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山水画教学的教学形式有上千年的历史。在北宋时期,宋徽宗更是把绘画并入科举制度与学校制度里面,从而开创了山水画教育的先河。从此,中国山水画的教学,形成了一种稳定的教育模式。随着时代的进步,当代高校山水画教学也呈现出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缺乏规律性的理论规范、学生容易被教师的好恶思想所左右等。因此,把黄宾虹的绘画思想理论融入目前高校的山水画写生创作教学之中,具有山水画理论高度的一种指导性的绘画理论的提出也是时代所需,也对当下我国高校山水画写生创作课程的教学导向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关键词】黄宾虹绘画理论;山水画写生创作;笔墨
【中图分类号】J211 【文献标识码】A
一、山水写生对黄宾虹的山水画创作的影响
中国绘画自古便有“师古人,不如师造化”的传统。唐朝张璪曾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师造化”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中得心源”是艺术的根本原则,两者相辅相成,中得心源。高校的山水画写生课程,便是基于对此项理论的认同而开设的。作为一名山水画学习者,除了对客观对象有着高度的审美观察,也要对自然的山水了然于胸。从而通过艺术实践苦心经营,用中国画笔墨的形式对自然进行再现。在黄宾虹65岁时,游览广西、四川、广东等省积累了大量的写生作品,这为其艺术绘画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此时起其绘画形式已从古人粉本中脱颖而出,逐渐形成以真山真水为范本的写生创作阶段。通过艺术加工,而后便形成了浑厚华滋的独特绘画风格。特别是80岁以后完成了积墨法的实验,使得画面表现出自然界中浑厚一体的感觉,画面层层积墨,苍苍茫茫,使其自然造化与笔墨完美融合。
黄宾虹的山水画创作理论中有“得之于之壮游”说,曰“縑素临摹,有不敌舟车流览者矣”。“舟车流览”便是强调对自然造化的“游”和“悟”。对于山水画的写生,黄宾虹说,“江山如画。言如画者,正是江山横截交错,疏密虚实,尚有不如图画之处,芜杂繁琐,必得人工剪裁”。这里说的“人工剪裁”与西画写生中的剪裁有很大的不同。西画写生以“模拟对象”为基本要求,而中国画的山水写生则以其对山水之形韵和神态为主,更加注重于画面笔墨本身的构成需求。
二、黄宾虹绘画理论对高校山水写生创作课程中构图的启示
黄宾虹的绘画理论正契合了当代高校山水画写生课程的理论指导需求,使学生通过前期的笔墨训练,然后把这种笔墨优势融于山水写生之中。不仅仅是让学生注重对客觀山水的描绘,更多的是思考如何以理想的笔墨结构表现主体对客体的感受。在写生创作课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把以前在山水临摹课程中所学的山水画表现技法运用到真实的山水写生创作之中,要使学生认识到临摹与写生是相互促进的。既要师古人,又要师造化。在写生创作中要使学生体会古人山水技法对大自然的提炼与表达。黄宾虹画论中提到,“写生要有取有舍,有实写有虚写,要似不似”。特别作为高校山水专业的学生,在构图时面对自然山水要先取舍实景,再设计构图、酝酿情绪,把握山水画的大势与走向。特别是在处理画面时要讲究形式与规律,如在处理三棵树之间的关系时,要尽量避免三树的平行与相交于一点。这正如黄宾虹在画论中所提到的“不齐之弧三角最美”学说,即“一个整齐的三角形不会美,天生自然的东西绝不会都是整齐的,所以要不齐,要不齐之齐,齐而不齐,才是美。”所以,在面对真实山水处理画面时,要善于概括整个自然山水的构成,把山水的各种形象与轮廓概括到各种不齐之齐三角之中,把自然变化的多样性统一于此。这便使得初次写生的同学能够更加准确地概括物体组织结构画面,从而形成更加完善的构图。
三、黄宾虹绘画理论对高校山水写生创作课程中笔墨塑型的启示
黄宾虹绘画的笔墨图式大多是在“师造化”中得已开悟。“山水乃图自然之性,非剽窃其形。写出万物之貌,乃传其内涵之神。”高校山水画课程安排大多以临摹、写生、创作为顺序依次而来,在对以往的古画临习过程中,以学习笔墨的运用于山水画的法理为最主要的学习形态,写生创作时笔墨语言的启示要得到造化的认定,就要从自然中加以提取与运用。在高校山水画写生创作课程中多以两周为一阶段进行,在这期间有足够的时间可以面对自然体悟其气象的阴晴冷暖对山水画气氛的影响,所以,在写生课程开始之时要求学生要充分体悟所绘自然山水,并用相应的笔墨程式来构造自然法理。
“山水之形体现笔墨神韵”。在山水创作中,山水画中的笔墨可分为三层。一是作为物质存在的笔墨;二是作为中国画形式的语言笔墨;三是作为一幅画,生命整体中的笔墨。即:物质之笔墨,技法之笔墨,生命之笔墨。笔墨的这三种形态,决定了山水画创作的过程和高度。黄宾虹的“浑厚华滋”说,正是融这三种笔墨为一体的卓见。他认为以笔墨化成丘壑意象,并通过丘壑表现出山水气象境界,既兼顾与传统笔墨,又兼顾与现实自然,这正是山水创作中所要达到的至高境界。“好山幽绝处,全借墨华浓”黄宾虹正是在山水画创作实践中体悟到“五笔”“七墨”说。五笔即“平”“留”“圆”“重”“变”,七墨“浓”“淡”“枯”“湿”“焦”“积”“渍”。这都是以对自然之景的体悟运用于山水写生之中。在山水写生创作课程中,要把笔墨作为写生创作最本质的东西。在山水画写生创作课程中,面对真实山景要根据所绘画面的立意与构思分配画面笔墨的结构;在整个绘画作品中要分清近、中、远景之间的笔墨节奏;在绘制作品之前,如果近景以湿重墨为主,则远山与背景以平衡,使得画面丰富而具有变化,墨色节奏得以表现出来。反之,如果近景以枯墨和淡墨为主,则远景与中景则应该以重墨和湿墨表现。
由于高校的学生大多是第一次外出进行中国画山水写生创作,脱离了室内对古人画作的描绘而独立面对真实的山景时,容易以素描之法进行创作,没有对笔墨的形态进行具体的体现,这时,黄宾虹的“五笔七墨”的笔墨观,便可以在写生实践过程中给予指导性的作用,使得学生在造型山水时融合于笔墨程式的运用之中,使得所绘山水更具笔墨味道。正如明代画家董其昌所说:“以自然之蹊迳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
四、结语
黄宾虹绘画艺术探索,正是以其自身独特的画面处理和笔墨结构来表达自然的生命力和精神内涵,在抽象的笔墨构造之中表现山水的形迹,这便是高校山水画写生创作课程中最终的目的与呈现方式。山水画写生创作课程的教学和黄宾虹绘画理论,分别为实践和理论两种形态。理论来源于实践,并指导于实践。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把黄宾虹绘画理论的理解融入山水写生创作课堂实践是学习的难点。因此,要把黄宾虹绘画的理论融入山水画课堂中,必须先要对黄宾虹的绘画理论充分解读,再研习山水画笔墨技法和画面的处理方式。两端伸入融会贯通,以山水笔墨的文化特质为根本,拓展审美语境。
参考文献:
[1]王鲁湘.中国名画家全集——黄宾虹[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5.
[2]潘芳.论高校山水画写生教学思考及实践[M].华夏教学,2015(3).
[3]王书兰.“传统笔墨”在高校山水画教学中的价值[J].美术界,2012(6).
作者简介:杜跃(1987-),汉族,山东淄博,美术学硕士,上饶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