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
[摘 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扩展和应用,以及高职教育领域水平的不断提高,微课教学也顺势而生,网络信息化不断地应用于人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尤其是信息化技术不仅使当前物业管理实务教学环境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还使与其相关的教育水平以及微课的应用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当前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即微课,在信息化背景下对物业管理实务的教学方式产生很大影响。在信息化的时代下,对高职教育传统的信息化教学方式进行合理分析,并探讨微课的相关特点及概念。
[关 键 词] 信息化;微课;物业管理实务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3-0183-01
网络信息化的产生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同时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条件下,促进信息化技术的迅速扩张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微课从最初产生到如今不断应用的过程中,已经在教育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微课丢弃了传统教学方式中的许多不良因素,使得与其相反的传统教学方法及思路模式遭受致命的打击,教学方式需要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为了满足当前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构建新型的和有效的信息化教育模式。
一、微课的概念与特点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在我国的相关探讨是开始于2011年,在之后的两年,它逐渐地受到教育界有关学者的广泛关注,足以看出,微课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微课概念的确立还尚未在教育专家中达成一致。其中有些学者认为微课是指在课堂很短的时间内,教师要确定学习方向,而且教学内容要简洁精练,并讲明白一个问题的教学课程;而另一些学者认为微课是以叙述某一个知识点为核心,以干练精简的网上视频为主的教学方式,以教学运用或者学习为手段的在线教学视频等。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的产生顺应了当前时代发展的需求,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具有很多特点,(1)它使得教学目标明确,重点表明当前课堂教学中的信息量大,学生没有学到重点上;(2)微课的形式具有多样化的特点,这样有利于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适当的提高,并且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3)它的资源容量非常小,而且微课的使用对使用者来说是非常方便的,其相关操作也不繁杂;(4)微课视频的时间较短,一般在五分钟左右,满足观看者的观看规律。
二、关于物业管理实务的概述
(一)物业管理实务在有关专业中所占的位置
物业管理实务是一门理论加实践的课程,是物业管理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它是对于职业岗位分析的有关工作,建立学习相关领域以及分析和锻炼岗位工作能力等而设立的一门课程,物业管理实务在课程的全部体系中占据极为重要又不可替代的位置。
(二)物业管理实务课程的内容
物业管理实务教材从物业服务的实际生产中,挑选出经典的工作任务或者目标,并将这些任务划分为不同的章节进行学习,其中包括十三个章节,三十七个任务。教学目标从刚开始的了解、熟悉到掌握,促进学生提高有关的职业水平和相关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三、信息化背景下微课在物业管理实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在当前的教学方式中,结合物业管理实务课程的相关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微课的基础上建立混合式的教育教学方法,并且将这种方法应用在物业管理实务的教学过程中。这种混合式的教学方式把当前的课堂教学划分为三个部分,即课前教学、课上教学以及课后教学。其中,课前教学是指教师依据需要教学的知识点确定学生学习的方向,之后再对每一个教学目标进行更加详细的划分,并且根据划分好的目标选择微课教学,之后完成教学视频和相关设计;课上教学就是指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中出现的普遍性难题进行耐心的解答,并且在课前让每个小组之间进行相互评判,之后教师结合实际生活和课堂内容布置课堂学习任务;课后教学是指教师在布置完扩展性的作业时,要求学生更深层次地掌握知识点,并且能在实际生活中熟练应用。学生之间或者与教师之间都可以通过网上的聊天工具随时随地进行交流,并且上交作业。
四、结语
信息化背景下的微课是顺势而生的,在信息化技术发展的基础条件下,微课不断应用于教育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其不仅使物业管理实务的教学得到有效改善,而且还使得传统的教学方式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和新的挑战。微课从最初的产生到如今不断地在当前教学中应用,其构建新型的和有效的信息化教育模式,而且不断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同时,它的教学方式不断地进行创新和改革,为了更好地满足当前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明.基于微课的角色扮演法在物业管理实务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6(23).
[2]焦均伟.信息化背景下微课在体育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研究[J].求知导刊,2017(5):124-125.
[3]王慧.信息化背景下微课在物业管理实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20(7):228-229.
[4]钟家.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应用微课教学的方式探究[J].發明与创新(教育信息化),2016(5):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