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们的印象里,说到中国画技法一般是指“笔墨技法”,它比油画、版画、雕塑等技法的称呼多了“笔墨”这两个字,也许就是这两个字让中国画技法的状态有了根本上的改变。比如,看起来很简单的一幅中国画,但画者和评论都能说出比画作深奥得多的道理来,形容笔墨是朴拙雄厚,炫彩华章,如酣畅淋漓和妙笔生花都是对笔墨的一种形容。但是,这些形容与评论从来不涉足作品与画家的表达问题,画家的方式方法问题,以及形象、语言、思想观点等问题……
在近几年,又提出了“笔墨精神”和“写意精神”的口号,从文化角度转到精神层面,这是让笔墨上了一个新台阶,如此一来,确立笔墨为更大精神的可能也是不奇怪的。所以说笔墨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技术功能成了承载文化的代名词。
“笔墨”样态能否承载文化意义?针对这个问题,我用两种作品制作方式比较一下,看看是不是具有了人们期望的那种文化价值。一种是画家在创作状态中有限度地不择手段,根据表达需要可以任意选择使用的技法或方式,包括其他材料的使用,重复与修改,都是为了画家在表达上的充分和语言上的准确;实际上这既是一个创造的流程又是寻找价值与意义的过程,但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画家说出自己的话。
相比而言,中国画技法运用就矫情多了,因为有了“笔墨”这层含义,所以,笔墨落到画面上既不是为了塑造形象也不是为了画家的想法,而是体现“笔墨”被赋予的文化价值。问题可能就在这里,“笔墨”借用形象是为了表达笔墨的文化价值,但它又是通过“形象”来实现,而形象又不是表现的主体。这种情况是否意味着“形象”与“笔墨”都不能到达准确位置的一种境态,两者都不能充分说明问题。当然还有诸如语言表达与笔墨价值关系问题,还有形象与笔墨、性格与笔墨、形态与笔墨、特性与笔墨等这些相关的技术问题对于筆墨都是极为重要的。否则,用简单的“借物喻人”的方式一定会使笔墨走向程式化、公式化或者公共民俗化的趋向,这是人们不愿看到的。
严格来说,笔墨如果不表达形象,笔墨则无意义,形象也没有意义;而笔墨不脱掉被赋予的文化属性也就不可能真实地表达形象;同理,不具备表达能力的“笔墨”也就失掉了它的价值,这既是一个矛盾体又是相互制约的关系链。所以说让“笔墨”回到技法状态,是想说明作品的文化价值在于画家的表达和技法的运用,而非一种技法方式。当然,中国画涉及的问题还很多,尤其笔墨这个话题。所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再看笔墨的意义与价值也许又是另外一回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