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中的胡姬与西域酒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探析

2018-05-14 10:51薛化松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中原地区传播策略唐诗

薛化松

【摘要】胡姬本身指的是从西域来到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女性,而所谓的胡姬一般指的是在唐诗中以卖酒身份出现的女性,也因此一直被称为“酒家胡”。应该说,胡姬和饮酒有着非常大的关系,也因此当时胡姬和酒文化在中原地区非常盛行。胡姬对当时的酒文化传播有着很大的作用。

【關键词】唐诗;西域胡姬;酒文化;中原地区;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A

唐代是一个多种文化汇聚的时代,当时,很多西域的胡人来到了中原地区。而西域的胡人女性经常会在唐代文人的笔下有“酒家胡”的美称,她的地位往往和汉人口中的酒家女相当。胡姬往往在酒店内以歌舞和卖艺来助兴,或者在业余的时候通过表演一些西域的乐舞来娱乐客人。在诗风盛行的唐代,无数诗人乘着酒性写下了千古名句,其中很多诗句跟胡姬与酒有很大的关系。本文主要就唐诗中胡姬与西域酒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介绍,希望能够给大家更多的参考性意见。

一、胡姬与酒文化

认真读唐诗可以发现,所有唐诗中都充满了“胡风”,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胡姬酒肆”。在唐朝发展的鼎盛时期,大量的胡商遍布我国长安、洛阳、扬州和广州等地。很多胡人开设了各种不同的酒肆。这些遍布各地的酒肆形成了独特的唐朝“酒家胡”文化。当时,所有的胡姬酒肆都充斥着浓郁的异国情调。胡姬身着西域服饰,容貌娇美,服务热情友好,因此吸引了很多文人墨客驻足,也因此形成了许多关于胡姬和酒文化的诗篇。

二、唐诗中所包含的“胡姬”和“酒文化”

唐代著名的诗人张祜曾经写过一首诗“为底胡姬酒,长来白鼻驹,摘莲抛水上,郎意在浮花。”这首诗把胡姬美丽的样貌映衬得很漂亮。而李白在他的诗《前有樽酒行》二首一诗中也写道:“琴奏龙门之绿桐,玉壶美酒清若空。催弦拂柱与君饮,看朱成碧颜始红。胡姬貌如花,当庐笑春风。笑春风,舞罗衣,君今不醉将安归”[1]。其实,无论是哪一首唐诗中的“胡姬”和“酒文化”,大家都可以从内容中看出当时胡姬的貌美和客人和胡姬在一起时开心的模样。当时有很多文人墨客与胡姬交情匪浅,所以写下的诗篇也显得非常尽兴和豪放。

此外,当时唐代的胡姬多数非常能歌善舞,并且在演奏乐曲的过程中能够充分运用包括琵琶、胡琴和其他几种别具西域风格的乐器。很多唐朝诗人也在慢慢被这些乐器所吸引。在王维的《过崔驸马山池》中也有类似“花楼吹笛妓,金碗酒家胡”的描写;在贺之章的《赠酒店胡姬》一文中也有类似“胡姬春酒店,弦管夜锵锵。玉盘初鲙鲤,金鼎正烹羊。上客无劳散,听歌听世娘。”这首诗与其他描写胡姬的诗一样,体现了胡姬本人的多才多艺,而且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描写了胡姬在酒肆内和人们欢聚的情景。

三、唐代盛行的饮酒之风

到了唐朝,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异常繁荣,自由而开放的社会文化环境使得唐代人有非常恢宏而潇洒的气质,从众多诗歌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唐代的饮酒之风非常盛行。当时,在繁华的长安城,从昭应县到长安城的东门有一百多里路,而且两边都是酒店。商贾云集的长安,只要是赶路的人们都有饮酒的习俗。由此可见,酒在唐代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当时的唐朝,从朝廷大典、宫廷宴饮再到民间的婚丧嫁娶,人们都有饮酒的习俗。这也难怪人们说“诗仙”李白能够“斗酒诗百篇”。随着整个唐朝物质财富的不断增加,其酿酒业的发展也会更上一层楼,无论是上层阶级的人士还是平民百姓,大家都有饮酒的习俗。

当时唐朝的酒都和人们的生活有着很密切的联系,日益繁盛的酒文化将在各个方面不断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当时的人们在饮酒之余醉心于酿酒事业。[2]初唐非常有名的政治家魏征除了因为其刚直的秉性而闻名,也在日常生活中一直醉心于酿酒。

著名诗人杜甫曾经被称为“酒圣”,王绩则被称为“醉吟先生”,贺之章也经常被称为“饮中八仙”。不少人都是风韵犹存的文人墨客。从众多饮酒的诗篇来看,饮酒对于广大文人来说已经不单单是一种可以助兴的饮品,而且反映出广大文人的精神内涵和复杂的心理世界。

四、饮酒和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

其实,很多初唐时期的文人多数在思想上已经不受礼制的约束,在生活中经常有“纵情酒色”和“放浪形骸”的行为。又由于到了中唐和晚唐时期,唐朝经济的发展日益衰败,所以导致很多文人丧失了“兼济天下”的理想。很多在朝堂之上不能够施展抱负的文人将自己的苦闷通过酒色和美人来排遣。在这样题诗作画和纵情豪饮之后,很多名篇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流传后世。

比较著名的诗篇包括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和白居易的其他诗篇。其中,在一些历史典籍中会有类似:“每逢佳节与好友相聚前,大都吟诗作赋,必先开酒囊,再开诗匣,诗酒相应,乃自援琴。”“饮数杯,兀而自醉,继而复醉又醒,醒复吟,吟复饮,饮复醉。陶陶然,昏昏然,而不知老之将至。”其实,在这无数的诗篇中,有很多内容都是跟饮酒有关的。著名的诗人李白也做了非常有名的《将进酒》,其中的“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其实,类似这样与饮酒有关的诗篇有很多。[3]据我所知,唐代的很多书画家在作画之前也很喜欢饮酒。如果说唐代的哪一位文人雅士不会饮酒,那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五、“酒家胡”中的胡姬形象

唐诗中胡姬和西域酒文化的结合过程中正不断地出现“酒家胡”一词。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东汉诗人辛延年的《羽林郎》一诗中的。其中就出现了包括:“昔有霍家奴,姓冯名子都。倚仗蒋军势,调笑酒家胡。”从这首诗的内容可以看出,“酒家胡”这一说法从唐代开始就非常盛行。[4]

王维的《过崔驸马山池》一诗中有包括“画楼吹笛妓,金碗酒家胡。锦石称贞女,青松学大夫。”元稹的《赠崔元儒》一诗中,也有类似“殷勤夏口阮元瑜,二十年前旧饮徒。最爱轻欺杏园客,也曾辜负酒家胡。”这样的描写。

其实,这些诗句中所呈现的“酒家胡”就是关于酒肆中胡姬的另外一种称呼,而真正所谓“酒家胡”指的是唐代在中国开设酒店的西域胡人,这中间大多数包含一些胡人女性。而这些胡人开设“酒家胡”的目的有两个:一方面是通过自己酿酒更好地让人进行品尝;另外一方面是可以为到酒店消费的顾客提供一些歌舞以便更好地进行助兴。

在饮酒的过程中,“酒胡子”是最普通和最常用的一种工具。“酒胡子”是一种木刻的胡人偶,其上身一般都非常丰满,而下身则显得异常圆润,整体形状类似不倒翁。[5]在喝酒和行酒令时,先让“酒胡子”进行旋转,等到旋转停止之后,这个木刻的“酒胡子”的手指指向谁,谁就要饮酒。当时人们对“酒胡子”也多有吟诵。

在元稹的《指巡胡》一文中有“遣闷多凭酒,公心只仰胡挺身唯直指, 无意独欺愚。”的描述;徐夤的《酒胡子》一诗中也对“酒胡子”有如下描述:“红筵丝竹合, 用尔作欢娱。直指宁偏党,无私绝觊觎。当歌谁擐袖, 应节渐轻躯。恰与真相似,毡裘满颔须。”

其实,这些诗虽然都只是生动又形象地描述了酒胡子这种主要用于行酒令器具的样貌和重要的作用,但从当时的发展情况来看,这种最普通的劝酒的木偶也在诗人们的诗句中逐渐地被人格化。很多诗人将酒胡子看作一个劝酒的人,其在饮酒的过程中给人们营造了一片欢乐的气氛。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先对唐诗中的“胡姬和酒文化”进行了全面的概括和诠释,之后对西域的酒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展示。应该说,整体所展示的胡姬和西域与西域的酒文化与中原的酒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一方面,它本身非常的豪爽洒脱又放荡不羁;另外一方面,各种光怪陆离的诱惑仿佛让人永远也不会觉得厌倦。之所以要在唐诗中体会不一样的酒文化,最根本的其实还是想让人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每当夜色降临之时,整个胡人的酒肆就会呈现灯火辉煌的场景。众多的碧眼美女一直都在身侧。而宴会厅中的舞池中更有很多的胡姬会献上具有西域特色的欢快歌舞,这样奇妙而芬芳的美酒和花香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

参考文献:

[1]芮传明.唐代“酒家胡”述考[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2015(2):198-202.

[2]张宗福.论杜甫诗歌的酒文化内涵[J].杜甫研究学刊,2015(3):58-63.

[3]王玉成,刑慧斌.唐代酒文化特征及形成原因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89-93.

[4]蕭家成。升华魅力中的中华民族酒文化[M].北京:北京华龄出版社,2016(3):128-132.

[5]魏景波.唐代长安与文学[D].上海:复旦大学,2015(3):189-193.

猜你喜欢
中原地区传播策略唐诗
“一席话”的来历
唐诗赏读
唐诗赏读
紫外法快速测定中原地区12种蔬菜VC含量
唐诗赏读
北魏和盛唐中原地区佛塔建筑风格的异同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品牌传播
探析公益节目《等着我》的传播策略
地方历史文化开发的媒介策略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