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实现绿色永续发展

2018-05-14 09:37毕涛
奋斗 2018年4期
关键词:农业生产者农膜面源

毕涛

面源污染,通常解释为种植业与畜牧业一个成长期中加入农药与化肥助长化学因素及生产废弃物一系列污染源,渗入到土壤表面的水循环系统、地下水循环系统与耕地水循环系统,形成的全面污染。与点源污染相比存在污染源分散、类型多样、地理边界广泛、控制难度大及治理困难等特点。近年来,我国农业环境面源污染问题日趋严重,2017年,中央下发了《2017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工作安排》,为今后农业污染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我省作为我国产粮第一大省,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刻不容缓。

一、我省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危害

我省种植业与畜牧业的面源污染大部分来自生产过程中大量加入农药与化肥助长化学因素及畜牧生产废弃物和大棚生产废弃物,主要表现为农业生产化学助长物使土壤硬化、地力减弱,致使农业果实含有大量有害物质,也是水循环系统受到严重破坏的重要原因;同时,大棚生产废弃物不能及时地处理,也可能进入耕地内部,造成土地次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产量。

一是农药施用量持续增长,农残污染加剧。我省农药施用量持续增长,仅在2015年稍有下降。2011年我省农药使用总量为7.8万吨,2014年增至8.7万吨,增长了11.5%。每公顷农药使用量由2011年的5.4公斤增长到2014年5.9公斤,同比上升了9.3%。目前,我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大剂量农药的有效率只有10%到20%,余下的成分进入水循环系统污染淡水系统及耕地,致使许多化学物质长期存在于生态系统中,破坏了地球的自然环境系统,在源头浸染了食品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肥料当季利用率低,氮、磷污染严重。近5年来,我省农用化肥施用量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11年我省化肥施用折纯量为228.4万吨,2015年增至255.3万吨,增长了11.8%。每公顷化肥施用量由2011年的157.7公斤增长到2015年172.6公斤,增长了9.5%。我省化肥的大量使用,特别是氮、磷肥用量过高,污染了水体,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

三是农膜使用量大,“白色污染”严重。我省农膜使用量呈“先增长后下降”的趋势。2011年我省塑料薄膜使用量为7.6万吨,2013年增至8.5万吨,2015年降到8.3万吨。每公顷塑料薄膜使用量由2011年的5.2公斤增长到2013年5.8公斤,2015年下降到5.6公斤。随着农膜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长,农田中大量残留的农膜所造成的白色污染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农膜在自然条件下要经过一个世纪的时间才能在耕地中全部降解。因为地膜的空隙小于水分子的直径,留在耕地中的剩余物会阻隔水分子流动,致使耕地的保湿能力大大减弱,致使耕地板结硬化,同时地膜也不利于种植业生长物对水与营养物的摄取,制约了粮食作物收成,也破坏了乡村的自然美景及生态系统。

四是养殖业发展迅速,粪污资源化利用率低。近5年来,虽然我省畜禽粪污量增幅较小,但是粪污总量仍接近8000万吨。今后随着我省畜牧产业的发展,畜禽粪污量将继续增多,若不进行有效处理将会造成农业污染。现在,畜牧生产废弃物的无害化排放方向都不能符合国家标准。畜牧生产废弃物的随意排放致使耕地营养过剩,畜牧生产废弃物通过水循环系统后排放到整个水系统中,污染了水体,传播了大量致病细菌,威胁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安全。同时我们现阶段的环保体系不健全,增长了畜牧生产废弃物治理的困境。

二、制约我省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困境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缺技术,能力上的困境。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因素有很多、对应的破解技术科研上处于起步阶段、技术体系没有搭建起来,它的特殊质地,决定了防治农业面源污染比防治点源污染更为困难。首先,面源污染范围不易识别。农业面源污染随着水循环系统当中的耕地情况、地质情况、水质情况、大气情况、温度情况、湿度情况等一系列情况导致它的天时、地利的不可判别性。其次,面源污染不确定性因素。因为水循环系统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导致了面源污染在天时、空间及大小上的不可定性,所以很难具体监测到单个污染者的排放量,这给面源污染的防治带来了较大难度。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缺资金,保障上的困境。我省的耕地面积很大,而且农业区间污染源不集中,治理需求的财力相当大,而我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财政收入有限,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资金投入不足。首先,农民集体经济注资缺乏,农民集体资产注资占我省其它财力注资总额的12.4%。其次,政府注入资金的方向,公益保障设施及惠农政策性补贴比重很高,相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不大。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缺意识,推广上的困境。我省农民缺乏对面源污染的防治意识,是加重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因素。面源污染治理不单单是技术能力的提升与资金保障的增加,更主要的是广大农业生产者对面源污染危害的认识。首先,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的实施者,其主要想法就是生产收益,要提高产量的多少,要增加收入的高低, 所以种植业与畜牧业中加入农药与化肥助长化学物及地膜的使用量一年比一年多,导致农业面源污染一年比一年严重。其次,很多农业生产者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较差,不能认识到农业面源污染对将来的农业生产影响有多大,同时开始破坏了我们的吃、穿、住、行,长此以往必将破坏我们的生活环境以及后代的生产生活质量。

三、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对策建议

按照“重点突破、综合治理、循环利用、绿色发展”的要求,提出非点源污染治理相应的保障政策,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第一,加快推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一是加强绿色病虫害防治。对农民用药加强技术指导,提倡利用生物自我修复、生态自我修复、科学防治、物理自我修复等创新生态技术清除病、虫、害,多种生物维护,弱化病、虫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增加农产品产量与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二是开展农膜回收行动。对全省地膜、棚膜和菌袋膜使用面积、数量等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并逐步探索建立健全地膜评估评价体系,通过扶持企业增加废旧地膜回收加工能力,以乡、村为单位建立废旧农膜回收站,逐步形成农膜回收网络,并与废旧物回收和再加工企业对接,通过市场化运作有偿回收废旧农膜。三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首先要做到土样测试精准化。各地要加强化验室的维护和化验员的人才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化验室的检测服务能力。其次要做到肥料施用精准化。建立测土配方施肥大数据平台,实现精准施肥,推进测土配方肥料进村、入户、到田。

第二,加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资金扶持力度。一是建立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专项资金。在全省各级增加政府资金对于治理非点源污染投入量,增强对于非点源污染的资金注入强度。二是建立综合性的农业面源污染投资机制。构建农业面源污染的金融保障机制,利用政府补贴利息等形式保障农发行、四大国有商业行参与积极性,引导社会资金注入,構建全方位的、新常态的、农业生态注融资的新形式。三是建立绿色种植补贴机制。农业主管部门要激励农业生产者利用生态可循环的农业生产方式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引领农业生产者使用绿色生态的肥料,要使农业生产者遵守农业主管部门对农业生产的规定,应当奖励一定数量的资金用于激励示范带动。

第三,提升农业生产者环保意识。一是开展讲座和技术培训。我省应积极开展有关面源污染的知识讲座和对相关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在讲座的过程中,要让农业生产者意识到,农业生产者是非点源污染的实施者,污染的重要因素是农业生产者为了追求农产品利益最大化,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取激进的生产生活方式,要引导农业生产者改进其激进的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者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二是提高公众认知度。强化面源污染防治新技术的宣传,开发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不同优势,对重点地区和农民因地制宜地提供指导和教育,逐步使大众树立生态资源的忧患意识以及提高环境保护的参与意识。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贾程秀男jiachengxiunan@fendouzazhi.cn

猜你喜欢
农业生产者农膜面源
科学解决面源污染全面推动乡村振兴
农膜造成的耕地污染分析和防治对策
农业面源污染不可忽视
潮汐水网区水环境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选购农膜时的注意事项
山西:加强废弃农膜回收利用
农业生产者农药施用行为选择与农产品安全
农业生产者农药施用行为选择逻辑及其影响因素
农业面源污染的减控措施与监控体系建设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