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和
学生知识的获得、修养的提高、情感的丰富、精神的成长主要不是通过教师脱离实际生活的简单灌输和机械说教获得的,而是通过有计划的“主体经历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和生活实践中体验、感悟形成的。我校提出的“经历教育”体现了通过实践、体验、感悟培养学生的本质。如何在说明文教学中运用“经历教育”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和探索。
1.积极挖掘作者的创作经历,知人论世
语文教材中每一篇说明文都是作者生活经历的反映,是作者在特定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影响下的特定情感表达。因此,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教师就应巧设导语,引情入文。导语的设计要从作者人生经历出发,以经历作为敲门砖,才能让学生产生学习期待,沿着作者的人生轨迹走进文本,走进作者心灵深处。我在执教《苏州园林》时,这样链接写作背景和作者经历:作者叶圣陶1979年应香港的一家出版社之邀,为一本介绍苏州园林的摄影集写一篇序文,而叶老22岁之前一直生活在苏州,课余闲暇,常和好友游览苏州园林,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让我们一起跟随他的足迹去感同身受吧……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带着情感去体会作者的情怀。
2.充分利用教师的人生阅历,借翅展飞
“经历教育”提倡语文教师用自己丰富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迈进知识的殿堂,用自己高尚的品格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必须努力做一个会反思、有品位、懂专业、善经营、有智慧的专家型教师,把自己变成一本活的生活教科书,带领学生去探索大千世界的奥妙,去感悟世间万物的真情。我在执教《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时,就将学生分成六个小组,从六个方面承担任务,试着去探讨、拓宽课文涉及的内容。上网查阅资料,请教生物老师、物理老师、化学老师和有经验的花工师傅,搜集课文中没有讲到的关于花卉的知识,在班级做一次交流。借助成人的丰富科学知识和生活经历,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3.能动运用学生的成长经历,润物无声
在说明文教学中,教师要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借助自身的生活经验和语文积淀,获得独特的认知和审美体验。当然,学生的理解可能是幼稚、肤浅,甚至片面、错误的,如果老师不能正确地加以评价和激励,往往会使学生在自己思维成果得不到老师的赞赏之后产生思维上的惰性,而满足于教师或参考书对文本的分析理解,这样极大地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果老师充分肯定、鼓励、引导,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更使他们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得到保护。
(1)观察生活,在生活中体验。每一篇说明文都是作者用语言文字记录自己生活经历的反映,学生学习说明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生活,从而获得主观认识。在学习《苏州園林》时,由于人(作者)和事(写作背景)跟当代初中生生活的时空差距较大,学生易对文本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我就指导学生留心观察我们学校附近的苏州式园林,让学生拿着课本到园林中去印证“苏州园林”的特点。通过这样的生活观察,学生对这篇课文的感悟就会像品茶那样,愈品愈香,愈品愈回味无穷。
(2)引导实践,在生活中感受。在执教《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介绍大碑座十块浮雕时,我就把图片下方的标题用白纸遮掩,打乱次序,要求学生根据画面内容说出这些浮雕的标题,并按照历史时间排好顺序,这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他们边观察边对照课文,不仅准确地说出这些浮雕所反映的历史事件,而且丝毫不差地排出了它们的顺序。在学习《巍巍中山陵》时,我就让学生当中山陵的讲解员,对照课后“探究·练习”中山陵的平面示意图,用简洁的语言解说。这个实践环节既使得学生心中有了中山陵的大致轮廓,眼前浮现出中山陵的“巍巍”形象,又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经历教育”是说明文教学的重要方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充分运用好它,让学生在经历中反思自我,完善自我,感悟、内化经历为自身的素质,真正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安县海陵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