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有剩骨”之“止”试训

2018-05-14 09:58:39姜越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2018年1期
关键词:通假蒲松龄聊斋志异

姜越

初一课文选进了清人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其中一则,其文首句为:“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今人释“止”字时,往往以现代汉语习惯做考察,以为此系通假,“止”通“只”字。笔者通过对现今通假字的含义解释,从《聊斋志异》本身和同时代文章着手,认定此“止”字并非通假,“止”和“只”均是古人常用字,均表示“仅仅”这一副词意义。

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称为假借,是古人用字写词时本有其字而不用,却用一个音同音近的字来代替的现象。原本当用的字叫本字,临时用来替代本字的那个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简称借字)。也就是说是一种“本有其字”的假借。“止”和“只”分属两字,“止下基也。象艸木出有址,故以止爲足。凡止之屬皆从止。諸市切。”(许慎《说文解字》)有址、趾、阯三个异体字;“只,語巳詞也。从口,象气下引之形。凡只之屬皆从只。諸氏切。”(许慎《说文解字》)有軹、咫、隻、衹等五个异体字。从字源来看两者也并无相似之处。

一、《聊斋志异》中的“止”和“只”

《狼三则》这个故事中除“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这一处外,还有四处“止”,如:“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身已半入,止露尻尾”“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此四处,前两处表示“停止”义,后两处表示“仅仅”义。当然,除了《狼三则》中的“止”,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止”出现380处,约有90多处“止”表示“仅仅”义。如:(按,以下出现的包括《聊斋志异》在内未注明具体出处的古文原文均出自CCL或BBC语料库)

(一)又移时一足落,无何,肢体纷坠,无复存者。术人大悲,一一拾置笥中而阖之,曰:“老夫止此儿,日从我南北游。今承严命,不意罹此奇惨!当负去瘗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偷桃》)

(二)富翁止此女,甚珍惜之,能医者,愿以千金相酬报。(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兰》)

(三)母曰:“是对户女郎,就吾乞刀尺,适言其家亦止一母。此女不似贫家产。”(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侠女》)

(四)生云:“无他,止一邻娼,顾亦不常至。”(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

(五)问:“年几何?”答云:“十四。”“聘金几何?”曰:“老身止此一块肉,但俾得所,妾亦得啖饭处,后日老骨不至委沟壑,足矣。”(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

(六)道士曰:“一车数百颗,老衲止丐其一,于居士亦无大损,何怒为?”(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种梨》)

(七)大抵蛇人之弄蛇也,止以二尺为率,大则过重,辄便更易。缘二青驯,故未遽弃。(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蛇人》)

(八)约三十余里,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

(九)区区无他意,止以公子光明磊落,为天人所钦瞩,实欲依赞三数年,借博封诰,以光泉壤。(清·蒲松龄《聊齋志异·聂小倩》)

(十)摇瓶俯听,曰:“幸止亡其一。此物合不死,犹可赦。”(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姐》)

(十一)遗刀地上,亮如霜雪,近拾之,则高梁叶也。众笑曰:“技止此耳。”然恐其复至,益备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氏》)

(十二)众俱骇然。海石曰:“领毛已尽,不能作人,止能化兽,遁当不远。”(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刘海石》)

由此可见,“止”字在其中大多表示只有一个儿子、女儿、母亲等等,“止”后多是称谓名词,偶有其他名词,有时又在名词前加数量词。而表示其他时,往往是“止+动词+名词”的格式,“止+动词”的格式只在极少数。总而言之,“止”表“仅仅”义并不是一时的、临时的,而是大量使用的。

而其中“只”字在《聊斋志异》中仅仅出现58处,如:“张云:‘何不邀来共坐?曰:‘伊道业颇浅,只好攫得两头鸡啖,便了足耳。”(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相公》)其中,除开表示“仅仅”义的,还有表示其他意义的,如:“手向空中招曰:‘船来!我等要西湖去,不吝价也。无何,彩船一只,自空飘落,烟云绕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彭海秋》)“只”一字在《聊斋志异》中出现并使用其“仅仅”义的概率远小于“止”。

二、上溯“止”与“只”的“仅仅”义

“止”表“仅仅”义,在《庄子·外篇·天运》中就有出现:“仁义,先王之蘧庐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处。”五代时期,大愚的《乞荆浩画》诗中也有:“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此外如: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唐· 柳宗元《三戒·黔之驴》)

止印二三本。(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只”同“祇”,表“仅,仅仅”义(秖和衹在唐、宋以后多写作“只”。“祇”简化为“只”),《世说新语·任诞》“襄阳罗友有大韵”刘孝标注引《晋阳秋》:“我只见汝送人作郡,何以不见人送汝作郡?”又有唐韩愈《过始兴江口感怀》诗:“忆作儿童随伯氏,南来今只一身存。”《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只这两句言语,道尽世人情态。”此外如:“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宋·王安石《泊船瓜洲》)“只在花开之数日。”(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

三、同时代以及后代的“止”和“只”的“仅仅”义

“止”在清代以及后世仍有应用,如:

(一)九秋黄叶五更烟。止应摇落尽,不必问当年。(清·纳兰性德《临江仙·卢龙大树》)

(二)故天下利用之,王者弗能违也。唯然,而可以经久行远者,亦止此而已矣。(清·王夫之《宋论·仁宗》)

(三)天子之职,止此一二日侍密勿心膂之大臣,弗能决择而委之谏官,则天子旷矣。(清·王夫之《宋论·仁宗》)

(四)杲曰:“安成在我朝,咸阳一布衣耳,然是陈之介弟,其贵岂止一城。”(清·赵翼《廿二史劄记》)

(五)历代止有官署,清代则往往设立局所,多出官署之外,皆有任务,自不宜略。(清·缪荃孙《江苏省通志稿大事志·例言》)

(六)但那些书上,至多就止记着“愚民政策”和“愚君政策”全都不成功。(鲁迅《华盖集续编·谈皇帝》)

到现代“止”的“仅仅”义仍在运用,如:“不止一次”“止有此数”“不止一回”等词。但“止”的此义在逐渐消亡,近现代人们多用“只”表“仅仅”之义,而舍“止”不用。

综上所述,“止”表示“仅仅”之义早有来源,并且现在的某些词汇中也保留了这样的意义,而不是现代人所说的通假——即所谓一时替代的临时现象。且在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多用“止”表“仅仅”义,同时代人们亦多用“止”之其义,由此,笔者认为“止”释为“只”的通假字,实谬误也。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通假蒲松龄聊斋志异
基于通假研究上古等类的可行性及方法
长江学术(2023年3期)2023-07-12 03:10:34
怎样识别文言文中的通假字
《聊斋志异》:不一样的魑魅魍魉
金桥(2020年10期)2020-11-26 07:23:52
衛伯考(下)
蒲松龄:努力换来逆袭
蒲松龄
诗潮(2018年10期)2018-10-17 06:50:36
STRANGE TALES INDEED
论《聊斋志异》的悲剧意蕴
唐山文学(2016年11期)2016-03-20 15:25:58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与前四史
长江学术(2015年1期)2015-02-27 07: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