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一萌
8月20日至25日,郭明义爱心团队和《雷锋》杂志社分别派代表赴甘肃省东乡县、渭源县、华池县和庆城县四县进行为期一周的精准扶贫调研工作,各县同时展开走访50户贫困户家庭及生活情况,为爱心团队志愿者后期的帮扶工作打下了扎实基础。《雷锋》杂志社代表参与走访的是华池县和庆城县。两县毗邻,均隶属于甘肃庆阳市,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均为陕甘宁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色文化在这里落地生根。
8月20日傍晚,我们一行人乘飞机从北京出发至咸阳,落地后驱车约三个多小时,到达了甘肃庆城县,沿途可以看到植被葱郁、沟壑纵横的自然景象。庆城县是农耕文化的发源地、歧黄之术的诞生地,因地形似凤凰,得美誉——凤城。
郭明义爱心团队与《雷锋》杂志社携手扶贫的声音早已传遍庆城县,庆城县委书记葛宏迎接大家的来访。葛宏书记为我们介绍了庆城县扶贫工作的开展情况:“习总书记最牵挂的就是农民的生活幸福指数,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和中央、甘肃省、市的统一安排部署,庆城县扎实落实‘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的政策指向,到户到人的扶贫项目菜单,与帮扶户面对面商讨脱贫途径和方式,制定可操作、可落实的脱贫方案,提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全面补齐脱贫弱项短板。与此同时,我们还创建‘扶贫超市;推广‘331+产业扶贫模式;探索‘积分制管理等多项措施,共同激发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8月21日清晨,心里谨记着葛宏书记介绍的那些关于脱贫攻坚的“新”词汇,我们开启了庆城县南庄乡和桐川镇总共50户贫困户的走访。
第一家农户的户主是一对六十岁的老夫妻,对于我们雨天的造访,两位老人由衷敬佩,一番艰难交谈后我们对其家庭情况进行登记。庆城县毗邻陕西咸阳,说话口音与陕西话几乎无差,所以,接下来的走访,我们基本是靠县领导的翻译完成的。
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农户的生活现状是儿女外出打工,剩下留守的老人和幼童,家中无大病者,日子还勉强可以维持,若家中有人得了重病,那生活便举步维艰了。直至现在,南庄乡农户刘金林走路吃力的样子一直浮现在我眼前。在深山窑洞中,他的妻子患上了糖尿病综合症,双目几乎失明,常年卧病在床。儿子又患有肾病综合症,一家人的生活重担都落在了年过六旬的瘸腿父亲身上。交谈中,刘金林对眼下的困难生活并没有抱怨和失望,他说:“在政府的帮助下,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家里虽有两个病人,但幸运的是我还能走一点路,还能下地干活。”我们追问道“:还能为你们家做点什么?”善良的老人对我们没有任何要求。
与刘金林老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桐川镇的几户农家。年龄刚过六十,一家人身体康健,略有一些常见的老年病,家里十几亩地已经荒废,既不种地也不饲养牲畜,每月仅依靠政府的低保和儿女不稳定的工资生活。想脫贫,必须勤劳肯干,才能真脱贫,归根结底,勤劳是一切脱贫的基石。
经过四年的集中攻坚,全县剩余的贫困人口都属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脱贫攻坚的难度越来越大。庆城县立足实际,组织全县4000多名帮扶干部深入贫困村、贫困户,扎实开展“六查三问一细化”活动,充分掌握了贫困群众的发展意愿,科学制定了《庆城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户一策”扶持项目菜单》,开设了庆城县“扶贫超市”,确定了8大类36项扶持项目,具体包括汽车驾驶、家政服务、电子商务等劳动技能培训,果树栽植管理、果园托管保险、“331+”肉羊产业等扶持措施,涉及了苹果、瓜菜、草畜、中药材等主导产业,覆盖了不同致贫原因、不同发展意愿的所有贫困群众,扶持项目种类多、涵盖广、针对性强,使全县精准帮扶工作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五十户人家,三天马不停蹄的走访。我们看到集贫穷、疾病于一家的困苦农户,也看到农户们为提高生活水平辛勤劳动的忙碌身影,在触摸到生活艰辛的同时,我们又深感欣慰。农户们的笑容和一声声真挚的感谢,消散了扶贫路上的疲倦,也更坚定了我们扶贫攻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