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晓光
2017年年末,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有关专家应邀参加了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召开的“新时代中俄区域合作的机制与途径”学术研讨会。通过与北京、上海、新疆及河北等地专家学者的交流互动,可以基本研判出学界在中俄区域合作问题上普遍关注的焦点、中俄区域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黑龙江省在对俄合作中的新站位、新挑战与新机遇。
交通基础设施合作。道路联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近年中俄交通基础设施合作实现突破性进展。我国多地开通抵达欧洲和俄罗斯的国际铁路货运班列,俄罗斯“滨海1号”和“滨海2号”国际交通走廊运行,黑河跨境大桥和同江跨境大桥俄方开工,标志着中俄在秉持合作共赢理念时达成共识,中俄大项目合作取得历史性突破,“中国制造”可直达俄罗斯和欧洲各国,这极大地促进了中俄、中欧间的经贸往来。
能源领域合作。黑龙江省漠河石油管道开通、黑河天然气管线开工,黑龙江省在对俄能源合作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加强。从俄西伯利亚气田到中国新疆阿尔泰地区的中俄西线天然气管线也将于2020年交付使用。短期内俄依赖能源的能源输出经济模式不会变,中俄能源合作在双边区域合作中所占份额和其重要地位仍会保持。
产业及园区合作。农业、林业合作成效显著,不仅提高了我们的经营能力和机械化程度,在新农产品、新农业合作与技术合作方面均有进展;中俄跨境园区建设为双方企业合作搭建了平台;中俄16个边境合作区为综合保税、产业对接、果蔬种植、工业技术、物流运输等领域的合作创造了便利条件;“一带一路”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实施后,两国在产业合作中向深层次、多领域发展,贸易量也有所提高。
俄远东开发开放进展不及预期。俄远东开发有上百年历史,始终是战略规划多、能够落实的规划少。远东开发对俄罗斯而言,维护国家安全的意义重大,虽然加大了开发开放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力度,开发步伐有所加快,但远东开发始终以安全第一,经济其次为基点。并且,远东基础设施薄弱、产业结构不优、资金贷款缺乏等现实情况短期无法改变。
中国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大。东北地區产业结构同质化,当地产品竞争力不强、占出口份额低。自2013年开始,东北三省GDP出现下滑趋势,辽宁省曾出现负增长,未来一段时期东北三省经济增速缓慢仍将持续。
区域合作不可预测性增强。在中俄区域合作中,民族问题、移民问题、种族问题、宗教问题,以及朝鲜半岛问题和非军事核威慑问题等影响地区合作的安全变量不断增多,虽然客观上要求中俄加强战略协作,共同应对复杂的国际局势,但这些变量也实实在在成为双边区域合作良性发展的隐忧。
制约双边经贸合作的其他因素。尽管中俄政治互访频繁,但经济务实明显不足,两国的政治互信与商业互信仍有待加强;双边的产业合作与市场合作仍需更有效的对接;相较于与西方国家合作,双方企业进入对方市场的愿望还不强。双方市场开放不足,限制因素过多,制约了双方区域合作成效,以黑龙江省为例,其GDP相当于俄远东联邦主体的经济总量,经济体量不对等制约着中俄区域合作的深入发展,使得双边区域合作中以中小企业为主、点状项目合作成为常态。
区域合作是中俄两国合作的主要部分,在党的十九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外交理念指引下,在“带盟”对接框架下,中俄区域合作中的不如意和困难会逐步消化、双边营商环境会不断改善,双边区域合作由毗邻地区会不断向中央腹地推进,未来中俄地区合作有望成为中俄经贸合作新的增长极。黑龙江省是对俄区域合作的重要窗口之一,在对俄区域合作诸多问题存在的情况下,黑龙江省要解决内部问题,也要解决好对外开放、合作问题:
着力解决境内交通基础设施问题。黑龙江省与俄远东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对接已相对完善,但黑龙江省对外开放不只限于市场有限的俄远东地区,更不应只限于与经济持续低速增长的俄罗斯合作,黑龙江省对外开放应放眼东北亚、面向世界。对外开放必须道路畅通,但黑龙江省各中心城市与所属地市县乡间的公路、铁路还欠发达,一些地区公路等级不适宜长期货物运输,铁路网建设升级有待加速。因此,黑龙江省应加快两小时经济圈规划建设;加快哈尔滨与佳木斯、牡丹江、鸡西、鹤岗等地市间的高铁网建设,辐射周边市县乡;完善公路网建设,加快改造老旧公路等级,推动智慧公路建设。
开发地产品牌,改变过货通道状况。在上世纪90年代,黑龙江省作为对俄进出口贸易窗口,曾占据对俄贸易的半壁江山,但随着中俄交通基础设施联通建设的加速,黑龙江省作为过货通道的优势开始减弱。同时,黑龙江出口俄罗斯的商品中地产品所占份额不高,为此应大力发展轻工类产品制造业和农副产品生产、粮食深加工业,打造地产品牌,以物美价廉的地产品出口,改变仅作为过货通道的状况,从而带动本地经济发展。
创新产业合作模式。黑龙江省是对俄能源合作大省,尤其是漠河和黑河能源管线正式投入使用后,将大大提高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合作总量,但俄能源输出经济并非长久之计,应及早转变合作模式,在煤炭、石油等深加工,能源环保节能、治污等方面开展合作;在对俄矿业、农业和林业等领域合作中也应探索在精深加工和创新技术方面有所突破;应以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实力为依托,加快推进与俄罗斯在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科技合作,设立中俄科技合作专项基金,打造对俄科技产业园区。
拓宽对俄区域合作范围。黑龙江省对俄合作主要集中于俄远东地区,但远东地区的市场潜力有限且是短期无法改变的。而俄西伯利亚南部地区研发潜力大,科研体系完善,劳动力相对发达,在能源深加工等领域黑龙江省应拓宽对俄区域合作范围,向西伯利亚地区和欧俄腹地辐射;同时,针对中俄政府间大项目进展缓慢、中国企业在俄投资项目推进慢等问题,黑龙江省企业在对俄经贸合作中,可以考虑以与俄地区经济、政治利益集团的合作为突破口,他们往往资金雄厚,合作意愿强;在俄远东地区对外合作的排序中,中国排在日本和韩国后面,同时日本与韩国近来都对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表示了积极的态度,黑龙江省应积极尝试与东北亚国家在远东地区开展合作,从而更好地融入到东北亚区域合作中。
积极对接“冰上丝绸之路”建设。2017年11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时指出,中俄要做好“一带一路”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共同开展北极航道开发和利用合作,打造“冰上丝绸之路”。12月9日,中俄北极能源合作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这是两国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第一个项目,中方拥有该项目30%的股权。同时,我国在破冰船建造、使用和运行方面已与俄罗斯展开合作。黑龙江省须抓住机遇,积极对接中俄“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应加快黑河跨境铁路大桥和国际陆海联运通道建设;推进黑河一阿州一萨哈一北冰洋国际运输大通道建设;打通我国与俄符拉迪沃斯托克、扎鲁比诺等港口连接北极的通道;应通过技术合作、金融合作、科技合作等方式积极参与到北极能源的勘探、开发和加工中。“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将带动黑龙江省对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届时黑龙江省将迎来对俄冰雪产业合作、旅游产业合作的新机遇,黑龙江省应发挥冰雪产业和特色旅游优势,借力“冰上丝绸之路”扩大在相关领域对俄合作的规模、创新合作模式,把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融入到“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中。
(作者系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俄罗斯所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徐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