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其松
[摘 要] 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授课方法,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空上的限制,且微课内容针对性强、精辟,有利于实现翻转课堂,提高教学效果。高职作为人才培养的地方,在推进高职教学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认识到微课的优势,善于利用微课来开展教学。就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作了相关分析。
[关 键 词] 微课;高职;教学改革;应用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0-0234-01
基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高职教育教学的需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微课作为一种信息技术产业,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微课教学不再受时空的限制,符合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需要。在高职教学改革中,微课作为一个重要性标志,加大微课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服务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微课的介绍
微课即微视频,是通过信息技术,将教学内容以数字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的一种视频教学。这种视频时间比较短,一般在5~10分钟,微课是针对某一知识点的具体讲解,相比传统的教学模式,微课使得教学更简洁、更生活、更灵活。首先,微课内容精辟、短小、针对性强,是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的视频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消化知识。其次,微课突破了传统教学在时空上的限制,微课教学模式下,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课堂得到了延伸,同样,学生也可以进行自我学习[1]。
二、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微课的制作要紧扣教学内容
微课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标志,为高职教学提供了可选择的教学手段。作为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如果微课不能做到与教学内容一致、相匹配,就会影响教学发展。因此,教师在实施微课时,应结合教材内容来制定微课,确保微课内容与教学内容相一致,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二)微课内容要能够吸引学生
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要想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就必须确保教学内容对学生有足够的吸引力。以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学生这一层面,以至于微课的作用无法发挥。因此,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应合理提高微课内容的针对性、趣味性、探索性,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提升教师微课制作能力
微课的应用效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微课制作能力,如果教师缺乏对微课的认知和了解,就会影响到微课的开展。因此,要想发挥微课在高职教学中应有的作用,高职学校就必须加强教师微课能力的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微课制作能力,从而更好地运用微课辅助教学。
三、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一)微课在课堂导入中的应用
一节课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导入质量,以往,教师在课堂导入过程中所用的方式比较机械,而这种课堂导入效果较差。微课为课堂导入提供了高效的方式。微课的核心就是微视频,在这种视频资源下,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高校导入课堂,引导学生高效学习,提高教学质量[2]。如,在课堂前,教师可以借助微课,让学生观看一些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然后结合视频内容,导入课堂,帮助学生高效学习。
(二)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是整个教学的核心环节,课堂教学效果取决于教学方法。微课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仅实现了动态教学,而且还打破了传统教学在时空上的限制,可以对课堂内容进行有效衍生和补充,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消化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微课来引导学生学习[3]。如,针对某一知识点,教材内容有限,学生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借助微课,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与该知识有关的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微课在课后复习中的应用
复习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以往,学生的复习主要是阅读材料,反复浏览教材上的文字信息,很显然,这种复习无法达到应有的效果。而微课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在教学完一堂课后,如果学生有不懂的地方,可以下载微课资源进行复习。同时,学生还可以在线与老师互动,从而消除学生的复习障碍,提高复习效果[4]。
四、结语
综上,微课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它的出现为高职教学改革发展提供了保障。以微课为手段,教师可以更好地开展教學,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利用微课帮助学生,学生可以进行自学,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想发挥微课在高职教学的作用,教师在设计微课时,就必须紧扣教学内容,提高微课的针对性、趣味性,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实现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李自海.微课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索[J].亚太教育,2016(25):172-126.
[2]蒋晓亮.分析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效果[J].亚太教育,2015(30):144.
[3]王丽娟.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5(17):232-233.
[4]张灵芝.微课在高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6):70-72.