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学分制的艺术教学模式的探究

2018-05-14 10:51郭静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分制应用型多元化

【摘要】应用型高校学分制度的改革加强了对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同时也推动了高校艺术教学模式的转型发展。本文从应用型高校的学分制度和应用型高校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的内涵以及特征的解读入手,并以中央美术学院为例,探讨应用型高校学分制下的艺术教学模式的多元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学分制 ;教学模式;多元化;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A

一、学分制和艺术教学模式的内涵

(一)学分制的内涵

教学是教育环节的主体部分,在整个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对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一直是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教学制度是教学活动的根本,是各类教学改革活动的前提。对高校学分制的艺术教学模式的探究首先掌握学分制和艺术教学模式的内涵。

“学分制”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70年代的哈佛大学,它是在解决“选修制”过程中遇到的如何认定学生可以毕业等问题中逐渐产生的,它有一个衡量标准从而对课程学习量进行计量。我国高校学分制的目的主要是建设具备与当今社会相匹配的教育模式,具体包括了三个部分:选课机制、课程体系和学分管理计划。“学分制”实质上是是通过学分管理的选修制度,以学分标准和学分数两个要素为基础,确保学生在高校学习所要达到的学习时间和学习量,以此把握学生学习的深度与广度,并通过学分分配的方案,践行高校教育理念,最终实现培养人才的多样性的目标。

(二)艺术教学模式的内涵

教学模式,指的是在一定的教学制度下教学活动所呈现出来的方式。根据学校类型和高校自身发展特点以及培养政策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学分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确立有助于形成方便学生自由选择、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推动教学文化多元融合为特色的现代化艺术教学模式。

艺术教育是高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随着高校教育模式的改革,艺术学科的教学改革也发生了变化。相对于我国高校的文、理学科,艺术类学科教学有其特殊性和自身发展阶段性等问题,使得艺术类学科的学分制改革相对滞后。当代艺术教学领域存在三种教学模式,包含了开放式、学年式和分段式的学分制的教学模式。以学分制为导向,不同高校结合自身教学特色以及对艺术教学的理解,衍生出许多种教学新模式,有的院校甚至形成了自身教学特色,如工作室式、导师制等。

二、应用型高校学分制的艺术教学模式的特征

应用型高校主要是针对教学与实践相脱节的、理论与实践不相融合、学生素养与企业要求不衔接、学生发展与培养目标不相符等问题而产生的,“应用型”高校教学的根本目的是针对市场和企业、针对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的高阶段高素质人才。全力培养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形成严密科学的教学模式,结合艺术类专业自身的特色和要求,应用型高校学分制的艺术教学模式有着显著的特征。

学分制改革经过多年的实践日渐完善,它主要涉及到高校课程体系和相对应的教学组织与管理。经过学分制度的多年改革,高校的艺术教学模式呈现了自身的特色,具体包含四位一体的课程结构、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针对市场的实践教学等方面的特征。

四位一体的课程结构是指校定必修课、选修课和院定必修课和选修课四位一体。以课程结构为框架,建立了一套相适应的课程体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是秉承“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教改目标构建的具备“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主干”的教学体系。学科基础是专业教学的基础,是艺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专业基础和专业主干融合一体共同架构符合教育发展的科学教学体系。针对市场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为了解决教育初期高校与社会相脱节、大学生与市场相脱节、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等问题而产生的,具有针对社会的实践教学成为了高校教学的共性。我国现阶段高校的教学计划主要由理论教学和实践两个环节组成,例如学术讲座、课外活动、社会实习、课程实践、毕业汇报等实践,丰富多彩的实践环节搭起了校园与社会紧密结合的桥梁,促进了高校艺术教学模式向社会化和多元化发展。

三、应用型高校多元化的艺术教学模式

随着考生人数、招生规模的拓展以及艺术类学科的蓬勃发展,综合类、文科、文理科和艺术类高校都开设了多种艺术专业。根据不同类型的院校在多年的教学传统、专业教学认知和艺术业教学的特殊性等因素的差异推动艺术教学模式呈现多样化发展,大体形成下列四种形式。

复合型学分制,是艺术类教学中独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其强调专业教学的完整性。以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复合型學分制主要分为“1+3制”“2+2制”“3+1制”“工作室制”等,例如工作室制就是以某专业方向的教授或者专家为中心,采取教授或者专家负责制,组成专业核心团队,并通过工作室方式开展教学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授课一般采取开放式教学,由教授或者专家确定研究课题,创建师资队伍、安排本课题研究任务和计划等。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学生多方面与社会市场相结合,掌握市场发展方向,提升专业与实践的本领,使得高校和高校大学生可以更好地与市场接轨。

学分型学年制,就是学年制和选修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具体指的是结合教学计划设置学分管理,根据高校培养计划增设多种选修课程。在总学分数中,必修课占主导地位,选修课为次要地位。学分型学年制具有自身的优势,以技能教育为目标的教学宗旨有助于推动严谨科学的教学体系的形成,有利于实现高校设定的培养目标。

计划性学分制,主要是以选课机制为基本,培养计划为依托的半开放型的课程体系下运行。例如,武汉大学一般会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计划,并设定了选择课和必修课的科学比例,学生根据自身学习计划灵活安排,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能够使得教学活动更加灵活丰富。

开放型学分制,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代表,从开放角度出发,课程设置和教学过程都具有开放教学特点。这种形式更加灵活,充分抓住了艺术类院校的自身特色和优势。教学制度的改革是一个漫长过程,多元化艺术教学模式的发展适应了教育改革浪潮中每个考验,并推动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

四、教学实践探究-以中央美术学院设计专业教学模式为例

以中央美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践为例,其艺术设计专业共包含了设计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和建筑学院。

依据学校的教学目标和学科建设的需求,中央美术学院建立了一套基础教学和工作室教学相结合的双层管理体系。在教学管理方面,自2004年以来,学院一直在试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和新的教学,即”基础教学+专业教学+工作室教学”。从第一年级的基础教学开始至第三年级和第四年级第一学年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将一学年分为三个时段阶段,第一学期有20周,使得学生进行专业课程训练;第二学期进行专业教学与实习共计10周;第三学期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多种选修课程共计8周。在学业要求上,学院规定学生必须完成133~138个学分。

在学分制影响下,中央艺术设计教学体系呈现了学年学分制“工作室”制等多元并行的状态。学年学分制就是根据学年计划规定学生在每一阶段必须完成的学分。“工作室制”就是将理论与实践同步发展的教学理念,它不仅使得教学方面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和良好的互动空间,还有利于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经过多年的实践与发展,中央美术学院形成了以“工作室”教学为标签的特色教学体系,值得艺术教学工作者学习和借鉴。具体表现为,首先它以多元化的“工作室”教学为基础,促进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全方位结合,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安排或者科研活动围绕特定主题开展系统学习和研究。最后,中央美术学院特别注重教学和实践的紧密结合,以毕业生的毕业设计为展示平台,高校会主动构建学生与大型企业单位的实践合作,并针对每个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企业设计师辅助指导教学,密切了理论教学与创作实践的关联,为学生构架了快速进入职业生涯的桥梁等。中央美术学院的学分制改革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对学习方向和学习内容多层次的自主决定的能力;另一方面促进了教与学更深层次的结合。

五、总结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应用型高校学分制下的艺术教学模式呈现着多元化趋势,不仅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求,也丰富了多种教学实践经验,推动着我国艺术教学事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应用型高校学分制改革是一个曲折的过程,在取得丰厚成果的同时也呈现出一些明显的问题。例如,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单一拼凑的現象严重;课程体系建设落实不到实处,出现学分制虚假的形式。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应明确目标,增强可操作性的考量,加强课程教学体系设计与建设,深化学分制度改革,提升对艺术人才质量的把控。

参考文献:

[1]常思亮.大学课程决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2]柳友荣.我国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研究[D].南京大学,2011.

[3]刘焕阳,韩延伦.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及其体建设[J].教育研究,2012(12).

作者简介:郭静(1982-),女,山西祁县人,本科,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助教,研究方向:艺术设计(动漫)。

猜你喜欢
学分制应用型多元化
探讨构成因素在当代雕塑语言中的多元化体现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推进中职学分制改革对策分析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形式上的热闹如何变成实质上的成效
专业化PK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