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尔巴优秀传统文化在延续变迁的过程中保存了本族群文化特性。在当今社会传统与现代、地方与区域、乡土与城镇之间的文化碰撞中,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夏尔巴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在这种多元文化交流、融合的撞击下,促进了夏尔巴音乐文化走向区域化和多样化。本文在田野考察工作基础之上,以西藏夏尔巴传统民间音乐为音乐具象,结合实地考察,运用客观描述与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其音乐文化特征与传承现状,反映夏尔巴本土传统文化的历时与共时及学者与民间的认同,并提出了“三合一”音乐文化特性整合的认知。
【关键词】夏尔巴;传统民间音乐;特性;认知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西藏自治區境内的夏尔巴族群的历经已有近约300年的发展历史。在本文行文之前,首先对夏尔巴族群历时发展的脉络及个案音乐对象做客观的叙述。从大的文化背景来看,历史的变动和政治格局的动荡导致整个夏尔巴族群不断迁移,间接性地影响族群民俗生态、文化生态、传统文化等。因族群人口稀少、文化形式结构单一,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夏尔巴族群文化在不断地吸收与融合其他周边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即在渐变及影响过程中形成了当地优秀文化的传承及保护的现象。
在2013-2014年田野考察中,笔者了解到境内的夏尔巴与境外尼泊尔夏尔巴不仅生活习俗、文化、宗教信仰相似,且在传统音乐文化上形式上也都具有共通性。不管是自然生态还是在人文环境方面,历史衍变中仍然有许多相似性,尽管由于历史战乱中人口的不断迁徙直至当今国籍的改变,且依然保留着共同的传统文化因素,主体族群的文化依然得以保留。同时,吸收和融入了非本体族群(包含周边藏族、尼泊尔国家、尼泊尔夏尔巴族等三者之间)的文化,凸显了夏尔巴族群文化所构成多样化、多样性等特征。
一、多样性文化
(一)与周边藏族的交流
西藏夏尔巴主要居住在与尼泊尔交界的喜马拉雅山脉峡谷地段。分布于日喀则樟木镇、定结县陈塘镇和定日县绒辖乡等地区。据当年考察,当地政府给出最终的人口统计数据,了解到樟木镇和陈塘镇的总人口数约为3500人(不含绒辖乡地区)。
现今,文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分别体现在语言、民俗活动以及宗教信仰等方面。例如,藏语中对“羌”的发音较强;而在夏尔巴方言中,则发音弱。但总体上依旧属于同根语言系统,只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口不断迁徙以及受到异文化的影响等,语言只发生了一些元素性的变化。
音乐本体形态方面的交流与融合是凸显在变异过程中最主要的方面。以歌舞音乐为主,在夏尔巴民间音乐中,陈塘镇地区的歌舞音乐在其表演过程中与阿里地区“宣”舞在形式与队形编排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体现在动作上的有“所有舞者手挽着手”,可分为前宣舞(手在前交叉)和后宣舞(手在手交叉);队形上的变化也与“宣”舞相似,但更多采取整体交叉队形和正方形为主。以樟木镇歌舞音乐为例,吸收了邻近聂拉木藏族歌舞“柴鲁”(室内坐着演唱的一种古老的音乐),但在演唱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夏尔巴音乐最具特点的降七级音这种音节特性融入进来,使之具有夏尔巴音乐的特性;再比如,以较普通流传的“锅庄舞”为例,舞蹈的形式如出一辙,截然不同的舞姿的变化与脚步的律动动作的变化。
总之,夏尔巴人在借鉴、吸收藏族音乐的过程中并没有全盘藏族化,二者之间整体上还是有区别。图1和图2分别是陈塘镇夏尔巴歌舞服装及歌舞形式、樟木镇夏尔巴歌舞服装及歌舞形式。
(二)与尼泊尔夏尔巴族的交流
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国籍,不同的政策,体现出跨界族群共有的文化特性,夏尔巴的文化在不同国家发生变异的同时,并未停止族群内部的文化交流与影响,其内部也在强化其认同感(包括音乐)。夏尔巴在我国属于跨界族群,而毗邻西藏边境地区的尼泊尔国也是民族众多的国家之一,其中的夏尔巴族在当地有另外一种别称“舍尔巴”或“谢尔巴”。关于尼泊尔夏尔巴族族源说法我目前尚未考证,曾两次去尼泊尔考察中了解到与西藏境内夏尔巴人有同族源说法,在这里我就不作详细叙述。然而,两国之间跨界族群的夏尔巴文化是如何演绎的。
主要体现在地理位置,临近陈塘镇地区的尼泊尔夏尔巴村庄“Kimathangka” (汉语谐音“吉玛塘噶”),各种民俗活动事项几乎都大同小异,依旧保持昧昧芒芒的生活状态。与毗邻尼泊尔国家的波达柯西河是中国西藏樟木镇与尼泊尔分界的主要河流。由于便利的交通,开放的经济,边民的福利政策促使当地的文化生态逐渐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表现在夏尔巴歌舞音乐、民间音乐、器乐等方面。下图3和图4分别为陈塘镇与尼泊尔国分界线、樟木镇与尼泊尔国分界线。
一个民族和群体都有其自身独有的传统文化模式。夏尔巴拥有独特的传统民间音乐文化模式。这一模式的变化、发展和定型都是经过了一个长期的历史衍变而形成的。在这衍变过程中,历史的迁徙、时空维度的变化、地理和社会环境的影响使西藏夏尔巴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从单一的模式逐渐向多元性发展。它们之间的文化联系更加密切、更加融合,似乎不受任何因素的制约。交通的不便,这里夏尔巴的各种民俗事项都比较传统且纯净,涉及现代音乐文化和现代文明因素寥寥无几,且少数传统的文化现今已得到政府和当地艺人的保护与传承。
二、“三合一”文化架构特征分析
(一)音乐文化“三合一”的组成
音乐与文化是一个整体的概念,二者不能分而论之,任何一个地区的音乐事项活动中都有当地丰厚的文化蕴含其中,而文化形式的建立需要在其不断的交流、融合、变异过程中吸收、发展及演绎进行文化的分离与整合。依据这一特点,夏尔巴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在这一文化的分离与整合结构中是如何发展的;如何形成了“三合一”文化多样性的特点;这一特点又是如何在音乐文化上体现出来。
首先,解释何谓“三和一”文化构成模式。所谓“一”是指一个中心圈,一种核心文化圈,即夏尔巴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三”是指中心圈文化与周边圈文化的拓展,分别是周边藏族文化圈、临近尼泊尔国文化圈、毗邻尼泊尔夏尔巴族文化圈。三种文化圈围绕这一种文化中心圈在歷时与共时的时空中通过融合、交流、分离与变异的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其次,夏尔巴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以自身族群的特性为主体,参照与周边三种文化圈进行选择与重构(包括族群内部的交互表达与融汇),从而形成夏尔巴传统民间文化特质,是一种异化了的文化特性。主要表现在民俗文化、宗教信仰、语言等方面。
最后,在音乐形态特征方面体现在民间音乐上,歌舞音乐形式指樟木镇夏尔巴歌舞,“羌姆丫”歌舞音乐形式与藏族“圆圈舞”以及尼泊尔“夏尔巴歌舞”都有相似之处,但很难说源具体以哪种歌舞形式为主;民间歌曲指放牧歌、情歌、山歌、婚礼歌等,部分民间歌曲取材于当地夏尔巴,也有少部分民歌与周边藏族、尼泊尔、尼泊尔夏尔巴族有紧密联系;民间器乐使用上主要是以扎木念为主,同时也吸收了周边三种文化圈中的如尼泊尔传入的口琴、镲等乐器,藏族周边地区的扎木念等。其他表现突出的饮食、服饰、房屋构造、语言等也有所体现。
总体而言,文化元素,只是在夏尔巴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元素的基础上融合了三者的音乐元素。西藏境内的夏尔巴传统民间音乐正体现出“三合一”音乐文化结构特征。
(二)“三合一”音乐文化的特性
1.音乐本体的多样性
夏尔巴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体现在多方面。首先,夏尔巴传统民歌种类的多样性。夏尔巴传统民间民歌种类多,内容丰富,民歌类型有牧歌、山歌、酒歌、情歌、对歌、婚礼歌、赞颂歌等;其次,夏尔巴传统民间音乐形态的多样性体现在歌舞音乐种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也是最具特色的部分,以世俗性歌舞音乐为主,包括“霞布卓”“羌姆丫”“夏尔巴歌舞”等。音乐活泼,舞姿轻盈;音乐庄严、端庄的舞姿、简易的舞步,表现了夏尔巴歌舞音乐的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再次,音乐形态的多样性还体现在歌词内容的丰富性、曲调风格特色性方面。赞美家乡、赞美生活、赞美大自然,赞美美丽的着装与饰品,赞美精致的帽子,赞美亲朋好友和远方客人、赞美吉祥八宝图等;最后,在音乐本体上,以五声调式为主,尤以羽调式、徵调式为多,特别是对升四级音、升一级音、滑音、降七级音等使用,不仅增强了音乐的色彩,还丰富了音乐内容和形式美。以上几点音乐文化形态及特征构成了整个夏尔巴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独特的音乐风格与多样性。
2.音乐文化的区域性
夏尔巴本就跨界族群,跨区域性的特点使得夏尔巴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区域性具有差异性和本土性两种特性。其一,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人口分布的不集中,所居区域的文化背景受影响的程度不尽相同,导致区域与区域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樟木镇地区受地理、社会的影响较大,故当地文化不能完整很好地把传统文化保存下来,然而,陈塘镇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导致该地区文化仍保持原有的传统与纯洁。最终,夏尔巴内部文化的根基已经开始渐渐地产生差异。其二,本土性主要体现在音乐文化形式的纯粹以及音乐本体形态的单一。曲体结构的单一,主要以回旋体为主;曲调风格多变,时而调性稳定,时而转调;歌词内容丰富,多以祝福歌、赞美歌、酒歌为主;特性音的使用更是频繁,这都体现了夏尔巴传统民间音乐的纯洁与本土性。
由于夏尔巴所居住地区的文化形式单一,又受到社会、经济、文化等综合方面的影响,它所依赖的区域文化具有多样重合的特点,故夏尔巴传统民间音乐文化呈现出很强的交叉重叠的区域性特征。
三、结语
音乐文化的重合、多样性作为一种无形文化的产物体现在夏尔巴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各个方面。夏尔巴传统民间音乐文化集结后藏音乐文化、境内夏尔巴本土区域性音乐文化、尼泊尔夏尔巴音乐文化等三种文化圈,也是本文作者所理解的“三合一”文化模式。
本文涉及内容比较浅显,但所涉猎还算全面,且需要更系统、全面、专业的分析与研究,更深层次挖掘和深入探讨、钻研,虽然不能以优秀文章发表,但能作为以后学术界研究夏尔巴民间音乐的文献依据,敬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杨民康.跨界族群与跨界音乐文化[J].音乐研究,2011(6).
[2]格曲,央金卓嘎.夏尔巴人的音乐文化与艺术特点[J].西藏艺术研究,2006(3).
[3]扬民康,包·达尔汗.中国与周边国家跨界族群音乐文化[J].中央音乐学报学报,2010.
[4]张惠兰.尼泊尔传统文化的特点[J].当代亚太,2000(11).
[5]和云峰.中国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增订版)[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12.
[6]王璐.尼泊尔的藏文化圈民族习俗[J].域外萍踪,1995.
[7]邹启才.夏尔巴人风俗简介[J].雪域风士,1994.
[8]黄万黎.夏尔巴人及其舞蹈[J].艺研动态,1987(6).
[9]袁俊超.夏尔巴人概况[J].西藏研究,1989(1).
[10]黄灏.夏尔巴人人族源试探[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0(3).
[11]陈乃文.夏尔巴源流探索[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3(4).
作者简介:莫佳(1990-),女,汉族,西藏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科科研管理干事,硕士学位,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