1.政府考核评估方式与社会支持体系不匹配。政府精准服务姿态与市场创新开放性存在矛盾,政策评估即时反馈性与高职创业教育结果延时性存在矛盾,这些矛盾影响了政府和社会对服务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支持的匹配度。任何教育的发展与变革都需要政府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需要政府全面谋划和社会行业共同认可。缺乏行业属性的创新创业政策,难以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难以整合地方资源,难以营造社会大众宽容失败、不断进取的公众氛围,最终会导致政策提供的引导路径难以在高校落地生根。
2.社会服务能力与公众融资氛围不匹配。创新创业项目孵化阶段与资本的碰撞会导致大学生产生膨胀心理,也会让社会融资政策凸显矛盾,这既考验社会的创新服务能力,也考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连续性。创业融资的即时性保证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延续,创业氛围的开放性与失败的高容忍度保证了创新的延展性、政府服务能力的信任度,同时大学生也可在实践中体验服务意识和协作精神。2016年麦克思调查发现,创业孵化中心的前期支持、社会专业机构提供的匹配资源是高校大学生创业者获益最多的两项帮扶,但如今服务产业形态创新程度低、税收减免政策门槛多、行业融资瓶颈明显,无法有效引导服务类高职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持续合作。
3.实践育人理念与学生创新合作精神不匹配。高职教育的属性是融就业教育与高等教育于一体,既培养具有就业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又培养具有创新合作精神的实践型人才。目前,部分服务类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重社会服务技能教育而轻创业精神培育、重社会实践能力而轻理想信念塑造、重高职实训平台实习而轻学校内部传统文化建设、重学业成功而轻学业过程心理幸福体验、重个人达到满足的成就动机而轻和谐关系中的自我实现等现象,导致学生存在价值观念淡漠、团队协作意识和能力欠缺等问题。
三、构建服务类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笔者认为,服务业创新需要创新型人才,更需要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自我革新。构建协同创新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既是协同又是创新,更是要素整合。为应对创新政策引导功能不强、社会行业协作意识薄弱、高职院校内部自我动力不连贯等问题,有必要进一步明确政府、社会和院校的要素定位,“把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全面革新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推动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①(如表所示)
(一)从协同要素方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1.从政策协同方面设计育人框架。服务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其本质是探索服务业自身要素的创新创业协同路径,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服务人才。政府作为服务政策的顶层设计者,在制定创新创业相关政策时,应考虑各行各业的协同属性、职业特性、要素特性。由于服务类人才提供的心理服务与程序服务无法即时呈现经济效益,因此,相关科技管理职能部门在制定申报创新创业项目的政策时,应更多地考虑服务业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贡献率,重视服务资源整合的周期性与服务人才培育的时效性等因素。相关教育管理职能部门应及时响应国家创新创业政策,构建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增强地方政府精准指导,提高评估的服务意识和创新氛围是确保政策落地的有效举措。
2.从行业协同方面共享社会创业资源。引导企业将创新贯穿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中,创建资源共享型与阶梯式服务的校企合作模式,是整合社会行业协同创新创业的有效举措。共享型模式主要是高职院校为企业提供人才要素,整合创业融资与社会资本;企业为高职院校提供育人目标、师资资源。阶梯式模式是企业在前后期提供职业意识化和精神化要素;高职院校提供中期散点型技能教育要素、创业数据反馈,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为服务业创新提供数据支撑。
3.从课程协同方面进行创业教育变革。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适的就业人才。高职院校只有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激发内在动力,强化全程育人与实践育人相协同,真正重视立德树人,才能形成持久的高职创新教育原动力。具体来说:(1)探索复合型创业人才培养方案,整合技能培养与素质培养目标;(2)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保障人力组织与实践平台的建设;(3)结合行业需要设计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将知识运用到技术开发、任务创新的思维与能力;(4)探究区域内服务业增长特色,打造产学研订单培养、联合培养的共享模式;(5)完善创业导师动态管理机制,借力创新创业基地、创新中心、创业导师库等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专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形成课程协同要素。
(二)从创新要素方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1.从服务创新方面搭建教育评估模式。创新创业教育的评估不仅在于人才和经济的及时贡献率,更要考虑创新要素周期发展的延时效应。地方政府应将服务思维放在首位,从服务意识深化、服务姿态定位,探索高职典型创新创业经验,提供服务路径。例如,杭州市出台了《关于鼓励在杭高校及其师生在杭创新创业的若干意见》,并建立由市政府、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省人力社保厅和在杭各高校组成的高校及其师生创新创业联席会议制度,主任由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真正以人性化服务姿态支持在杭高校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以及与企业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杭州市在2016年还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评估体系,对创新人才培养进程进行不定期评估。
2.从文化创新方面整合社会创新创业力量。任何创新创业都需要社会理解与文化包容。通过各方要素协作,融合区域内商业文化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社团文化,扩展创业失败宽容文化,打造创业教育契机。例如,宁波市政府与高职院校共同打造商帮文化下的以创业精神教育为核心的创业教育校企联动模式,发挥社区的反哺功能,使社区服务与高职专业发展有效连接,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同时,充分发挥智力支持功能、新媒体功能,引入社会服务产业资本和各行业创业导师库,让更多的社会智力与资本参与到创新创业中,切实解决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与行业、社会、社区等难以有效协同的问题。
3.从理念创新方面进行实践育人。职业教育既是实践教育,也是知识教育,“创业可教吗”的讨论至今未停止。基于布鲁纳对高等教育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的育人目标及协同创新理念,创新创业教育就是一种跨领域、跨产业、跨学科、跨组织的教学方式。从学生评估视角出发的学生参与、学业成就、公民意识的价值评估导向,不仅要求大学生要识记、领会,而且要求大学生要学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协同知识要素和创新知识要素,“以实现各个创新要素的整合以及创新资源在系统内的无障碍流动。”②从协同创新视角出发,应着力于教育文化、教学行为层面,不断提升服务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协同服务、真诚创新、实践创业是服务类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在与未来。
四、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全面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观念、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特别是新时代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发展思路由注重扩大规模数量向注重质量提升转变的新要求,促使高职教育自我革新,而深化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正是推进高职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因此,我们必须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着手,以创新思维协同学校、政府、社会、企业等资源要素,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协同开发创新创业课程,协同开展创新创业师资培养,协同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真正有效推進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注释]
①王占仁.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的争论与反思[J].教育发展研究,2015(z1):115.
②李建求,卿中全.协同创新与高职教育发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5):118.
[参考文献]
[1]薛成龙,卢彩晨,李端淼.“十二五”期间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回顾与思考——基于《高等教育第三方评估报告》的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6(2).
[2]董世洪,龚山平.社会参与:构建开放性的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中国高教研究,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