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区域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综合价值研究

2018-05-14 10:51黎波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7期
关键词:特色文化新时代区域

【摘要】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速,文创产品也逐步成为相关领域研究的新宠。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带动信息革命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文创产品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文化寻找到适当的、符合现代人们生活方式的存在形式。如何跟紧时代发展,开发出既有文化价值又有市场经济价值的产品,是本文关注的重点。

【关键词】新时代;区域;特色文化;创意产品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个以华夏文明为源泉、中华文化为基础,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大国,疆域辽阔、文化渊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世界文化体系内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各区域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的差异,人文、经济方面也各有特点。全国各地区分布着丰富的文脉资源,有刺绣、陶瓷、年画、傩面、剪纸、民族织锦等众多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长城、故宫、武陵源、西湖、泰山、岳麓书院等自然、人文景观更是数不胜数。文创产品在某种程度上延续着当地的民俗文化并体现出浓郁的文化特性与其独特的艺术风格,鲜明而又深刻的传递着艺术的民族心理,已外化为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元素符号之一,作为文化的桥梁,具有区域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创产品开发面临诸多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保证我国文创产业朝着有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健康发展,不仅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政策,还需要开发相应的体制机制。因此,结合把握新时代国情和文创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系统而深入地研究区域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2008年北京奥运会,文化授权产品正式走入公众的视野,有关于文创产业发展的各项政策陆续出台。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王奇志研究员在很多重要场合反复强调“文创产品”一词,提出文创产品的开发不仅是博物馆文创产业的使命,也是推动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力量,“研发出来的博物馆展品的衍生品让观众有想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欲望,使观众能够与他人分享体验感受、交流文化信息,文创产品的研发应着重发挥观众的创意与想象力。”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先生谈文化创意《600岁故宫也时尚》,推动了文物的再造与日用品创新融合。湖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何人可教授的《将文化创意真正的融入老百姓生活中》,让更多的文创产品更具有实用价值,走进千家万户。2016年3月,国务院、文化部、文物局在故宫召开现场会议,充分肯定了文创产品开发的重大意义,2016年5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文化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文化文物单位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若干意见的通知》公布,对推动文创产品开发提出总体要求、主要任务、政策支持及保障措施。再一次把文创产品开发推向阶段性高潮。

目前我国区域特色文创产品开发仍以旅游为核心的产业发展模式,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种粗放型、门槛低,依托于本地资源,容易掌控,所需的初步资金不多。在整体的管理和运作形式上也处于较低层面,因此中国各地,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总是先采取旅游,或者叫人文旅游的方式来发展文化产业。在东部一些发达地区,包括经济发展较快的中部省份,已经开始意识到文化产业发展的高端形态是创意产业,创意产业的最大特点是以高科技为支撑,全球化需求為目标,解决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以这个为目标,积极参与和助力国家“一带一路”建设,这是文化产业转型中真正的目标形态,也是新的推动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我国未来支柱型产业的一条重要通道。

为了保证文创产品开发朝着有利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创意产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有必要对文创产品开发路径作进一步阐述和探讨。一方面,由于文创产品既有产品的使用价值,又有精神满足功能,因此,只有要充分运用创意和科技手段,注重与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推动文化资源与现代生产生活相融合,就能够达到既传播文化,又发展产业,增加效益,实现文化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有机统一的目的。具有鲜明区域特色文化创意产品体系才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文化创意产业才能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另一方面是对文化创意产品开发路径的思考,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是规模化、可复制、可授权、持续经营,文创产品符合文化产业的特征,也是文化产业最为正确的产业道路。让所有的产品或服务都赋予文化的内涵及附加值,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之路。文创产品的开发运营是正确的文化创意产业化方向。

一、区域特色文创产品开发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有利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文创产品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将文化元素与产品结合,在使用过程中,沉浸文化意境带来的体验和享受,文化元素多取自建筑、文物、书画、手工艺等,通过设计,让这些固定在某个区域的文化元素流通起来,真正走进人们的生活,极大地推动文化的传播与传承,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新时代精准脱贫与区域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深度融合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这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是首次整体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在这个重要的时代背景下,发挥区域特色文化优势,挖掘文化精髓,使之与产业的融合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也是地域经济“供给侧”改革的一个新的突破口。

三、促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后,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区域特色文创产品开发作为地区经济发展业态,是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的重要途径;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渠道;是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满足多样化消费需求的重要手段;是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水平、丰富文化内容的必然要求,对推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推陈出新、以文化人,具有重要意义。

四、文创产品开发路径的多样性与产业化发展模式

文化产业的基本特征是规模化、可复制、可授权、持续经营,文创产业正符合文化产业的特征,也是文化产业最为正确的产业道路。让所有的产品或服务都赋予文化的内涵及附加值,才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文创产品的开发运营是正确的文化创意产业化方向。首先,文创产品开发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注重人与环境、自然的有机统一,促进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其次,文创产品开发坚持服务社会原则,结合地区精准扶贫政策,促进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协同发展;再次,文创产品开发坚持以文化为导向,深度发掘中华文化精髓,广泛传播优秀文化内涵,系统运用传统文化元素,促进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

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中国社会发展和对文化的自信,文创产品满载着传播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被推到了历史舞台,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蒋三庚,张杰,王晓红.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0.

[2]钟蕾.文化创意与旅游产品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3]乐正.深圳与香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4]杨照.故事效应:创意与创价[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11.

[5]冯崇裕.创意工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9).

作者简介:黎波(1982-),男,湖南长沙人,汉族,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猜你喜欢
特色文化新时代区域
分割区域
擦桌子
区域发展篇
文化引领,构建和谐,实现园所特色发展
浅谈农村小学特色文化建设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财经类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